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大千语录:画不抚古,为之俗画

 画家辰州马典藏 2017-11-05

张大千的绘画风格,经历“师古”、“师自然”、“师心”的三阶段:40岁前“以古人为师”,40岁至60岁之间以自然为师,60岁后以心为师。

张大千的花卉蔬果作品,用笔潇洒准确,敷色鲜丽见层次,线条运用拿捏恰到好处,花卉蔬果皆自然天成之趣,此皆极具功力,极尽用心之能事,可谓方寸见大千。

接下来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张大千笔下,奇争艳斗的花卉蔬果。



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须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


——节选自 张大千 《画说》



凡我所见,皆我所有!


——节选自 张大千《对小民的谈话》



要善学善变。善于学习他人之长,看到一件作品,要分析,要深入进去,才能领会精华和糟粕。善于学习他人之长,就是首先要学得进去,要又能变得出来。先是师他人之迹,然后才能进而师他人之意。不能人云亦云。


——节选自 张大千 《对大风堂弟子萧建初的谈话》



一个画家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必须要师今人,师古人,更要师造化,兼效百家。


—— 节选自 张大千 《对大风堂弟子陆元鼎的谈话》




中国画三千年前就是抽象的,不过我们通常是精神上的抽象,而非形态上的抽象。


——节选自 张大千 《对谢家孝的谈话》



古人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见闻广博,要从实际观察得来,不只单靠书本,两者要相辅而行的。名山大川,熟于胸中,胸中有了丘壑,下笔自然有所依据,要经历的多才有所获。山川如此,其他花卉、人物、禽兽都是一样的。


—— 张大千



今人但知清湘恣肆,而不知其谨严;但知清湘简远,而不知其繁密。学不通经,谓之俗学,书不通篆,谓之俗书,画不抚古,为之俗画。


—— 张大千



我们都喜欢用旧纸,并不是纸放旧了就好画,实在是古人做事不肯偷工减料,本质好就好用。


—— 张大千



画画并不难。如果你画美人不成,可改画钟馗;画钟馗不成,再改成石头。



——节选自 张大千 《在台湾川康渝美术研究筹备会上的讲话》



艺术到了最后的境界,都是通的,唯一不同的是所用的工具和风俗习惯,其他原理都是通的。


——节选自 张大千 《对台湾记者蔡文怡的谈话》


来源:壹号收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