分享

“闯王”李自成的两张面孔:一面天使,一面魔鬼

 阳道明 2017-11-04

“闯王”李自成的两张面孔 来自有听读书 10:07



人性是复杂的,在极端环境下被放大的人性尤其如此。同一个人,也可以有好几张面孔,一面仁慈善良,一面残暴血腥,一面雄才大略,一面目光短浅,你说他是假装吗?那不一定,也许每一面都是他的真实面,而合起来才是一个立体的人。


毫无疑问,威名赫赫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人物。



李自成(1606-1645),原名李鸿基。他自称西夏太祖李继迁的后代,因为他出生的村子就叫李继迁寨。其实他家世世代代务农,他本人的文化程度也不是很高。李自成早年遭际不顺,当了个小小的驿卒,还下岗了,之后杀死了逼迫自己的债主,杀死了和别人通奸的妻子,没办法只好投军,最后杀了自己的顶头上司和当地县令,发动兵变,扯起了造反的大旗。可见他造反虽然是生活所迫,但从一开始就展现了他心狠手辣的一面。


转战几年之后,他率部到山西投奔了舅父“闯王”高迎祥,成了他麾下的“闯将”。在河南荥阳大会上,十三路义军齐集,李自成提出了“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略,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这可以说初步展现了他的领袖潜质。之后,他和高迎祥、张献忠合兵进击,攻下了朱元璋的老家凤阳,结果因为利益之争和张献忠闹了矛盾,从此两家成了对头。后高迎祥战死,他继任成了“闯王”,成了起义军中势力最大的一派,而张献忠这时候已经独立出去了。往南方和西南发展,黄河以北逐渐成了李自成的天下。


李自成很有谋略,打得过便打,打不过便诈降,逮着机会再进行反扑。加上一些明军将领有“养寇自重”的需要(如果“匪寇”都平定了,对于朝廷来说这些将领也就没什么大价值了),一些得力大将还经常要被调去应付更加难缠的清军,所以朝廷对他的围剿虽然猛烈,他还是化险为夷存活了下来,并且势力越发壮大。到了1643年年底,他已经控制了陕西全省,1644年初,他在西安称帝,国号“大顺”,两个月后就攻破了北京,崇祯自杀,明亡。


李自成之所以打得这么顺利,就在于他很能得民心。那时候全国各地灾荒严重,朝廷一再加派军饷,老百姓穷到“人相食”的惨剧时时都有发生。而李自成打下一个地方之后,往往会打开官府的粮仓,分发给老百姓。史籍上记载他赈济饥民的盛况是:“远近饥民荷锄而往,应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绝,一呼百万。”李自成毕竟出身于底层人民,深知他们的困苦,所以他赈济饥民的举动应该是出自于内心的善意和热诚,不是纯粹收买人心的举动。而饥民从他这得到了粮食,自然对他感恩戴德,愿意投奔他。



在行军过程中,李自成打出了“剿兵安民”的旗号,宣传自己仁义之师、救民于水火的宗旨,并散发“三年不征”的传单,也就是承诺三年不征收赋税。他还招抚流亡的贫民,给他们耕牛和种子,让他们垦田,从事农桑,发展生产。而李自成的队伍初期纪律也比较好,约束得力,一般只抢劫大户和官府的财物用来充作军饷。这给他赢得了不错的口碑,“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这儿歌就是这么来的。基本还是和实际情况相符的。


但李自成显然不是什么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造反这么高风险的职业,心地仁懦之辈是干不来的。对待异己势力,他毫不手软,杀掉了同为义军首领的罗汝才和贺一龙,杀掉了叛将袁时中。进了北京之后,他自己以及他手下的很多将领都腐化了,但他的得力助手李岩却一再告诫他要谨慎,并且李岩自己严格约束手下人,善待京城百姓,结果李自成怀疑他故意收买人心,同时忌惮他的能力,找了个借口就把他给杀了,自毁长城。


吃人的事李自成也干过。在攻下洛阳之后,他弄来几头鹿,和300斤体重的福王朱常洵一起活煮了,别出心裁地命名为“福禄宴”,和士兵们共享。


对于那些顽强抵抗、久攻不下的城池,李自成会以屠城的方式,发泄他的怒火。遭遇他屠城的有河南偃师、光州、邓州、山西宁武关等地,特别是为了攻下河南开封,他不惜炸掉黄河大堤,借黄河之水来淹没整座城池,被淹死的军民达数十万,是明清之际最惨烈的一次攻城战役。



在浩浩荡荡开进北京之后,李自成和他的部下迅速开始腐化堕落。为了维持享乐和筹集军饷,在李自成的默许下,农民军大面积地抓人、抄家、敲诈、劫掠。前朝旧臣成了他们眼里的肥羊,被逼着拿钱出来,并且明码标价:“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道科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掏不出那么多银子的话,就往死里折磨。大将刘宗敏还特意打造了五千套夹棍,“凡拷夹百官……夹打炮烙,备极惨毒,不死不休。”就算是勒索到了钱财,也不留人家活命,最后被拷打致死的有1600多人,勒索出了七千万两银子。讽刺的是,如果这些银子用来作为朝廷军饷,李自成也许早就被剿灭了,这些官员也不会死得这么惨。除了勒索官员,北京城的平民百姓也遭到了抢劫和杀戮,整个城内人心惶惶,恐怖气氛严重。


李自成在北京只待了一个多月,就被吴三桂与清军,联手给打败了。临走之际,他在紫禁城放了一把大火,那意思“我得不到的,谁也甭想得到!”之后李自成一路败退,渐渐人心离散。这也应了那句话:“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关于李自成的死,至今也是一个谜,最流行的说法是在湖北通城县九宫山附近被农民一锄头打死了,但真假难以确定。至于那些他出家或者隐居的说法,只能当作一种安慰性质的传说罢。


和张献忠的神经质、心理变态不同,李自成是一个比较理性的人。但他也有不如张献忠的地方,张献忠手下人才济济,孙可望、李定国等四个养子都是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才,而李自成手下,文如牛金星,武如刘宗敏,都是一些二流货色,有一个一流人才李岩,他又不能用他,这是李自成的可悲之处。


李自成不是神佛,也不是妖魔,只是一个在风云际会之际轰轰烈烈战斗过的人,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