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漂记忆(九)--漂在北京

 传记撰写者 2017-11-06

北漂记忆(--漂在北京

 文/朱秋霞

拥挤的公交车上,一男子双手抓住栏杆闭着眼迷迷糊糊将要睡去,突然急刹车,人群随惯性往前晃动,男子双手脱离栏杆,手打在旁边一男子的脸上,他昏昏沉沉没有感觉,继续迷瞪,旁边那人恼了,大声嗔道:干什么玩意?打我眼了也不言语一声?男子愣了几秒,急忙说:对不起!那人翻了一下白眼不再说话了。

小雨中打车的外国年轻人,扛着一个大包,拖着大行李箱,站在路边伸手拦车,接连过去几辆出租车都有人,雨越下越大,他无奈地拖着行李箱退回到路边树下避雨。

宋庄画院边上有一片空地,杂草丛生,传来几声狗叫,几只小奶狗在路边垃圾堆里翻腾找吃食。朋友说:这些都是野狗,没人管,每年都生几窝,越来越多了。有人通过今日头条发了一篇关于土狗没人要的帖子,网友甲留言:土狗很好呀!老家喂了一根,看家护院,通人性。有人下面回复道:土狗的量词单位用“根”?那么针的量词单位是不是可以用“条”呢?有人说:针得用头。

北京地铁里人潮人海中刷手机看点评,不亦乐乎,身不由己而随波逐流。

初到北京,很多人在城郊农村租房,到很远的地方去上班,每天花费在路上的时间有三四个小时。晚上回到住处一身疲惫,收拾完睡下就听“砰砰砰”的敲门声,每月都会不定期被检查,村里收卫生费、联防治安检查暂住证,没有暂住证遇到风头上可能被拉走,送到昌平筛一个月沙子,社会背景不清楚者还可能被遣返回乡。

小李子刚来京无着落,幸好一个朋友接纳了他,朋友收工地上的钢筋边角废料等材料卖钱,小李子跟着朋友跑各个工地,干了一年,弄清门道后就与朋友分开单干了。

单干后一开始很红火,把媳妇接来专门管钱。后来干这行的渐渐多了,手上的生意慢慢少了,不得不琢磨转行。

小李子文化不高,却喜爱写诗,他写了几首打工歌词请人谱了曲,天天到附近工地唱自己写的歌曲,很受民工欢迎。时间久了被一位记者发现了,记者就在报上发表一篇关于打工者之歌的文章,引起了社会关注,小李子被当作典型采访,他的歌还被电视台选中参加娱乐晚会。

小李子要去电视台参演了,到市场买了一身蓝工服,使劲洗了几遍也不显旧,就用房东家的磨刀石在衣服上来回蹭,上台演出衣服旧才真实。

小李子成功地在电视晚会上演唱了自己的打工之歌。

老家媒体来京采访他,县里来电话请他回去参加政协会议。

小李子成了家乡人的骄傲,县里领导去他家考察,他儿子赶紧把家里搞得破乱不堪,还给爷爷的帽子上撒满稻糠。

村里给小李子的父母上了低保,还免费修了墙头。

某文化公司要包装小李子,经过面谈,双方都很满意。

小李子盼着有一天大红大紫,不知为何没有红起来。于是改行集资办厂,因他上过电视,有点知名度,很快就说服了一些人入股。

厂子建起来了,因经营不善,亏损严重,股东血本无归,小李子只好偷偷卷铺盖走人了。股东们找不到小李子,无处发泄心头之火,有人就在网上发帖子骂。

北漂中,有人莫名被机遇碰撞了,成名了,很快又被潮流淹没了。大多数人默默无闻碌碌无为,公交地铁都挤满了来自四方的人,不停地穿梭在这个城市中。

 

 

作者简介:朱秋霞,山东单县人,爱好写作多年,完成系列随笔《故乡记忆》、《岁月留痕》、《乡村故事》及中篇小说《打工者》等,风格写实,记录过去,让微小人物在岁月流年里留下一点印迹,以文字形式保存下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