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徽因:我是这样避免成为肥腻的中年妇女的

 龙叔文馆 2017-11-04



到了不惑之年,能够这样反躬自省,避免自己油腻腻的遭人嫌弃,是非常好的。


其实,从民国时期走来的女神林徽因,就是一本“如何避免成为一个肥腻的中年妇女”的教科书。


1、  要瘦要美要有气质



有人曾说“30岁之前的容貌靠父母,30岁之后的容貌靠自己。”


30岁之后,保养和气质成了支撑颜值的两大关键要素,天生的美貌倒是要渐渐退居其后了。


林徽因天生的精致五官,让她光彩夺目,从小接受的教育更使得这种美有了一种底蕴的凭依。


她从小深得父亲林长民喜爱,接受了书香门第正统的教育,饱读诗书,悟性超群,聪敏伶俐。


16岁的时候跟随父亲欧洲游学,举手投足已比别的女孩来得优雅洋气。后同梁思成一起游学美国,更添一分知性之美。


到了中年,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因为肺病,气色固然不好,但气质更为冲淡,看起来赏心悦目。


2、  “我永是我”,不要把婚姻看成生活的全部


梁思成一家四口和他们的友人

有些女人一旦结了婚,特别是有了孩子,离她三尺远,便有一股浓浓的“大妈气”扑面而来。


她们特别喜欢逮住个人就唠叨个不停,张口闭口就是谁谁谁年纪一大把了怎么还不结婚?谁谁谁嫁了个富二代还不是她骚气有本事!谁谁谁房子多大车子买了什么?一天到晚老公怎样怎样没用,孩子怎样怎样顽劣,一肚子的怨气和戾气。


特别喜欢打听别人的私事,特别喜欢对别人的生活指指点点,言谈举止缺乏边界意识,中国式丈母娘的即视感。


这样的女人,即便不到30岁,也可以打入肥腻的中年妇女行列了。


她们早早失去了“少女之光”,就像《红楼梦》中的宝玉说的,已如同一颗“鱼眼珠”。


杨德昌的电影《一一》中的男孩简洋洋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他可以看到每个人身后都带着光环。


好看的善良的人都会有,小时候妈妈身上也有,后来就没了。



林徽因也很健谈,但她跟人谈论更多的是文学、艺术、工作方面的事。她喜爱与人辩论,学识又深厚广博,一旦开口,浑身仿佛有一层光芒。


美国著名学者费正清形容她:


“就像一团带电的云,裹挟着空气中的电流,放射着耀眼的火花。”


林徽因与费正清夫妇

这样的女人自然是魅力非凡的。


林徽因曾说过“我永是我。”


她接受的是西式教育,这使得传统的三从四德,并没有在她身上留下太深的烙印。


她努力做自己,成全自己,而不是如同她婆婆李蕙仙一样全力以赴忘记自我去成就其丈夫——李蕙仙是贤惠到连丈夫梁启超外面有喜欢的女人,她都能欣然接受并且同意梁纳妾的旧式女人。


婚姻生活中,林徽因也因为要忙太多自己的事情,家务琐事就常常顾不上。


正因此,她与婆婆的关系有点紧张。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了。


林徽因与她的一双儿女

但与张爱玲母亲黄逸梵为了追求自我游学欧洲弃孩子于不顾不同,林徽因仍是一位热心的主妇,一位温柔的妈妈。


她常陪孩子读书阅报,朗读诗文。


1935年,北京总布胡同3号家中,林徽因和孩子们一起看杂志

梁从诫在回忆中写道:


“她的诗本来讲求韵律,由她自己读出,那声音真是如歌。


她也常常读古诗词,并讲给我们听,印象最深的,是她在教我读到杜甫和陆游的’剑外忽传收蓟北’、’家祭毋忘告乃翁’,以及’可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等名句时那种悲愤、忧愁的神情。”


3、不要停止学习,毕生追求艺术和美



林徽因12岁的时候,林长民把她送到了培华女子中学读书,在那里,她接触了西方文化,并学会了一口流利的英语。


1920年,16岁的林徽因跟随父亲林长民来到英国,秋天,考入圣玛丽学院。


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思成一同远赴美国求学。


梁学的是建筑,可惜建筑系不收女生,徽因改学美术。


1931年春,林徽因在北京香山养病,徐志摩此时也在北平创办《诗刊》。


林徽因骨子是有浪漫诗人气质的,一直以来被理智压制着,遇到浪漫的志摩,这份诗意就喷薄而出。


之后二十余年间,在继续研究建筑并且做出了一番成就之余,她还发表了很多诗歌、散文、小说……并多次与人一同创办文学刊物,选编文艺丛刊。


泰戈尔来访

三十年代,他们的家在北平的一座租来的四合院里,里面有个美丽的垂花门,一株海棠,两株马缨花。


家具,是从旧货店里淘来的,摆放的残破石雕是在野外考察的时候捡来的,家里还摆放着无数的书。


当然,还有络绎不绝的谈笑甚欢的鸿儒。


1934年,太太的客厅。左起:金岳霖、费慰梅、林徽因、费正清、梁思成

徐志摩、金岳霖、张奚若、邓叔存、陈岱孙、钱端升、周培源、陶孟和、李济、胡适、朱光潜、沈从文和萧乾等等这些学者与文化精英常常在星期六下午,陆续来到梁家,品茗清谈,坐论天下。


女主人林徽因一方面要提前准备好茶点,一方面也是沙龙的主心骨。


她才情横溢,思维敏锐,出口成章,善于提出和捕捉话题,使得众学者谈论的话题既有思想深度,又有社会广度,还有学术理论高度。


加之林徽因为人亲和,让与座者如沐春风,使得梁家的交往圈子名声越来越大,时人称之为“太太的客厅”。


建筑是力的美学,而文学拥有美的力量,对两者的毕生追求使得林徽因不断发现内在的自我,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


努力让自己走在现实的世界中,还依旧保留诗意的内心世界。这使得她有一种独特的美的风仪。


4、认真工作


林徽因在晋北

作家黄佟佟曾说:


“到了五十岁以后,你拥有过多少男人,拥有过多少财富都不重要了。


你活在这个世界上,为这个世界贡献过什么,你有没有为你的人生拼尽力气,有没有在生活的挤压里奋力向上成为一个生动的可爱的人,很明显是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


世上好物不坚牢,男人会走,青春会离开,特别是凭借青春美貌支撑着的爱情更是易碎,甚至金钱有时候也会不告而别。


唯有认真工作中习得的能力,拼搏中沉淀下来的内涵,才能跟随一生,才能力挽狂澜,才能拯救未来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兵荒马乱


1928年8月林徽因回国,与梁思成一起受聘为东北大学教授。


与梁思成婚后,1932年—1946年间,林徽因与他一起走过了中国15个省,200多个县,实地勘察了2000余处中国古代建筑遗构。



这个昔日看似纤弱的女孩像个男人一样风餐露宿爬高摸低,奔走十几年,她的健康尽毁。


对待工作,她是忘掉性别,忘掉自己孱弱的身体的。


抗战期间,梁林二人在李庄写出了11万字的《中国建筑史》,为此书,两人经常忙到夜半。


林徽因更是为此抱病阅读二十四史。她写了该书的第七章,五代、宋、辽、金部分,并承担了全部书稿的校阅和补充工作。


1949年45岁,林徽因被聘为清华大学建筑系一级教授。2月,与梁思成等编印《全国重要文物建筑简目》。


生命的最后几年,她形容枯槁,却为新中国完成了好几项工作:设计国徽;参与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抢救景泰蓝工艺……


考察云冈石窟

林徽因是从传统女性中解脱出来的新女性,“认真工作”四个字,对于美貌又聪慧的她来说,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这个世界崇敬的永远都是强者。


只有对待工作尽心敬业,不断刷新自己的技能,才能赢得别人的崇敬和尊重。


5、  要有宏大的格局


林徽因在欧洲游学

林徽因自小跟随父亲林长民学习,林长民思想开明西化,自己后半生也一直在为国奔走,这使得林徽因的眼界和见识都高于一般女孩。


日本侵华,梁林二人逃亡西南,在李庄,困苦交加,没有电,没有自来水,林旧有的肺病更加严重,这一次竟患上了严重的肺结核。


当时的医疗条件下,肺结核已类同绝症了。


但当美国挚友费正清夫妇邀请他们去美国讲学就医时,他们拒绝了,他们要与祖国一起受难。


后来,林徽因在回答“日本人来了怎么办”这句话时,平静地说:


“门外不就是扬子江吗?”


1953年,北京要重修,很多古建筑城墙将被拆。



林徽因当时已是肺结核晚期,肾脏已被感染,声音沙哑几乎说不出话,但她却找到负责城建工作的副市长吴晗,说:


“你们拆的是具有八百年历史的真古董!将来,你们迟早会后悔,那个时候,你们要盖的就是假古董!”


这样的美人,无论多大年纪,都保持内心的善良和单纯,永远不放弃对美的追求,胸中有丘壑,有长空,有大海,有河山。


她知性理智,自成一幅独特的画景,已经不需要用裙下之臣的数量来证明自己的魅力了


6、  精心经营自己的婚姻


梁思成一脸宠溺地凝视着女神

虽然,林徽因跟婆婆、小姑子关系都不甚佳,但她很少让丈夫梁思成夹在中间做猪八戒。


她极少在梁思成面前抱怨婆婆的不是,至多也是在与友人的通信中偶然提及。


在梁思成面前,她是温柔的妻,她会细心地替他剥好核桃,会伸手去接他口中吐出的奶油话梅的核,他们会一同谈论诗文,言笑晏晏之中,颇有李清照赵明诚“赌书消得泼茶香”的闺房兴味。


一起讨论工作

她陪他历尽甘苦,一同考察古建筑,一同著书立说。在事业上,他们又是志同道合的战友。


他俩是新式的婚姻,讲究人格平等,共同成长。


我们对待婚姻,对待自身,也应当时时拂拭,时时打磨,以此抗衡庸常的琐碎,让它闪亮如新。


7、要有一两个异性知己


左起:金岳霖、梁再冰、林徽因和其他国际友人

不少女人结婚后就恪守妇德,不轻易跟其他男人聊除了工作以外其他的事情。


这真当很无趣好吗?你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没有性别的人吗?


世人总有猥琐的偏见,异性之间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就是有苟且有暧昧。


可是,很多话题,同性之间有些时候立场、角度相同,很难碰撞出思想的火光。


同样一个话题,男性看待事物的视角常比女人来得开阔宏大,能带给自己不少启发。


林徽因有不少聊得投机的异性知己,或同他们当面侃侃而谈,或者洋洋洒洒地写信。胡适、费正清、沈从文、金岳霖、徐志摩……


志摩与徽因

比如徐志摩。


徽因给了志摩诗作的灵感,给了他“爱、自由和美”的追求,使得他确定了生命中要寻找“灵魂之伴侣”的信念。


而志摩呢,亦带给徽因很多人格、知识上的磨炼和修养。


在诗歌写作上,志摩引领着徽因诵读了许多诗人名作,带领她领略了文学艺术之奥秘。


徽因曾说:


“志摩(从某方面)不悔他有这么一段痛苦的历史,我觉得我的一生至少没有太堕入凡俗的满足也不是一件什么坏事。


志摩警醒了我,他变成一种Stiamulant(激励)在我生命中。”


人生难得遇到这样可以聊聊文学聊聊人生的异性知己,茫茫宇宙间,时间的无涯荒漠里,两颗灵魂能碰撞在一起,哪里管得了是同性还是异性?


“愿我们远离肥腻和庸俗,关爱男人,过好余生,让世界更美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