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用蚕丝、金线、羽毛再现无价的传世珍品,一睹400年前皇庭的辉煌!

 云锦281 2017-11-04

耀眼的金线,五彩的蚕丝,

搭配上流光溢彩的孔雀羽毛。

高贵威严的龙袍在他的手中,

恭喜您获得了一个红包!
广告
图片

重新焕发出新的光芒。

他是周双喜,

一位织造“天衣”的人。

《红楼梦》中有一个经典的场景,贾母给宝玉一件孔雀裘,被宝玉不小心烧了个洞。孔雀裘乃矜贵之物,大观园内竟无人会此织补工艺,只能由病中的晴雯熬夜补救。

文中的孔雀裘正是云锦天衣。

展开剩余93%

在古时候,人们认为最美的衣裳应如天上的云霞一般,轻盈灿烂,熠熠生辉。为此,古人将五彩的蚕丝、耀眼的金线、流光溢彩的孔雀羽毛织在一起。两名织工,花上整整一天的时间,才能织出4厘米的云锦。

古老的岁月里,云锦被称为“天衣”,只有皇帝才可以穿戴。

千百年后的今天,现代机器普及纺织行业的每一角落,只有云锦还保持着它的高贵,没有任何一架机器可以替代这种靠人记忆编织的传统手工织造技艺。

周双喜就是这样一位织造“天衣”的人。

他复制出的“素纱禅衣”薄如蝉翼、轻若烟雾,一件纱衣只有50g不到,反复折叠几十层之后,放在书本之上,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书上的文字。折叠起来,可以轻松地放入火柴盒之中。

18岁时,周双喜进入云锦研究所,开始学习云锦织造。当时云锦织造的传承情况已经十分紧张,研究所召回了分散在不同工厂的云锦织造老艺人,让周双喜跟着学习。

“刚开始,我们就一手拿一只铁梭子,不停地练习打空梭。到晚上,胳膊根本抬不起来。等扔梭子练习得熟了,才能连上线。”

学了两年,满师了。可周双喜并不满足于现状,还是在不停学习,直至遇见了一个大项目——定陵龙袍复制。

1958年,在北京“定陵”中,

发现了明朝万历皇帝的遗骨。

这位400多年前的皇帝初见天日之时,

身上的龙袍色彩绚丽,灿若烟云。

整件龙袍长17米,宽0.7米,

用18000根经线,120000根纬线编织而成。

轻、薄、透的真丝之上,

织着飞卷的流云,

云层之上,是17条飞腾的彩龙。

没想到,仅仅一瞬间,

龙袍发生碳化,变得色彩全无,面目全非。

更令人遗憾的是,

制作这件龙袍的技艺已经失传300多年,

即使采用现代的高科技,也无法复制。

一筹莫展的文物研究人员找到了南京云锦研究所,希望能破译这古代龙袍的密码,复制出400年前的皇家龙袍。

现代工业的机器,在织龙袍时毫无用武之地。“当时做云锦的时候,各项配套都比较成熟。可是现在呢?什么都没有。”

织成龙袍,

需要耀眼的金线,五彩的蚕丝和孔雀羽线。

金线

当时的中国没有现成粗细的金线,

团员们跑到了要到日本,乃至全世界找。

五彩的蚕丝更为难得,

今天的蚕与千年前的相比,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个头大了,吐的丝也粗了。

如果要做出与原件一样的纱衣,

必须从养蚕开始。

“我们要挑选出最瘦的蚕,这样就能吐出最细的丝。而且,蚕还要一样的大小。否则丝粗细不一也不行。”周双喜用手比划着。

孔雀羽线的来历,

更是让人瞠目结舌。

把孔雀羽毛上最细微的翠绒搓捻成螺旋状,

然后再细细地与蚕丝缠绕在一起,

形成立体的金翠交映的立绒。

在不同角度的光线照射下,

形成变幻不定的、宝石般流动的光泽。

用孔雀羽线在龙袍上织成的龙鳞,

能让蛟龙栩栩如生,

更让身着龙袍的皇帝显得尊贵而威严。

不仅如此,

就连织造时的小钩子

也是找遍了全中国,

最终在偏远山区的铁匠那里发现的。

当原料准备就绪,当龙袍的设计图案绘制完成,下面就要进行一项最令人头疼的工序——“挑花结本”。为了这个工序周双喜没日没夜的不停钻研,最终发现了其中的原理。

最难的是‘挑花结本’,这是电脑代替不了的。这也是云锦织造的精华所在。只有用我们这种方法,做出来的云锦,才会千变万化、不拘一格,体现出人的情感与温度。”周双喜说。

依着图样,

按照一种奇特的原理,

把丝的经线和棉的纬线,

挂在一个巨大的木绷子上,

这就叫“挑花结本”。

再把织机上的丝线与这个“花本”相连,

这样就能织出画本上一模一样的织物了。

这样织出来的云锦,

不是一模一样,而是更立体,

更华丽,更灵动,更动人心魄。

有人形象地把这个“挑花结本”叫做计算机的“二进制”算法。画工是产品设计师,“挑花结本”的艺人是程序编写员,织工运行程序。而织机是“3D”打印机。织工们要“打印”出皇帝的这件龙袍,需要运行“挑花结本”编出的100多万个程序。

事实上,能够编出这些复杂程序的云锦艺人已经不多了。苦心专研的周双喜就是其中之一。

6点钟就起床,

一直工作到天黑。

仅仅是龙袍的织本,

就堆了半个房间。

整整五年的时间,

周双喜耗费了无数的时间与精力,

终于复制出400年前的皇家龙袍。

中国文学大师、服饰专家沈从文先生

看见这版复刻品,瞬间为之倾倒:

“这件明皇朝袍的选料、织纹、色彩、图案、织造技艺,

都同历史真品相同,堪称再现传世稀珍原貌。”

耀眼的金线,五彩的蚕丝与流光溢彩的孔雀羽线组成了18000根经线,120000根纬线,这数万根经纬线交错编织成17条飞腾彩龙的龙袍。

然而,周双喜的云锦之路并未结束,50多年来,他不断地研究云锦,成功复刻了60多件云锦文物,其中也包括长沙的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仅有49克重的“素纱禅衣”。

时至今日,60多岁的周双喜仍奋战在云锦复刻的第一线,他常说:“云锦的生命力就在于变化。如果千篇一律,它的灵魂也就死了。而这变化与创新,只有热爱它,才会使它活起来。没有感情,只是工作,就会按部就班,最后织出来的云锦,就失去生命力,就同机器织的一样了。”

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

就动动手指转发朋友圈吧

勾搭小编

请添加微信号:juxiaopai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