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巴奴里猩猩-2017年确立的新物种

 零壹贰012 2017-11-06


打巴奴里猩猩 是猩猩属的一种,生活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南打巴奴里的森林之中。是2017年确立为独立的新物种。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灵长目 Primates

科: 人科 Hominidae

属: 猩猩属 Pongo

种: 打巴奴里猩猩 P. tapanuliensis



打巴奴里猩猩最初于1997年被发现2017年确立为独立的新种。

这是自婆罗洲猩猩与苏门达腊猩猩之后猩猩属的第三个物种。


倭黑猩猩


同时,这也是1929年倭黑猩猩种建立之后的近百年以来,确立新的人科现生种。据估计,现存的打巴奴里猩猩仅有约800只,是目前人科中数量最为稀少的物种。



基因对比分析显示打巴奴里猩猩大约在距今340万年前与同在苏门达腊岛发现的苏门达腊猩猩发生分化,而前者的基因种群也因为距今7.5万年前多峇湖火山喷发而与后者更加隔离。他们见偶发性的接触也在距今1万到2万年前停止。



对比婆罗洲猩猩与苏门达腊猩猩在距今约67万年前的分化,打巴奴里猩猩与苏门达腊猩猩的分化要更加早。

其原因是因为苏门达腊岛与婆罗洲岛在最近的大陆冰川期相连并构成巽他古陆的一部分。

三种猩猩分布图与现存数量


猩猩属中的另外两种


婆罗洲猩猩

Pongo pygmaeus

婆罗洲猩猩分布于印尼的加里曼丹岛,马来西亚的沙捞越,文莱(存在不确定性)。在地理上孤立的婆罗洲猩猩没有基因流传的证据。婆罗洲猩猩及苏门达腊猩猩约于150-170万年前分化,当时正值婆罗洲及苏门达腊的分裂。


婆罗洲猩猩是大猩猩之后第三重的灵长类,也是现存最大的树栖动物。婆罗洲猩猩生活在婆罗洲低地及海拔1500米高山的热带雨林中。它们栖息在树上,并会随食物而去到很远的地方。它们主要吃生果、种子、树叶、含丰富矿物质的土壤及鸟蛋。它们亦会吃昆虫,但是只属小数。婆罗洲猩猩较苏门达腊猩猩花更多时间在陆地上,因为它们不用逃避苏门答腊虎等巨大掠食者。


婆罗洲猩猩较苏门达腊猩猩普遍,现存约有45000头。森林砍伐,棕榈油种植园和狩猎严重威胁到它的继续存在。幼猩猩亦会被捕捉为宠物,而其母亲往往会被杀。


苏门达腊猩猩

Pongo abelii

苏门达腊猩猩,是较为罕见且体型较小的猩猩,体长78-97厘米;站立高度122-140厘米,与婆罗洲猩猩相比,苏门达腊猩猩的毛皮较疏且长,面长,个子较矮小,两侧有白毛。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达腊,是当地的特有种。苏门达腊猩猩较婆罗洲猩猩更喜欢吃生果,并且会吃昆虫。喜欢的生果有无花果及波罗蜜果。它亦会吃鸟蛋及细小的脊椎动物。在斯瓦克杨桃园的野生苏门达腊猩猩曾被发现使用工具。当时一头猩猩将一根树枝清除小枝及削磨枝头,并以此插入树孔中找寻白蚁。它们亦会以树枝来拍打蜂巢,并挖出蜂蜜。新西兰自然历史制作公司在制作苏门达腊猩猩的纪录片时,就拍摄到它们使用简单的树枝,在不同的地方寻觅食物。此外在热带雨林中它们亦有使用树叶当作雨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