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名字的由来

 职中宋肇洋 2017-11-06

我国古代皇帝陵的取名,大约有三种情况:

一为后代人所起。如黄帝陵、秦公一号大墓、秦始皇陵等;

二为当时人根据陵墓所在地而命名;如:西汉的长陵、安陵,因位于长安而得名;阳陵因位于弋阳县而得名;平陵因位于平原乡而得名:茂陵因位于茂乡而得名;灞陵因灞水而得名等等;

三是当时朝廷的礼部大臣根据皇帝的尊号、谥号,选一些与之相应的吉利、祥顺、平和、美好的字眼做陵名。如唐太宗昭陵中的字,就是一个褒义词,也和唐太宗的尊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相吻合。据谥法解释:圣文周达曰昭、明德有功曰昭。观太宗一生,文能知人善任,安邦治国,即所谓圣文周达;武能统帅千军,杀占征讨,即所谓明德有功。唐代其它皇帝陵的取名,也大致如此,如高祖李渊献陵、中宗李显定陵、睿宗李旦桥陵、玄宗李隆基泰陵、德宗李适崇陵、穆宗李恒光陵等,其献、定、桥、泰、崇等字都是与皇帝的尊号或谥号有关的褒义词.乾陵的取名,也属于这种情况。众所周知,乾为八卦之首,也是一个含有褒义色彩的词。在我国古代,乾还代表天。《易经.八卦》里就有乾为天......为君、为父的说法。既然乾能代表天,那么以乾定名,就与高宗的尊号天皇大圣皇帝和谥号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相吻合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