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宵节荐书——《捕捉儿童敏感期》

 南海老强 2017-11-05


元宵节是阖家团圆的节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来聊聊经济和法律之外的话题——儿童教育。希望老曹推荐的这本书能帮助您的家庭更加和睦,这本书叫做——《捕捉儿童敏感期》。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其实大部分时间是在检讨自己的错误。因为我发现自己对孩子内在成长的逻辑其实一无所知,而是总会从成人的角度去判断他行为的对错,然后采取行动。但这些行动很多都是不对的。

 

比如,孩子六七个月的时候喜欢吃手,喜欢咬东西,但我们总是觉得那些东西太脏,不让孩子去咬。

 

再比如,在老大两岁多的时候,我们一起出门时,她要自己关门,我为了赶时间就自己把门关了,结果她立刻开始大哭,非要把门开了重新关一遍,搞得我很崩溃。

 

孩子还有很多在我们大人看来不可理喻的行为,其实都有他们内在的规律。

 

而这个规律就是本书介绍的一个重要概念——敏感期。

 

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到内在生命力的驱动,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度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

 

孩子在不同的年龄,会出现不同的敏感期。这是我们人类与生俱来的基因所携带的集体记忆。敏感期的出现有其客观规律,掌握了这个规律,我们就能更好的理解孩子的行为,并帮助他完成这个敏感期,进而实现内生的成长,让孩子逐步形成完善的人格。但如果我们打断了孩子的敏感期,就会给孩子造成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并影响孩子的一生。

 

简单来说,敏感期是先从生理的敏感期开始,过渡到心理的敏感期,再过渡到人际交往的敏感期,最终形成自己的观念,成长为独立的人。

 

刚出生的婴儿,是通过视觉去认识世界的,而且新生儿最喜欢看的不是彩色的东西,而是明暗相交的部分,这就是视觉的敏感期。如果这个时候把婴儿的眼睛遮住,他的视觉神经就无法发育,最终会失明。

 

紧接着,孩子半岁的时候,就会出现口腔的敏感期,孩子喜欢吃手指,喜欢用嘴咬东西,甚至用舌头舔墙和地板,孩子的这些行为并不是胡闹,而是在建立口的功能,然后用口来感知和认识这个世界。所以家长不应该打断孩子,而是应该帮助他去完成。我们有很多家长,都会制止孩子吃手的行为,甚至为此而打骂孩子,孰不知,正是这种“为孩子好”的方式,最终害了孩子。有些人在成人之后还会咬手指,这就是口腔敏感期被打断造成的。

 

孩子通过吃手,不但发育了口的功能,而且会通过口认识手,手的功能被逐步唤醒,进入手的敏感期。这个时期孩子喜欢抓软的、粘稠的东西,比如果酱、面条、香蕉,甚至便便。手的功能也在不断发展,从一把抓、到三指抓、两指抓,手会越来越灵活。如果家长能够配合好,孩子在一岁的时候就可以自己剥香蕉皮、鸡蛋壳了。

 

手是身体功能中最伟大的智慧工具。人类和其他动物之所以不同,很大的区别就是手的灵活性不同。人类不但可以用手去制造工具,而且可以用手去交流、去表达想法。所以在手的敏感期中,孩子是在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完成从自然生物向智慧生物的转化,家长是不是该去好好协助他呢?

 

孩子会走路之后,他会进入行走的敏感期,然后因为行走拓展了他的活动范围,他开始自己去探索空间,这又进入了空间的敏感期。原来我带孩子出门的时候,孩子特别喜欢爬高、走楼梯、或者钻洞,总之就是不走寻常路,为此我还很不耐烦。读了书之后才知道,这是孩子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世界。

 

在生理的敏感期完成之后,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有了基本的认识,并可以很好地使用自己的身体,这个时候孩子就会进入心理的敏感期,这个敏感期的核心就是——建立自我意识。

 

孩子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他和母亲是一体的,在他刚出生的时候,他会认为自己和世界是一体的,而他真正产生自我意识,是在两岁到三岁之间。这个时候,孩子会开始说不,开始意识到这是我的东西,在完成了对物品所有权的区别之后,孩子会将这种区别内化,进而将自己和世界区分开来。

 

在这个时期,孩子会显得特别“自私”,就是什么东西都想据为己有,而且不愿意给别人用。朋友家的孩子来我家玩的时候,我让孩子把她的玩具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但是她就是不愿意,甚至因为别人玩她的玩具而哭闹,让大人很难堪。我们成年人会以为这是孩子自私的表现,甚至抢过玩具交给别的孩子。其实这是孩子正在经历“自我意识的敏感期”,如果你把它打断了,而且一直压制着,就会让孩子丧失自我,造成人格的缺陷。

 

紧随自我意识敏感期而来的,是孩子的秩序敏感期。这个敏感期会体现为三个阶段:1、为了秩序的破坏而哭闹,秩序一旦恢复就会安静下来;2、为了维护秩序说“不”,自我意识开始萌芽;3、为了维护秩序而执拗,一切要重新来。就像前面我替孩子关门,结果造成她哭闹一样,秩序的敏感期是孩子父母最为苦恼的时期。很多家长会认为孩子是无理取闹,会训斥孩子甚至打孩子,这都会打断这个敏感期。如果孩子没有建立起内在的秩序,他就无法将规则融入生命,进而建立起自己的道德品质。如果内心的秩序被权威取代,孩子就会丧失安全感,转而相信丛林法则。这是非常糟糕的。

 

除了上面说到的这些之外,孩子还会经历色彩、绘画、音乐、语言、追求完美、人际关系、结婚、数学、符号、逻辑等种种敏感期,了解这些敏感期,可以帮助家长们真正去理解孩子的行为,并帮助他们不断成长,最终形成完善的人格。

如果您读过历史的话,会发现我们的孩子在短短的六年时间里,将完成人类几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从一个简单的、无意识的生命体发展成为独立的、智慧的现代人,这个历程是如此美妙,而我们能够参与这个过程,又是多么的荣幸!

 

所以,作为新上岗的家长,很有必要读一读这本书。

 

最后请大家帮个忙:我家老大该上幼儿园了,如果您知道小店区哪家幼儿园能够真正践行“爱与自由”的教育理念,麻烦告知老曹,不胜感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