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外销紫砂壶使用情境及造物特征的跨文化研究

 Frank吴朝光 2017-11-04
宜兴紫砂壶是中国古代造物设计中的一个特别的门类。在其延续至今五百年的时间中,以茶叶冲泡和饮用为功能,不断变化和创新。紫砂壶在明代晚期创烧不久之后,就被装上驶往西洋、东洋和南洋的商船,开始了外销的历史。这一现象的存在,使中国设计搭上了全球化贸易的第一班航船。更富有意义的则是,这一经典的设计造物针对海外的不同市场衍生出众多设计类型。这些再设计不仅是在设计特征各个方面有所体现,更表现出其背后的设计原理、逻辑和思维。在针对不同文化背景中的用户群体时,宜兴紫砂壶工匠对其进行不断的设计调整。这是紫砂壶作为一种中国设计器物在人类面对贸易全球化之初在设计中为此做出的适应性调整。西洋的贵族社交茶会、东洋文人茶会和南洋华侨饮茶这三种紫砂壶的使用情境分别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并且它们对于涉及紫砂壶使用的行为方式也有所不同。西洋发展出了红茶文化、东洋开创了煎茶茶道、南洋华侨传承中国南方的功夫茶,这些对于紫砂壶有着不同的设计要求。宜兴的紫砂壶工匠根据这三类不同市场中的使用需求对紫砂壶进行再设计,形成了三种具有鲜明设计特征的外销紫砂壶。通过追溯当时西洋、东洋和南洋的社会文化背景、还原各地饮茶情境,人们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紫砂壶用户对于这种器物的真实设计需求。将这三大海外市场对于紫砂壶的设计需求与器物本身所呈现的设计特征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古代紫砂壶工匠的设计在原理、逻辑和思维等方面与现代设计理念和方法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一致性。对于紫砂壶所呈现的设计特征从设计的功能、结构、材料、色彩、装饰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外销紫砂壶针对不同的市场,在上述的每个角度的设计中都运用了不同的方式。这些设计特征的采用与目标市场和用户群体的文化背景和使用需要形成对应关系。在针对海外市场的紫砂壶设计中,一些设计创新在后来也被运用于内销紫砂壶。这种情形这表现出紫砂壶作为一种中国独有的设计器物在其海内外不同市场背景中也有着设计符号和语义的交融。在另一方面,宜兴紫砂壶的外销使得目标市场当地的陶瓷设计收到了一定影响。欧洲和日本都出现了以宜兴紫砂壶为原型的陶瓷设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