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工程师Gerwin Hoogendoorn 于2012年推出了Senz°,独特的不对称设计,前短后长,很好解决了雨天后背和双臂被淋湿的问题;同时,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伞面造型可以让强风从两侧流过,减少翻伞可能,据称最高可以承受100km/h的风速。 后来的RealBrella,除了继续将不对称设计发扬光大外,为了提高伞骨强度和伞面防水遮阳效果,在材料上煞费苦心,还在伞柄底部增添了个LED光源,以备不时之需。 翻转伞、倒伞 雨伞遇风易损,似乎是通病。翻转伞将雨伞结构和折叠方式完全颠倒过来,如遇强风掀翻伞面,恰好与收伞方向一致,大大降低了受损风险;同时收伞时湿面朝里,不会溅湿自己或他人,这点与倒伞功能类似。 翻转伞 倒伞 外出带伞,如何放置它也是个不小的问题。软柄伞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点。看似普普通通,但由柔性金属和防滑橡胶制作而成的伞柄,任你扭成任何造型,轻轻松松适应放置地点。 类似地,无手伞也是主打软柄这点。 潜水伞、头盔伞 普通雨伞偏小则遮雨效果不好,偏大则常常会遮挡视线。针对这点,设计师们创意出了潜水伞和头盔伞。 潜水伞由台湾25togo设计工作室设计,配置了潜望镜和夜视镜,外型美观童趣。在保证包裹性的同时,通过潜望镜可以看见外面,视线不受影响;软镜片又能增强夜视能力,真是可以满足你在雨天的种种想象。 头盔伞不仅可在雨天提供更严密的防护,腰部以上几乎不会被雨水打湿;还因前侧敞口设计,视线通畅。此外,雨伞采用碳纤维伞骨,抗风性强。 这种雨伞使用一种可循环的防水塑料制作而成,具有不可渗透性,轻质和结实耐用的特性。条板设计使得其内部空间更大,顶部也不尖锐,避免了误伤他人的风险。此外,条板外沿嵌有磁条系统,用来保证雨伞可以紧紧闭合;当所施加的外部力量增加时,雨伞会释放磁性,自动打开。 说了那么多创意雨伞,虽然形状千奇百怪、各具特色,但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却一样都不缺。极具未来科技概念的空气伞Air Umbrella,似乎打破了我们的思维定式。 它完全没有伞骨伞面,只有魔法棒般的伞柄。下雨天时,伞柄底部将空气吸入,转换为电力,再将空气吹出以形成隐形伞面来抵御雨水。
跨界结合常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日本Asahi Power Service 软件公司便将无人机结合普通的雨伞,研发出了这款无人机伞。 据称,历经半年时间研发,目前无人机伞已通过第一阶段测试,通过反复测试不同材质和形状以保持稳定,已经得出目前最合适的形状。不过,还有诸如防水性、遇强风稳定性等问题要克服。那就让我们静静地期待吧! 当科技创意遇上雨伞,也许后者就不仅仅是简单的生活必备品,也有可能成为潮品,具有了艺术感和美学价值。能够在雨天出行时更加舒心方便甚至有趣,何乐而不为呢? |
|
来自: budaozheli > 《科技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