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有现场音乐会才能令人有根据地聆听音响

 阿里山图书馆 2017-11-06

下午从上海音响展回来,我就粗略的观感,走马观花地胡说一下。
这次音响展分为传统的音响和便携式移动音响两个部分,首先看到的就是耳机和数字随身听这部分,我大概听了几款,放的音乐偏流行,感觉并不理想,即使到了比较贵价的耳罩式耳机,我也没有觉得有特别出色的地方,听起来声音非常现代,像城市的霓虹灯一样,没有感觉出来质感在何处。

进入一层,首先转到的是天朗音箱的一个代理商,在屋子里将近十个人,正在播放一张鼓乐,整个房间都在震颤,这还是我熟悉的天朗吗?

历来音响展都有点儿像逛发廊一条街,门口斜倚着的是厂家挂牌工作人员,各个房间里传出或大或小的音乐声……肯定是声音大的更吸引人,没有声音的几乎就没人去。播放的音乐类型主要是流行音乐和爵士音乐,古典音乐大概只占到1/5。一般情况下,我只去播放古典音乐的房间。


第一个让我听着舒服的是Linn,英国代表彬彬有礼,和代理商在一间屋子里播放着优雅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整个系统洋溢着一种活力,像喷头一样不时地挥洒着音乐的动感。不过虽然音源是lp,但声音非常干净,几乎没有底噪,也是略让我有一点点意外。凑过去一看,是一张宝丽多唱片公司的录音,但因为唱盘在转动,看不清具体的演奏家和曲目。


第二个让我觉得舒服的是雨后初晴这款书架音箱。感觉好的音箱或者系统播放出来的声音,应该就像一个人给你的印象,它能够让你觉得舒服,让你喜欢,就是因为它本身的这种特质满足了你的期望。


在二楼我来到了著名的开盘带厂商HorchHouse的展室,正在播放阿格里奇1965年为EMI公司录制的肖邦专辑。初步印象是开盘带的底噪非常清楚,也就是说它的声音几乎没有被压缩或者压缩的非常少,这一点和LP类似。限于嘈杂的环境,没有给我更多的印象。

  


然后Audionote这家公司给我的印象也比较好,他们的胆机和音箱系统,质感比较突出,播放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时,让人很愿意坐下来,欣赏一种似乎在野外拉琴的自由感觉。


接下来是一个材料厂商,适用于某些发烧友,愿意在家中布置听音室,调整整个房间的环境声音,非常实用,但是颜色在展室中非常不美观。



展会上有几家不做音箱,但是用的音箱非常好听的厂商,一问多是德国品牌,因此对德国音箱厂商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印象。某一款的设计非常奇特,像是一个化学武器弹头,顶部仿佛是可以伸缩的。


听到在播邓丽君,被吸引过去的唯一一家音响厂商叫做ATC。它的系统较有层次,像粤语或者邓丽君演唱的流行歌曲,虽然配器很简单,但是声乐和器乐之间还是有许多舒展的空间。

以上这些走马观花的印象不一定准确,因为播放的唱片可能不理想,加上环境的干扰,所以点到为止。再举个例子,芬兰的真力音箱在播放帕格尼尼为小提琴与吉他写的二重奏,这张录音还是不错的,但是确实在混响上做了手脚,即使最好的版本也还是有一股电声味儿。我面对这种情况实际上没有办法判断,只能走人。

所以说评价一个系统或者一个器材,它的根本依据还是第一你喜欢与否,第二是真实的演奏和演唱给你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