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谈纪|热血女汉子,巾帼真英雄

 金色年华554 2017-11-06

01

提起古代的巾帼英雄,你会想到谁,是代父出征的花木兰,还是桴鼓亲操的梁红玉,今天介绍的这一位,绝对可以说是她们当中的翘楚。

秦良玉,字贞素,四川忠州人,明末著名女将。精于骑射,胆识过人,又善诗文,极具才智,可谓宜静宜动,文武双全。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杨应龙在播州作乱,秦良玉的丈夫马千乘,作为石柱宣抚使,率领三千人随李化龙前往征讨。秦良玉夫唱妇随,带领五百精兵押运粮草,与副将周国柱扼守邓坎。

次年,杨应龙军队趁李化龙等众将士,在营中大摆筵席之际,发动偷袭,却被秦良玉与丈夫迅速击败,然后乘胜追击,接连攻破敌方多个营寨。

随后,他们又协助酉阳各路官军,攻取桑木关,大破杨军,秦良玉以其英勇之姿,立下一等战功。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马千乘被太监邱乘云诬告,不久,便病死于云阳监狱。

从此以后,秦良玉化悲痛为力量,暂代马千乘的职位,开始了替夫出征,披肝沥胆忠君报国的热血人生。

泰昌元年(1620年),后金入侵辽东,朝廷命秦良玉出兵援助,特赐她三品官员的服饰。

秦良玉不但自己征战沙场,还率领兄长秦邦屏,弟弟秦民屏一起报国杀敌,在她的带领下,秦家男儿一同走上了,这条抛头颅洒热血的抗敌之路。



02

天启元年(1621年),后金包围辽北重镇沈阳,秦邦屏、秦民屏随总兵童仲揆渡浑河,与敌军展开血战,秦邦屏不幸身亡,秦民屏突围而出。

秦良玉听闻此消息,亲率三千将士前往,直抵榆关(今河北山海关),所到之处秋毫无犯。

明熹宗为此下诏,给秦良玉加二品官员服饰,并封秦良玉为诰命夫人,封秦良玉儿子马祥麟为指挥使。

为国献身的秦邦屏,也在秦良玉的请求下,得到从优抚恤,秦邦屏被追封为都督佥事,子孙世袭,秦民屏也被提升为都司佥书。

同年九月,兵部令秦良玉回乡征兵二千,秦良玉与秦民屏刚到老家,就遇到永宁宣抚使奢崇明在重庆造反,部将樊龙派遣使者,带着金银和丝绸前来,欲与秦良玉结盟。

秦良玉将使者果断斩杀,然后,立即发兵,率领秦民屏以及他的两个儿子秦翼明和秦拱明,逆流西上,乘敌不备,直达重庆南坪关,断其归路。并沿河两岸设伏兵,将敌军的船只全部烧毁。

而后,秦良玉派兵守在忠州,又用快马带檄文至夔州,要求当地驻军,赶紧防守瞿塘峡上下游地段,击退入侵的贼兵。

天启二年(1622年),奢崇明包围成都,四川巡抚朱燮元传令秦良玉前去征讨。当时各地土司都贪图贼寇的贿赂,按兵不动,只有秦良玉不为所动,坚决西征。

秦良玉率领大军攻取新都,直奔成都,将奢崇明击败,解了成都之围。之后,秦良玉一鼓作气,率领秦民屏等人攻克二郎关和佛图,收复了重庆。

于是,朝廷授命秦良玉为都督佥事、充都督同知总兵,并加封为夫人,授秦民屏为副总兵,秦翼明、秦拱明为参将。

授官后,秦良玉也没有丝毫得意忘形,接着又收复了红崖墩、观音寺、青山墩等贼军重要据点。奢崇明见大势已去,兵败自杀,秦良玉这次彻底平定了四川之乱。

在当时那样一个封建社会,女人都是裹着小脚,在家相夫教子,哪有几个像秦良玉这样的女汉子,她这骁勇善战的程度,连一般带兵打仗的男人都自愧不如。

这就难免令人对其心生怨恨,觉得她抢了男人们的风头,让一帮大老爷们的脸,往哪儿搁啊,所以,当朝官员都故意将她孤立排挤。

最后,在秦良玉的大胆直言下,明熹宗出面力挺,下诏文武大臣,对秦良玉必须以礼相待。

天启四年(1624年),秦民屏在作战中,由于前期失利,主将自己逃跑,尽管他一直顽强抵抗,扭转了战局,却还是在退兵时,遭到敌军袭击,奋战而死,他的两个儿子,在突围时也都负了重伤。

秦良玉的哥哥和弟弟,就在这短短几年时间内,前后牺牲,离她而去了。



03

崇祯三年(1630年),清军大举进攻,围攻京城。

秦良玉奉诏勤王,不惜拿出全部家产充作军饷,崇祯特意下诏表扬,在平台召见了她,并赋诗四首,来表彰秦良玉的赤胆忠心。

崇祯七年(1634年),张献忠攻陷川东重镇夔州(今重庆奉节),秦良玉率军前往,张献忠久闻秦良玉的威名,不战而走。

不料,秦良玉继续追击,与正好回川的儿子马祥麟相遇,两支队伍前后夹击,将张献忠打败,使之退走湖广,后来接受了朝廷的招安。

崇祯十三年(1640年),贼心不死的张献忠,联合罗汝才再次造反。罗汝才领兵攻打夔州,秦良玉率军击敌,罗汝才闻风而逃,秦良玉追至马家寨,大破罗军,轻取六百余人首级。

接着,秦良玉又率军追击,先后在留马垭、谭家坪北山和仙寺岭等地,大败敌兵,将其首领东山虎斩杀,并夺取了罗汝才的帅旗,罗军由此走向衰落。

同年,杨嗣昌自请为督师,入川剿贼,他主张驱贼入川,调离四川精锐部队入楚。四川巡抚邵捷春带领二万老弱残兵守着重庆,消极防御,不愿冒险,他让秦良玉在重庆附近三四十里处设防,派遣张令守黄泥洼。

秦良玉遂向已经从前的知州陆逊之感叹,明确指出这种布防的弊端,不愿与这种贪生怕死的小人为伍。不久,邵捷春移营至大昌,监军万元吉也屯兵巫山,与秦良玉相互呼应。

这年十月,养精蓄锐多时的张献忠,先后在观音岩、三黄岭大破官军,随后从上马渡过长江,继续进军,秦良玉与张令急忙率军阻击,挫败了贼军的前锋。

但不久之后,张令战死身亡,秦良玉没能及时援救,继而辗转作战也失败了,仅剩的三万部下,几乎全部战死。

秦良玉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求见邵捷春,请求调用自己二万溪峒的士兵,用来击破贼军,自己愿出一半粮饷,其余一半由官府支持。由于邵捷春与杨嗣昌不合,仓库中又没有现成的粮食,所以邵捷春拒绝了她。



04

崇祯十六年(1643年),势头正猛的张献忠,攻陷武昌,处死了楚王朱华奎,率兵再次进犯四川。

秦良玉将四川形势呈给巡抚陈士奇,建议他派兵守住十三个重要关隘,可陈士奇不予理睬。秦良玉忧心忡忡,又去找巡按刘之勃,刘之勃虽然同意秦良玉的计策,但却无兵可派。

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率领大军长驱直入,再次进犯夔州,秦良玉率军前往救援,终因寡不敌众,被老对手击溃。

张献忠攻下成都后,秦良玉对部下说:“我兄弟二人都战死沙场,我一个妇人,受国恩二十年。到现在这种地步,也敢与贼势不两立!”

于是,秦良玉誓死抵抗,分兵守卫石砫,急速扩张势力范围的张献忠,到处招降四川土司,却一次都不敢来石砫打扰秦良玉。

清顺治五年,秦良玉寿终而逝,享年75岁。



05

为国征战一生,如今,她终于可以闭上疲惫的双眼了。大明王朝一去不复返,放眼望去,都是大清的天下,想必,秦良玉也是不愿再多看一眼了。

每个朝代修纂历史,女性名人通常都是被记载到列女传里,而秦良玉却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将被单独立传,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巾帼英雄。

她的累累战绩,赫赫战功,无需赘言,足以匹配此等殊荣。


—END—

本文图片选自网络,在此谢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