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谈中华文化(十三)

 茶墨幽香 2017-11-05

​​       中华文化向来是阴阳文化,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历史中,儒文化是主导文化,释文化与道文化是阴性文化。新中国,红色文化为主导文化,儒释道传统文化为阴性文化。中华文化向来就是一个多元开放、兼容并蓄的文化。 倡导中华文化复 兴,更不会排斥西方文化。而是拿来主义,为我所用。在“术” 的层面上,中国人善于学习与超越。在“道”的层面上,中国人相对谨慎。 当前 ,中国社会道德滑坡,是文化的失衡,也是教育的失败。在文化层面可以找到 破解之法。现在有哪位国人可以自豪地说,“我在哪,中国文化就在哪!” 中国 经济大国地位与国民思想高度是极不相称的。

          为什么当代中国人信仰危机? 这个问题应该分两个层次解读。一个层次是执政党的信仰危机,一个层次是民众的信仰 危机。 执政党信仰危机在党内说是党的建设问题,在国家层面说就是吏治问题。为什么这么多 党员领导在权力面前迷失自我,私欲膨胀? 是红色文化丧失先进性吗?不是。 这么多党员干部所作所为已经超出了道德底线。换句话说,这已经不是党性的问题,而 是人性的问题。人和狗的最大区别是,狗永远是狗,人在特定条件下就不再是人。在权 力的诱惑下,人就会私欲膨胀,丧失道德底线,变成长毛的怪物。 红色文化只能解决党性问题,解决不了人性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核心部分才能解决人性 问题。

         当前,党建工作在整治四风,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老百姓很满意,但是还不够。执 政党要想有战斗力,带领中华民族实现复兴,就必须扛起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旗,以心性 修炼方式要求党员干部,德字要过硬。先要有德行,才会有党性。特别是高级党员干部 ,中央委员级别的高级干部要过三关,灭不了私欲,怎么会有公心。执政党是整个民族 的先锋队,没有道德要求,怎么会有民族向心力与民族凝聚力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