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懂以下宇宙真相,人类三观将被颠覆

 明远小筑 2017-11-06

看不到的现在

光的传播再快,也受限于它的速度,人类视觉感知这个世界完全依赖光携带着信息前来,这个过程需要时间——我们永远也看不到“现在”。

即使你站在我的面前,你看到的也只是过去的我;

你立刻抬头仰望天空,看到的却是八分钟前的太阳,一百年前的北斗七星,250万年前的仙女座大星云……

当你独自在夜里仰望星空,看到的将是一部宇宙编年史……

远在天边的近邻

银河系中有数千亿颗恒星,其中离我们太阳系最近的那颗星,叫比邻星,它位于半人马座。

这个距离是4.22光年,也就是约400000亿公里。迄今为止人类发射的宇宙飞船中飞得最远的是“旅行者”号,它飞了40多年才刚刚飞出了太阳系日球层就没电了,飞出太阳系更是遥遥无期……

按照旅行者号的最快速度且不考虑能源,要到比邻星去旅行,来回一趟得花170000年。以我们人类短暂的生命,当下的科技,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根本无法实现“星际穿越”的愿望。

宇宙之大,即便是最近的比邻,也远在天涯之外……

迫在眉睫的灾难

人类要避免毁灭靠什么?难道靠保护地球环境?事实上天文因素的一点点小的波动,便可造成整个太阳系的大灾难——人类这种低级生命根本无能为力。

依据比较流行的地球编年史,咱星球的第一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古生代,由距离地球6000光年的一颗衰老恒星的爆炸引发,恒星的时空葬礼发出的伽马射线暴碰巧光临了地球,结果导致了85%以上的地球物种灭绝……

人类是不是觉得自己很幸运?没有生活在那种提心吊胆的岁月,或者并无什么来自星空的近忧?令人沮丧的真相是,距离地球约7500光年外的船底座η星云有颗质量为太阳90倍的恒星正在步入死亡,它在不远的将来可能终结地球上的生命。

船底座η也被称为海山二,距离我们仅仅7500光年,这个距离在天文概念上是非常近的;据地球人类已有的观测,它正处于超新星爆发的边缘(虽然客观上爆炸早已发生,但射线还在飞来地球的路上)。

无能的智慧生命

人类的科技看上去正日新月异地发展,速度超出了想象;这使得不少地球人开始自大起来,认为自己是宇宙中一种很牛逼的智慧物种。然而,这种牛逼的地球智慧生物奋斗了几十万年,不过也就仅仅登陆过一次地球的卫星,发射了一些小探测器造访过金星、火星、土卫六……连距离最近的行星——火星都没有登陆过!更别提星际殖民了。从星系宇航的角度看,人类文明还处于原始社会初级阶段。

人类曾认为地球是宇宙中心,后来又以为太阳是宇宙中心,再后来认为银心是宇宙中心,再后来发现银河系在宇宙中连一粒沙的资格都没有……而真相是人类研发的最快的飞船,却要花近十万年才能飞出太阳系奥尔特云,这个真相沉重地打击着地球人类的自尊心……

一无所获的搜寻

我们在宇宙中是否是孤独的?人类是否银河中唯一的智慧生命?我们的银河系中是否还有很多其他的文明?这类问题曾经引起了地球人类的热切关注——不过,到现在为止,科学家们那些昂贵的仪器一无所获,在三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搜索之后,真的是毫无收获。

搜寻地外生命的痕迹之路,一条是监听来自太空的信号,比如SETI(地外智慧生命搜索)项目正在做的事;另一条是去寻找外星科技的痕迹。地外文明可能已经发展出远超人类水平的科技,而它们会在太空中留下能够直接或间接观测到的痕迹。

本着这样“合情合理”的推理,人类最顶尖的科学家们花了整整半个世纪的时间去搜索,按照他们计算的概率,银河中被扫描的星区至少会出现上百个星际帝国——可真相是直到现在依然一无所获.人类的信号跨度已超100光年,为何到现在都没有外星人回应我们呢?

巨大的失落感让曾经不可一世的人类开始反思自己对于生命起源以及宇宙的整个认知是不是全错了……

似星非星的存在

类星体这种奇葩天体让人细思极恐。根据地球人类的观测记录,典型的类星体光度是太阳的十万亿倍!这是啥概念呢?整个银河系加起来才是太阳光度的360亿倍,从光度上讲,单颗类星体的光度相当于上千个银河系——可是人类又不知道它们是怎样的存在,只能起名叫“类星体”来搪塞自己脆弱的理论体系……

这些极遥远距离外的高光度天体,80%以上是射电宁静的。他们的个头比星系小很多,但是释放的光能却总是星系的千倍以上,其超常亮度使其可以在100亿光年以外的距离被咱们观测到。

某天体物理泰斗近年来宣称人类已掌握宇宙奥秘的95%,然而真相是,即便是上世纪60年代已经被发现的类星体,至今为止仅仅被是“推测”了其存在的方式,猜想了其结构,比如用“巨大黑洞吞噬周边物质造成的巨大的能量辐射”一类的理论来加以搪塞——事实上人类连黑洞本身的结构也没研究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