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灸最全排病反应都在这儿了,看看你是哪一种!

 zyjlpj 2017-11-04

艾灸出现灸感的原因


一.正邪相搏

出现的反应:酸、麻、胀、痛、痒

表明体内的经气被激发,自动与病灶的邪气相搏斗。举个简单的例子,水管堵塞了,如果要把它疏通开,是会遇到阻力,会膨胀。人的血管经络也是一样,阳气进入遇到阴邪会在局部产生正邪相搏的情况,反应到我们人体就会有酸、麻、胀、痛、痒的感觉。


如果体内有毒素或是炎症就会有痛的感觉,痒是湿气较重,热邪较重,湿热外排的反应。比如妇科炎症可能会小腹痛,胃炎的人可能会胃痛,肠道有湿寒的人灸神阙(肚脐)时会感觉肚子咕咕响,这些都是阳气进入身体的良性反应,坚持艾灸就会消失,身体也会好转。


二.外排邪气

出现的反应:风、寒、凉、湿、痒、热

这表明体内的经气充足,开始将病气驱除到体外了。这时如果身体过寒会感觉冒凉气,湿气过重局部会有水珠出来,像出汗一样,手心或者脚心是常见的出水珠部位。


三.艾火循经

艾火循经是做艾灸时最好的表现形式,有扩热、透热、传热三种体现。

做艾灸时感觉穴位附近一片都发热,或者感觉温热之气顺着经络蔓延全身,比如灸足三里时热气会向下传感到小腿,就是艾火循经了这表明体内的经气被激活推动循环起来了。


四、丹田气足感

这表明奇经八脉畅通。丹田整天暖洋洋,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


灸感出现时是多样化的,有时像蚁爬,有时像流水,有时像冷风吹,有时忽隐忽现。根据这灸感的不同变化,可以总结为在施灸过程中不同时期所表现的这四种不同效果。 每个人的灸感出现时间也各不相同,也许有的人灸1、2次就出现灸感,有的人灸1个疗程还没出现灸感,人体本来就是各不相同,不可能大家都有个固定的标准,所以根据别人的灸感来断定自己艾灸是否有效是极其错误的。 

灸感的出现与否,标志着施灸效果的好坏,而灸感的出现主要与被施灸者的正气强弱有关,又与施灸者的操作手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还与施灸的环境有关,这只能由施灸者自己去感受了。


艾灸的各种反应 


1、经络窜感又叫得气,有酥酥的感觉,这是的现象。

2、感觉热能到会阴,这是的现象,说明对泌尿系统效果显著,打通任脉。 
3、做艾灸过程中,下腹中感觉有一股热气形成,并能随着人的意识而形成气流,在经络内来回流动,上到头顶,下到足底,经过的地方有酸、麻、胀、痛的不同感觉,就像是练气功一样,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4、艾灸后,面色变得红润有光泽,皮肤饱满滋润,色斑快速变淡、痘痘消失。
5、做完艾灸后,人的心情变得舒畅很多,心情很放松,这是非常好的感觉。
6、夏天艾灸要出大汗为佳,但冬天灸以全身微微出汗为佳,特别是额头、手心、足心要出热汗,出大汗者一定是身体比较虚的人。
7、寒感,灸后会觉得冒凉风,寒性体质的人多会出现这种现象,要多灸。
8、热感,腹腔发热到后腰,往上走到百会,往下走到涌泉。经络通,效果。 
9、沉感,这是正常的,比较像压了一块大石头,说明气血循环不畅经络不通。
10、肚子咕咕叫,或者排气,这是促进肠蠕动,帮助排除身体的浊气,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

11、如果腹部或后腰出油,是因为血液粘稠,血脂高,血液毒素垃圾过多,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
12、做艾灸的前几次没有什么感觉,只有点热,说明经络不通,身体比较寒。 
13、艾灸时上半身热或只是下半身热,表明不怎么热的那半身的经络不是很通。
14、灸的过程中出现手心或足心出冷汗,是排寒气的现象,然后才出的热汗,说明体内寒气重。
15、艾灸后口干燥,咽喉难受,说明上焦有虚火,要配合做肩颈灸,疗效就会很好了。 
16、开始灸很热,过了一段时间后感觉不热了,那是正常的平台期,还有就是经络适应了,需要用猛火灸。 
17、酸痛、疲劳、嗜睡(白天爱困)说明体质为酸性,血液循环差,气血不足,在灸后血液循环会加快,所以体质弱的人前二、三次艾灸会出现乏力、困倦现象。 
18、灸后出现呼吸急促或不顺畅,情绪不稳定、头重说明心脏功能弱,心肌供血不足、血偏稠。 
19、灸后肾脏部位有酸痛感,(腰酸腰凉)尿量增加,尿色有变化说明肾功能不佳,肾气不足,阳虚。
20、做完艾灸后,脐部有出黄水的现象,这说明有妇科炎症或肠胃炎症。

21、做完艾灸后下部瘙痒、分泌物增加或有血块,这说明妇科不好、月经不调,调整过程中,会出现短暂乱经。
22、做完艾灸后全身无力或是酸痛,是痛风、月内风,体内有风湿,几次后即消失。 
23、做完艾灸后持续出汗,表明体内湿气重,艾为纯阳之火,能帮助排湿去寒。 
24、做完艾灸会感觉非常口渴,是非常典型的上实下虚的症状,在灸过几次后会出现好转,建议多喝水,可以3-5天做一次,中间穿插做刮痧,拔罐。 
25、月经提前或推后,因为艾的作用最先走向的就是女性和男性的生殖系统,所以女性做艾灸月经3个月之内为调整期,月经提前或推后属正常现象。
26、出水泡,出红疹是体内的湿毒,血毒过多,越是这种现象越要灸。脐下出水泡是有妇科问题,水泡下还有红点是有炎症。脐周出水泡是肠道湿寒,严重的人会在脐周起一圈硬皮。详情可参考文章《为什么艾灸以后,皮肤出现了红疹和瘙痒?》
27、
艾灸起泡是每位做艾灸者不可避免的现象。泡从中医理论上来讲是一种寒湿之气向外排的表现形式,有泡表示艾灸把寒湿之气赶出来了,没泡表示寒湿之气还没有出来。在古代生产力非常落后的情况下,人们为了治愈一些疑难杂症,经常在足三里上用艾条直接灸,让灸处起泡再接着灸直到化脓,患者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但效果却非常好。现在我们的生产力已经超越古代好多好多倍了,再也不用去承受那种痛苦了,尤其是有了仪器灸之后,让我们在艾灸时有了一种享受的感觉。虽然我们现在使用了比古代先进很多的艾灸方法,但是泡还是一样会存在,泡的存在除了有点皮肉不舒服之外,其它没有任何对身体不利之处,从养生的角度来看,还是鼓励多起泡的,只有多起泡才能更好的把体内的寒湿之气赶尽杀绝。但是从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来看还是不起泡为好,毕竟忙碌的生活中出现水疱会带来一些不便。如果各位喜欢这个泡,那么就和它和谐共处吧。

出现水疱后可以按以下方法来处理:

①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无需处理。如因施灸过量,局部出现小水疱,只要注意不擦破,可任其自然消失。如水疱较大,可用消毒的毫针刺破水疱,放出水液,或用注射针抽出水液,再涂以龙胆紫,并以纱布包敷。

②如处理不当,水疱脓液呈黄绿色或有渗血现象者,可用玉红膏涂敷。

28、灸后出现咳嗽,有黄痰。说明肺部有火,如无法接受继续施灸可以少灸或不灸。

29、灸后喉咙痛,咽干,声音嘶哑。有虚火,上焦不必灸或取下焦。
30、灸后乏力,有虚汗。说明为寒性体质,加大灸。

31、神亢奋,失眠,头痛,头晕,说明是热性体质,上焦有火,可在背部适当刮痧拔罐,必要时可在大椎穴上放血。可将患者安置在一个空气流畅的环境下,让其平躺,再做推拿,使颈部疏通,然后多喝水。
32、全身酸痛,是酸性体质,体内垃圾过多,加大灸。
33、灸后关节痛,说明关节处有寒湿之气淤堵。
34、口腔溃疡,长痘,便秘。是胃火旺,可在胃经上刮痧泻火,吃凉润食品。
35、灸后出现湿疹,痒,起红疙瘩。是脾胃湿气重的缘故,加大灸。若不能接受加大灸可停灸一段时间。具体可参考文章《为什么艾灸以后,皮肤出现了红疹和瘙痒?》 
36、腹泻,恶心,呕吐,是脾胃虚寒严重,加大灸即可,千万不要去医院打调水。
37、打嗝为肠胃气滞,无需处理会自动消失。
38、尿频,尿急,尿白是由于肾阳虚,加大灸量。
39、月经提前,或量少。为气血增加后的自我调节或阴虚火热体质,继续灸3个月后会逐渐正常。
40、会阴瘙痒,起红疹,白带增多有异味。为湿气往外排的表现,加大量灸。

41、非经期阴道流血,血块多或月经紊乱,经期延长,是在排子宫内的淤血。两三个月后会一切正常。

42、祛风除寒反应:据临床观察,大多数患者都有风寒外排的反应,以打喷嚏,流鼻涕,感冒,咽喉痛,关节痛,放屁等形式出现,或从头顶,四肢末梢往外冒凉气,更有甚者全身或半身发冷,盖两床厚被都无济于事,量体温还正常,反应持续时间多为一两天或三五个月不等。这是寒气在进行艾灸后在体表的反应,也是脏腑内的寒气表现在体表,一般这种反应在冬天和春天更加严重。出现这种反应说明身体阳虚的厉害,需要继续艾灸,同时配合患处的刮痧或按摩等辅助治疗方式,使寒邪尽快排出。通常到了夏季伏天的时候,这种反应就会消失。但是如果体内寒邪没有排尽,这种反应在其他季节还会有,所以坚持艾灸很重要。“七年之病当求三年之艾”,寒邪较重的病人需要断断续续艾灸三年甚至更久。艾灸是慢工出细活!

43、疏肝解郁反应:郁气外排,以烦躁易怒、看谁都不顺眼、悲伤或委屈易哭等情绪变化为主,多伴有打呃逆,肛门排气,肝胆区和反射区酸痛等反应。特别是性格内向而又心胸狭窄的女性病人多此类反应,反应持续时间一般数小时至1-3天,少数患者可达数月之久。

44、代谢痰湿反应: 排痰湿多以咳吐,痰变多,呕吐,痰涎或腹痛,腹泻,泄水样稀便,胶凉样粘稠大便。头面、四肢浮肿,半侧身体浮肿乃至全身浮肿,排尿困难或小便频数,浑浊刺鼻,局部或全身冷汗、粘汗。灸感可由最初的迟钝型转变成了敏感型。
45、
排火热邪毒有关的反应: 排火热邪毒多以疮痒,痈肿,发烧,类似湿疹伴奇痒,面部或身体出现丘疹或好久以前长过脓包,现在又开始了,或大小便火烫灼热等反应形式外排。不过放心,只要彻底排出就好了。
46、
与排淤血有关的反应: 淤阻在体表经络之中的淤血,以瘀斑方式排出;瘀阻在胃肠则多以深褐色或酱黑色大便排出;瘀阻于心肺则多以痰中带血丝血块为主外排;瘀阻于胞宫的多随经血外排,甚至里面有组织包块或烂肉,有痔疮的人会暂时出现便血的现象,颜色很暗深。
47、
与睡眠有关的反应: 绝大多数人灸疗后睡眠状况都会发生变化,有的艾灸后先是浑身无力,嗜睡,之后连续失眠数天,一般失眠时也没有疲乏无力,头脑昏沉,不思饮食的感觉,反而因为艾灸而显得精力充沛。有的先失眠十来天之后转入一天到晚都想睡。此时,不要因为睡眠时间的不足而烦恼,也不要刻意用安眠药来凑够睡眠的时间,主要看你自己的精力是否充足。坚持艾灸,最后的结果都是睡眠恢复正常。

48、发热反应: 发烧反应属于全身综合性的剧烈反应之一。多在自身康复机能完全发挥作用后出现,表示气血旺盛,体质增强,是机体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一般发高烧反应,体温在39-40度,反应持续时间一周左右,少数低烧患者,体温在37.5度至 38度之间时,反应持续十几天甚至一至两个月。 
49、
其他反应: 可以说曾经患过的疾病都可能会复发多次,虽说是复发,但感受一般不会比以前犯病时强烈。曾患有痔疮的也会发作,而且会有内痔变为外痔,大约十天半个月即可自愈。 
50、艾灸后常常会有
疾病加重的反应,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我们人体是个整体,这里有阴阳之分,不可能只允许正气存在而把邪气都驱逐。病邪在体内寄居很久,他也不会轻而易举的乖乖就范,所以这时候就免不了有反应,你用艾灸的方式激发正气想把我赶出,那么我就先顽强抵抗。这时正气不足,而邪气旺盛的时候,当然你会有各种不适反应。但当你坚持艾灸,体内慢慢累积了很多正气的时候,病邪就会逐渐被赶出体外了。

51、艾灸的走窜现象:有时候我们艾灸中脘时会有肝区不适,或胃脘部不适,这很有可能你的肝有隐患或你的胃有疾病,艾灸会主动帮助你去调整,这就是艾灸的通窜功能。假如你艾灸关元穴,也许会反映出你妇科方面的隐患或前列腺方面的问题以及生殖系统的一些疾患。人体“阴阳”的升降是有其固定的规律的,元气逐渐充足了,“阴阳”就必定按照其规律运行,该升的就自然会升,该降的就自然会降,根本不必用人为的方法去调动升降。

52、艾灸的上火现象:很多人艾灸后会出现口干舌燥,这也是艾灸的一种反应,这种现象表明阴阳正在调整,阳不胜阴,这时要多喝白开水。此时患者会觉得喉咙异常干痛,这是病邪(寒邪)逐渐外发时的必然症状(病邪被驱赶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西医所谓的炎症,此时许多中医专家都会认为灸过火了,会立即停止治疗,使得功亏一篑) 这个应该艾灸足三里、涌泉穴引火下行,还应注意以下四点:

①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不干燥,小便不混浊。

②吃点绿豆粥、荷叶粥或莲子汤(不去莲心)。

③多吃山楂、山药等健脾开胃、消食化积的食物。

④每天多喝白开水,或糖盐水,也可以降火。

另外,可取冬桑叶3克,加上白茅根和麦冬,再适当加一些甘草,用来泡水喝,也可以达到清热降火的目的。必要时停灸或隔天艾灸,很快这样的症状就会消失。

53、艾灸后身体出现类似过敏的现象:有很多人艾灸后身上出现很多红疹的现象,此时多以为是过敏了,其实,这些表现出来的症状,都是真阳元气驱赶寒邪外出的表现。也是病邪在体表的反应。如果此时停灸,病邪还会入里,侵蚀脏腑。如果此时皮肤表现严重,可以用放血疗法使邪出有门。可以在大椎、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还有委中穴放血,给病邪以出处。具体可参考文章《为什么艾灸以后,皮肤出现了红疹和瘙痒?》 


注意事项

1、过饥过饱或过于疲劳不可灸,饭后施灸最好在1小时以后。饭前施灸不是很饿的情况下也可以施灸。
2、醉酒者不可灸。
3、女性经期,正常者应停灸,痛经,闭经或量少可适当施灸。一般应在经期到来的前7天就要开始施灸保养。另外有亡血者禁灸。

4、如果打算怀孕,不采取避孕措施的时候就不要艾灸了(传统艾条在灸腹部时,腹部高温不利于精子的成活,对胎儿也是有影响的!艾益生使用的艾灸仪是电子恒温温灸,接触皮肤的温度最高也不会超过55度,所以对孕早中期是没有影响的

5、艾灸前后应多喝些温开水,注意保暖不要吹冷风,选择在一个相对较安静的环境下施灸。

6、艾灸时最好是闭目养神,不要与旁人聊天,看电视或玩手机等,不要分散注意力,意念要集中。专心艾灸静心感受艾灸的热力比边灸边干其他事效果要好。
7、艾灸功效虽然很多,但也不是万能的。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应该先去医院检查确诊是什么问题,而不能不管哪里不舒服都企图靠做艾灸来解决。

8、艾灸要想有好效果,还需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配合。不要觉得,反正艾灸能养生,能治病,我就可以熬夜,可以不注意饮食,可以随便乱来了。如果有这样的想法,艾灸再好也帮不了你。 

9、施灸顺序:《千金方》记载:“凡灸当先阳后阴,先左后右,先上后下。”这说的是施灸的顺序。如果上下前后都有配穴,应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上部,再灸下部;先灸左边,后灸右边。也就是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依次进行。取其从阳引阴而无亢盛之弊,所以不可颠倒乱灸,如果不讲次序,后灸头面,往往有面热、咽干、口燥的后遗症或不舒服之感觉。即便无此反应,也应当从上往下灸,这也和针刺取穴一样,次序不乱,不会遗忘。要注意艾灸肚脐时应保持空气流通、并安静身心,使气在全身均匀流通以达四肢末梢。

10、艾灸的过程中,有的人很快见效,而有的人迟迟不见效,这些都是正常。因为各人体质不同,疾病程度不同,恢复能力不同,这些都直接影响到艾灸见效的时间,所以艾灸没有固定的见效标准。

11、艾灸前、后都喝一杯高于体温,有点烫嘴的温开水(绝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于排出体内毒素。艾灸过程中禁止吃东西。灸后1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如有特殊情况非要洗手,洗澡,要用高于体温的热水在短时间内洗完。灸后调养口诀:灸后风寒须谨避,七情莫过慎起居,切忌生冷醇厚味,惟食素淡最适宜

12、艾灸的时间,艾益生360°艾灸仪每穴施灸30-50分钟,脚灸仪每次使用30分钟,也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适当延长。

13、艾益生360°艾灸仪在施灸时,温度调至180度,仪器对着穴位的距离根据自己的体感选择一个让自己感觉较为舒适的距离即可,脚灸仪在施灸时温度可根据自己的体感调至在130-180度即可。

14、使用人群,不论老人大人小孩皆可使用。

保养灸:50岁以上老人(阳虚体质)可天天灸。20-40岁(阳虚体质)者一周2-3次。6-20岁者一周1次或两周1次。

调病灸:大病重病者一定要重灸多灸加大灸,通常10-15次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期间可天天灸也可隔天灸,一个疗程结束后间隔3-5天后可继续下一个疗程。阳虚体质者在选穴上没有要求,阴虚体质者最好每次在下焦取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