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辨性谈话,更能启发人思考

 老刘tdrhg 2017-11-06

生活中,与人交谈当然离不开满腔的热情和真诚的态度,但这还不够!如果光有这些难免会让交谈流于肤浅,而真正有深刻思想的谈话总是建立在思辨性的基础上的。


柳传志为人亦严亦宽,尤其体现在他对接班人杨元庆的态度上。一方面,他倾注公司全部资源,全力支持杨元庆施展抱负。另一方面,他又多次当众严厉批评杨元庆,杨元庆委屈到痛哭,一度心生退意。柳传志开导他说:“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许多委屈,没有一条通往成功的路不充满误解与委屈。一个人越是成功,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要使自己的生命获得价值,就不能太在乎委屈,不能让它们揪紧你的心灵,要学会一笑置之,要学会超然待之,要学会转化势能。如果你太在意自己所受的委屈,就会患得患失,裹足不前,甚或迷失前进的方向。智者懂得隐忍,原谅周围那些人,让我们在宽容中壮大。”杨元庆听后心里舒坦了许多。


在这里,柳传志并没有向杨元庆“道歉”,而是充分运用了充满思辨色彩的言词,从正反两方面阐释了成功与所受委屈多少成正比的关系,从而帮助杨元庆打开了心结,卸下了心理包袱,这无疑要比单纯激励杨元庆要迎难而上来得更有力量。生活中,要让对方明白一个道理,如果我们能够从正反两方面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一定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有个年轻人问于丹:“人际交往中如何真诚做人?”于丹说:“‘真’是一种人生态度,然而真并不是不分场合,不按规则把自己想说的话一股脑说出来。一个三岁的孩子在宴席上突然大哭我要上厕所,大人会把他带走;一个30岁的人要这样做,大家觉得他有毛病。‘归真’不是人的一辈子带着孩子的天真,就足够在这样一个复杂世道上保真到老。他是不断被世界加标签之后,内心再去标签、求自我,他找到跟世界之间的一种磨合,跨过万水千山,回到赤子之心的自己。孟子说天地之间最大的大人先生就是赤子之心,不忘初心,回到本真,就还是真。人的起伏不能逆势而动,应该顺势而为是最大的作为。”


于丹这番独特的感悟表面上看,似乎与我们一直推崇的“归真”相矛盾,其实是她是对本真做了更为客观辩证地解读。她先是通过同样一句话出自三岁的孩子与30岁的大人,人们对此感受的不同进行对照,形象地揭示了“真诚做人”也要遵守一定规则的道理,接着借用孟子的话进一步论证了真诚就是不忘初心的哲理。生活中,要纠正一些有失偏颇观点,我们不妨多采用举例、比照的方法揭示事物所蕴含的哲理。


要使谈话有深度,我们就要紧紧围绕谈话主题,多使用思辨性的语言,揭示事物丰富的内涵,从而启发人们深入地思考,领悟其中的道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