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佳思妙构——八年往事欣回首 楼晓峰 浙江遂昌

 老鄧子 2017-11-05



楼晓峰 浙江遂昌



我从2004年开始爱上楹联,由于生活在偏僻山区信息闭塞,不知道联届动态。很长时间一面学习一面尝试各类征联赛事,因为基础条件差,有时有些盲目,所以成就微小。2009年我发现并订阅了《中华楹联报》,从此开始接触楹联权威媒体,了解楹联高端动态,渐渐悟到楹联界、楹联读者以及社会对于楹联的需求目标和发展方向,也从中摸索到了一些楹联艺术规律,认识到了自己在楹联创作方面存在的误区。于是调整状态,主动适应楹联与社会需求内在规律,从而使楹联创作与理论研究上了一个台阶。

一是楹联作品发表渐多。先是结合作品和相关理论学习、掌握联律知识。不学不知道,越学越觉得自己知识浅薄。继而搜集购买楹联专著,转入更深层次的修养。而且一面学习一面给专业报刊投稿。七年多来,在《中华楹联报》《中国楹联报》《中国楹联》杂志等三种媒体发表楹联诗文90多次,其中楹联三百多副,诗词七首,辞赋2篇,论文8篇,散文4篇,通讯1篇。所发表楹联内容以时事题材居多,即使是文化和情趣联语,也大多渗入正能量。2012年被《中国楹联报》评为年度“十佳撰稿人”。

二是获奖机率有所提高。订了一份《中华楹联报》就增加了一条获取楹联征文信息的渠道,又有高端媒体作品为示范,视野扩大了,对于楹联创作的要求便日益提高,从此参与各类征文比赛的入围率和获奖率也明显提高,一、二、三等奖均有记录。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山西馆征联活动中,一副短联虽然只评为三等奖,但是却被用在博物馆门庭上,成了世博园中唯一的楹联装饰。其内容为:

园聚古今岁月;

馆藏表里山河。

2015年被《中华楹联报》评为“联坛大赛精英录之一百单八”,并见诸当年8月15日报纸。

三是理论研究成就显现。2012年尝试给中国楹联学会“第三届楹联论坛”投寄的楹联论文《连绵词五题》被录用了,该文后来被《中华楹联报》转载,这件事极大地激发了自己在楹联理论研究方面的兴趣和动力。此后陆续在《对联文化研究》杂志、《中华楹联报》《中国楹联报》以及中国楹联学会举办的楹联论坛理论研讨会上发表论文11篇;而且还把研究兴趣延伸到了诗词领域,诗词论文陆续入选中华诗词学会举办的年度研讨会连续三届、浙江省诗词楹联学会举办的诗词研讨会连续三届、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诗词论坛、丽水市“瓯江诗派研讨会”两篇。使自己从一名单纯的楹联诗词作者,逐渐进入对这两个领域较为全面把握的行家行列。

人的价值挖掘除了内在因素以外,还需要某种外在契机,此前,《中华楹联报》从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