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在狂欢:女剁手党仅多一成,男性消费力正在崛起 | 晓报告

 汕头能率 2017-11-06

4个潜力行业 5期报告

新零售报告已上线


文/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离双十一还有五天,小巴身边除了一群等着买买买的“剁手星人”,还有不少忙得不可开交的电商朋友们,他们比消费者更为关注和紧张这个最大的消费节日,也更关心消费这一话题。

 

小巴在和这些商家朋友的聊天中发现,他们一直关心的问题主要有两个——



本期晓报告,吴晓波频道联合阿里研究院推出的《新零售:关于消费的9大预测》,告诉商家(尤其是无法直接接触用户的互联网商家)最新的消费者需求和消费预测,帮助他们解决上述困惑,从需求和趋势出发,抓住商机。 


点击按钮▼购买报告



接下来小巴就先跟大家说一说这份报告的其中7个看点


1.男性才是电商接下来最该盯紧的潜力消费群体。


在我们的概念中,女性一直是网购的主力人群,但数据显示,在网购的性别比例中,女性占比仅比男性高出一成,并且这一差距还在不断缩小;而在线下消费中,女性比例比男性高出60%。


从这个数据也可以看出,女性更注重消费过程中的体验和服务,而男性则更看重效率,喜欢一键下单。报告指出,未来男性将有机会打败女性,成为网购消费主力。



2.线上小众品牌别着急拓展线下门店,消费者未必买单。


消费者更愿意在线购买小众产品。调查发现,有超过51%的消费者表示他们会在线上购买小众产品,而只有三成的消费者表示他们会去实体店购买这类商品。


相较于线下渠道,线上的品牌分布更为离散,对小众品牌和新品牌来说更有利,让它们有机会与财力雄厚的大品牌竞争。

 

3.商家拼的不再是谁的用户多,而是谁的产品好。


报告指出,电子商务正在从15 年的消费者数量红利期转向30 年的品质红利期


过去十年,网购消费者数量从4亿向20亿迈进的过程是一个高端消费份额不断扩大的过程,而以用户数量为盈利点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如果你的产品质量不过关,就算拥有的消费者再多,也难以盈利。



4.懂得用数据的商家,利润空间会越来越大。


以前,普通的消费数据只能帮我们了解过去发生的现象;现在,商家更看重用数据去预测未来趋势。


报告指出,商家需要根据消费者留下的数据“足迹”了解用户需求,形成更为精准的“私人订制”,同时根据数据反馈定量生产,从源头上解决库存问题,从而提高利润。 



5.不知不觉中,消费者也成了“卖家”。


报告预测,未来我们将同时扮演消费者与商家的角色。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生产技术的成熟。


通过3D打印,产品生产的门槛将大大降低。


商业平台将为人们提供交易的基础设施。


未来,电商平台将为用户提供出售自己制造的产品所必需的设施和服务。像各类二手平台,也是交易设施的一种,只不过交易的产品还不是自己生产的。


6.三年后,机器人将成为电商领域“高管”。


我们现在常见的电商平台机器人,例如京东咚咚、阿里小蜜,担任的大多是客服的角色。


主要功能有——



这类机器人并不具备智能决策的功能。

 

报告预计,到2020年,第一个智能决策机器人经理将诞生;未来10年,数以万计的机器人经理将进入“职场”,并帮助公司完成决策任务。

 

新一代的机器人经理可以做到——

 

7.西部消费者的购买力正在快速崛起。


报告指出,农村居民正成为有力的消费群体。农村电商市场在2015年的规模约为540亿元人民币, 2018年将会增长到1500亿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也在增强消费者的购买力。数据显示,西藏(14.1%)、贵州(10.7%)、云南(10.4%)、青海(9.8%)依次为2017年第一季度全国各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最高的省份。相比之下,上海的增幅仅为8.4%。



以上就是这份报告中的7个看点,想要获取更多关于消费的预测、了解商家如何从中获得商机,你可以——


点击按钮▼阅读报告




  ▌小福利  ▌

你认为,未来便利店的收银员会不会被机器人代替?快到评论区说说吧。小巴准备了5份吴酒小样送给评论区前五名的同学哦!


《医疗大健康:迎来投资新机遇》

(已上线)

《人工智能:真热还是虚火》

(已上线)

《互联网:下一轮风口在哪》

(已上线)

《新零售:关于消费者的9大预测》

已上线)

《解密独角兽:谁的眼光最“毒”到》

(11.13上线)


点击下图阅读报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