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非|用爱来疼老人家

 唯_真 2017-11-05


「叫你不要动,你还在动!简直是愈帮愈忙!」一次在量贩店的停车场,被这个吼声吓一大跳。回头望,只见一位男子在和他父亲千辛万苦地想把一架死重的电视机,放进面包车的后车厢内。

大约是因为电视机太重,大太阳下父子俩都一头大汗,那名男子一直对他老爸吼:「好啦!你放手啦!让我自己来!......叫你放手你没听到是不是?」

口气之凶、之坏,就像在吼一个不听话,不解事的孩子。而那老人家闷不吭声,却还是两手紧抓着电视机不肯放。他的老妻、媳妇及两个孙子全安静地站在一边,看着老人家被自己的儿子凶。

怎样的一幅景象啊!当时我很想冲上去劝那儿子:「老人家只是想帮忙,......」但我怕老人家在我这外人面前更觉难堪,按纳好久才决定不出声。上车离去时,由后视镜中仍可望见老人沉默中的悲伤。

时代实在是不同了!一向注重「敬老」的中国人,现已七零八落地打许多折扣。在美国,更因美国文化注重「青春」,整个社会对老人的看法,倾向视老人为一个「负担」、一项「债务」,而绝非一份「资产」。

另一方面,中国人的老一辈,在海外也因文化差异、语言不通、再加上不会开车,不得不由权威型主导,转为依赖。不但生活硕事不再能坚持己意,就连家庭大事往往亦无法发表意见。整个传统家庭结构趋向瓦解,大家长的权威更难再像过去那样地维系。

种种这些,皆在影响现代人对父母的孝养观念。如果一昧还想用伦理价构、传统压力与罪恶感来要求子女,常只会落到在「理」字上来谈敬老,只会变成儿女不得不尽的责任,但却并不用心。

而近几年台湾老人独居过世才被发现的事件,社会舆论在检讨时又多倾向主张要仿效美国,改变社会制度,增加照顾老人的福利措施,其实只是在「法」上做文章,好像要把责任全推给大环境的政府,而自己不用负一点地责任。

不论是「理」或「法」,很明显地,在现代社会中两者皆窘态毕露。新世纪谈孝道,还需要从「理」与「法」之外另辟一条新路,孝道方不致成为绝响。那便是从细腻一点的「情」这个角度来谈。

是对老年人身体状况有些了解,对父母内心世界有些探讨,然后是因着爱,因着对亲情的反哺,完全出自内心的感恩,来孝敬我们的老人家。

因此,对「敬老」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消极面上:不顶撞、不惹气、只提供生活上的照顾。我们需要再推一步,使「敬老」成为积极性的「扶老」,是陪父母走过在这世上最后一段的旅程。

要知「老」这一阶段,不只对壮年的儿女,对父母也是一种新的经验。儿女不能帮他们经历老的过程,也不能分担他们老年的病痛,但我们可以陪在身边,可以重新助他们肯定生命仍然重要、仍然有意义。更可以用爱来温暖他们,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告诉他们「您并不孤独,不要怕!」

一般人以为老年这个阶段,是走进「冬眠」,是由动态进入静态。人不再活跃,心如古井,水波亦不兴。但实际上比起人生不论哪一个阶段,老年人都要经历最多的压力与最大的变化。

老年最大的挑战,是对一连串「丧失」的适应。身体上原本理所当然的「装备」,一件件都在失灵。眼力、听力的衰退,在在使人反应不再灵敏,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对话,老人都无法再活跃地参与,人际关系上自然开始陷入孤立。

此外,在工作舞台、甚至生活舞台上,老人家也一个个在退位。据说对美国男人而言,年老最沮丧的时候,是他驾驶执照被收回的时刻。那好像被没收了自主权,到那儿去都得麻烦人,看人方便。有时依赖人依赖得很没有尊严。

当然,最叫老年人难过的,是一个个老朋友、老同事、或老伴的过世。人生的路走得愈长,同行的人愈少。寂寞、孤独都得一点一点自己去吞食。一般来说,儿女会关心父母身体的已很不错了。若能关怀到父母的心境,那就更难得了。人愈老,愈需要别人的关心和爱,直到咽下最后一口气,对爱的渴望都不会停止。

但不幸的,老人不似孩子。当孩子一开口说他需要人关心,一定会有很多人向他伸手。然而儿女却常忽略掉老人的渴望,老人便不得不一再开口,唠叨成了他争取关心的方式,令不懂也不察的儿女反而逃得更远。

有时亦觉得中国人「敬老尊贤」这观念,常让人错觉老人家一定得是圣贤,要值得敬重,是在往「上位」摆,让小辈来鞠躬致敬的。但对老人家软弱无助像小孩的一面,却比较不能接受,也不知如何应对。

我不否认老人家有一生的人生智慧与阅历,可供我们讨教与学习,但老人家也有像小孩般无力的一面,需要我们付出许多关心。

但一般在海外中国人,大部分成家立业都晚,所以在奉养父母的同时,也常是正在手忙脚乱搞小小孩的时候。现代人带孩子又比上一代「精致」,不只物质上供应最好的,还要花时间陪他玩、教他功课、送他学才艺。生日时,更是挂彩纸、吹气球、请小朋友开生日派对,派对中还请小丑,或到外面儿童游乐场兼快餐餐馆包一间房......

这是美国注重小孩生日的文化,在美国人里很普遍。但看在老人家眼里,会觉得厚此薄彼,对小的比对老的好,常会暗中吃味儿。我们中间这一代实在要稍微敏感些,也常把握适当时机对父母表达关爱,也沟通一下文化上不同的需要。

重要的是,年轻一代要学习接纳父母的老年现状,调整与父母的互动关系,而非一昧用予取予求,依赖的心态来要求父母。

过去,是父母照顾我们,生活上、金钱上,我们都依赖父母的照顾。现在长大了,自己也作父母了,应该把角色转换一下,我们是照顾者,而父母是被照顾者。

很多人在心理上从来没作过调整。一直都「习惯」被父母照顾,认为妈妈来同住就该进厨房烧一家子的饭,平常还要帮着带小的,而不习惯母亲闲着不帮忙。而父亲就应该出钱帮你付贷款,或支助你投资,否则,心里就有伤害,觉得父母对你的爱不够。

很多两代问题,就是出在角色期望上从没有想到要转换。像台湾九九年八月底有一则新闻提到「为了一万元推倒老母然后活埋」的新闻,弒亲者便是习惯了把母亲的钱看成是他的,母亲借给人家他便不高兴,一把把母亲推倒,母亲昏倒了他再活埋,令人发止。

当然一般人不致这么极端,但却对父母的钱「很有态度」。父母给谁,给了那个弟兄姊妹而没给他,心中便受伤害。或父母丧偶后再娶再嫁,都会为怕钱流向外人,而插手干预,根本不顾父母的晚年幸福。

如果是把父母当作是「被照顾者」,我们是「照顾者」,便不会再有想由父母那得到什么的期望。反而会想:我们可以为父母提供些什么?

在基督教里,尤其讲究一种「超越反应式」的爱。因人都是反应的动物,在这关系疏离,生活忙碌的时代,我们对父母常会「反应式」的履行义务。如果父母喜欢我们,我们就对父母很好;如果父母对我们不好,我们便退缩自保。如果父母说了什么伤害到我,便生气;如果我们作了什么,父母不表示感激,便再也不做。更别提父母骂就咬着牙做,父母病倒才关心、父母过世才后悔。这些全叫「反应式」的孝亲。

我们应用「主动的爱」来体贴父母的需要。不管对方如何,主动作、主动关心、主动爱。

换句话说,是把重点放在我们与父母的「关系」,而不是父母「年老的问题」上。找时间来为父母作些什么,而不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对我来说,这种用爱来疼老人家的方式,就是「孝」的最大诠释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