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业科技报/2008年/12月/10日/第007版 醚菌酯治草莓白粉病效果好 于丹 泰州市马桂章来电话说,前几天大棚里的草莓发生了白粉病,发病率大约0.5%。为防止病情扩散,5天前他用一种名叫翠贝的杀菌剂喷雾,不知道效果怎么样。他问,翠贝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效好不好,还有什么药能防治白粉病,当前大棚内是否能用药熏烟防病白粉病。据了解,见病大棚内湿度不是很大。 目前用于防治白粉病的大多是三唑类杀菌剂,这类药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病菌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使菌体细胞膜功能受到破坏,干扰菌丝的生长和孢子形成。这类药物对作物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使用不当可能对作物造成一定程度的药害。在草莓上常用的三唑类药有三唑酮、苯醚甲环唑、腈菌唑等,其中三唑酮曾在草莓白粉病防治上大量使用,但长期使用后病菌对该药的抗性有所提高,加量用药更容易对草莓产生药害。 河北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李红霞等人于2001年试验用世高(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爱苗(300克/升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 、福星(40%氟硅唑乳油) 、20%三唑酮乳油和12.5%腈菌唑乳油五种三唑类杀菌剂防治草莓白粉病,观察对白粉病的防效及对草莓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草莓白粉病发病初期和盛期,每亩用世高24~60克,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持效期约18天,连续喷药防治2次即可有效防治白粉病,对草莓安全。爱苗、福星及三唑酮虽能有效防治草莓白粉病,但容易抑制草莓生长,降低商品果率,其中三唑酮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腈菌唑对草莓白粉病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不易产生药害,但持效期较短,约为7天。生产上用三唑类药剂防治草莓白粉病,应根据用药历史和病情发展情况,选择适宜的药剂及合适的浓度。世高及腈菌唑虽然对草莓较安全,但也不宜随意加大用药浓度。 翠贝是德国巴斯夫股份有限公司(联系电话:010-65876608)生产的50%菌酯水分散粒剂,登记用于防治草莓白粉病、苹果斑点落叶病、苹果黑星病、梨黑星病和黄瓜白粉病。醚菌酯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新型杀菌剂,兼具良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与三唑酮等三唑类杀菌剂及多菌灵等苯骈咪唑类杀菌剂无交互抗性,持效期长,具有高度选择性,对作物、人畜及有益生物安全,对环境基本无污染。据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花秀凤等人撰写的《翠贝防治草莓白粉病试验》一文介绍,翠贝对草莓白粉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对草莓生长无不良影响,是生产优质草莓的理想药剂。在草莓生产上,为取得防治白粉病的良好效果,最好在始花期前使用翠贝喷雾,并与其他常规农药交替使用,以降低成本,同时避免产生抗药性。 降低棚内湿度是控制白粉病发生的重要手段,棚内理想的相对湿度,开花坐果期为60%左右,果实膨大期为70%左右。在棚内湿度过大,不宜使用喷雾的方法防治病害时,熏烟也是防治草莓白粉病的有效方法。可以在傍晚大棚盖帘后加热硫磺熏蒸。 也可以用45%百菌清烟剂或速克灵烟熏剂熏烟,每亩用药200~250克,分4~5处放在棚内,闭棚熏一夜,次日早晨通风,如果棚内夜间温度超过20℃要酌减药量。 第1页 共1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