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语考试的风向标变了,我们该如何应对?

 lisung2 2017-11-06





 

1990年,我上初一。

 

记得初中三年,我们的英语老师不苟言笑,不说英语,不提倡阅读,只要求识记单词、掌握语法、背诵课文。但尽管这样,我们班的成绩始终在级部数一数二,而我也从未考过90分以下(满分是100)。

 

那时的英语,现在想想看,可真是简单粗暴


以至于到了高中极不适应,一度成绩下滑到丧失信心;以至于到了大学,上课听不懂老师在讲些啥?进了英语角,不知道该开口说些啥?以至于常常在想,我是不是学了假英语?

 

那时的英语,完全背离了作为一门语言所应具备的功能。不练听说,不练读写,总指挥棒就是:练好双基,应对考试。


 



1998年,我教初一。

 

那时教材已经更新为人教版,但无论教学还是考试,都换汤不换药,配方口味都没变。这样的教育大环境,差不多持续了有七八年。

 

然后,开始有了一些变化,比如说小组合作;开始进行了一些改革,比如说增加了能力考查的部分,减少了语法部分,并在题型上进行了调整,不再那么简单直接,而是跟能力联系在一起,考试开始朝着精深的方向发展。


之后基本每过上个几年,中考就会做一些改革和调整。总方向是一致的,那就是逐渐减少基础识记部分,增加听说读写语言综合能力的考查。

 

考试越来越侧重于能力,越来越接近语言的根本目的:交流、理解、表达……而且这一趋势跟高考也是十分契合,中考选拔出来的孩子,到了高中仍然是适应学习,顺应考试的。

 

这个变化,很赞,很给力。


 



只是,这也给老师们带来了挑战,给孩子们带去了考验。

 

老师们该怎么教?孩子们该怎么学?


相必这个问题也困扰着不少的同行和学子们,其实我也曾很苦恼,觉得有种说不出来的无力感,有劲使不上,或是付出多但却见效少。

 

所以想结合近20年的一线教学经历和个人思考,谈谈我的看法。

 



   从小抓起,触角延伸。


 

咱们潍坊的英语教学,潍城是三年级起点,奎文是一年级起点。但不管学校是几年级起点,咱们都最好尽可能地,将这个英语学习的起点,往前提一提。

 

至于多早开始合适,这个要因人而异。

 

有的孩子两三岁就伶牙俐齿,所说即所想。

 

比如说我们一个同事的女儿,表达能力就特别棒。刚上小班,回到家就跟她妈妈嘚吧幼儿园里发生的各种事儿。老师说了啥,吃饭吃了啥,哪个小朋友干了啥,都思路清晰,表达清楚。

 

这就是语言天赋,而这个小女孩,在三岁时就已经表现地很明显了。对于她来说,英语的启蒙完全可以从此开始。毕竟语言有天赋的孩子,学习能力也是很强大的。

 


有的孩子则说话晚,表达能力也差强人意。

 

比如说我们家大棕,两岁才会说话,幼儿园上到大班,表达能力仍是堪忧,问他吃了啥?他要么说不出来,要么就是含糊其辞,表达不清。

 

有一次,他说他喝了一个东西,特别好喝。我就问那是啥东西?他费劲巴拉地说:里面有绿的,还有黄的。然后我就去校门口看了眼本周食谱,这才知道他说的是菠菜蛋花汤。你看,他在五岁多还不具备准确表达的能力,而且口齿也不清晰,既不知道这种东西叫“汤”,更不知道是“啥汤”。

 

直到六岁多,上了学前班以后,才慢慢改善。

 

当然,这也得益于一些兴趣班的助力和学校活动中的锻炼,比如说小海豚的口才班和学校一些演出活动中的主持表演。

 

像是大棕这样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就需要往后拖一拖,毕竟话都说不利索,再去接触一门外语,就是难上加难了。

 

所以还是要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来决定将英语纳入日常学习的时机。

 





关于英语的学习,我觉得跟语文基本上是相同的理念。

 

得阅读者得天下。

 

阅读对于语言学习来说,真得是太重要了。


在这方面,我深有体会。


因为从小基本没有接触过阅读,所以理解能力较差,思路也没拓展开,以致于之后越学越吃力。尤其是高三后期,在除了吃饭睡觉之外的时间全部用来学习的拼命状态下,成绩仍然只能算是中上。

 


而大棕班里有个小女孩,家庭环境就特别给力。


父母爱学习,爷爷爱书法,她呢,就特别爱读书。最近班里统计阅读书目,发现她今年一年居然读了300多本书。这个数字很惊人,基本就是一天一本的速度。这个小女孩性格开朗,自信阳光,学习轻松,基本不用爸妈操心。而且作文尤其好,曾作为范文在班级群里分享过。



 



当然,这不是个例。

 

有时候跟班里学生聊天,就会发现,那些学习轻松、效率高、成绩好的孩子,大多从很小就开始接触阅读,并且喜欢思考。而那些学习吃力,效率低,成绩差的孩子,很多都没有接触过阅读,或是有阅读障碍。看得很慢,理解力也弱,往往一年下来,读不完几本书。


有时候,我们会习惯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数学不好,那就辅导班补习,外加题海战术;语文不好,英语不好,还是用同样的解决方法。


效果好不好呢?


说实话,很少见到哪个学霸是靠上补习班和疲劳战术来取胜的,而且这些周末被补习班填满,根本无暇休息娱乐的孩子们,也大多成绩平平。他们其实是学得最累最苦不堪言的一个群体。

 



去做过推拿的人,应该都有体会。按摩师会先将全身的脉络打通,然后再进行局部按摩,这样才是最有效的。

 

而阅读能力的养成,就像是打通了全身的脉络。

 

你会发现,背诵不是难事儿,做题不是难事儿,写作业不是难事儿,学习也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儿。

 

放眼周围,阅读多且涉猎广的孩子,有几个家长陪着写作业写到血压飙升、心肌梗塞,心脏搭支架的啊。陪写作业能陪出人命来,这事儿既不符合规律,也有违常理,实在是太不正常了。


还是需要转变思路,多多考虑早期投入。

 

抓住孩子三、四岁这个阅读敏感期,根据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90天重复形成稳定习惯的规律,用3个月的投入,换之后的一劳永逸。

 

如果已经错过了三四岁这个最好的时机,七八岁也还可以。只是,阅读习惯越早养成,父母越轻松,孩子越受益。






 

阅读金律:不求多,但求勤。

 

最重要是坚持,哪怕每天15分钟,勤学勤练,日积月累,最后的效果也是惊人的。


语言是知识,但更是一种能力。能力的形成需要长期持续地付出,但一旦完成质的飞跃之后,就会跟其他能力一样,长期保持一种守恒的状态。

 

很多金科玉律,在实际运用之前,只是某种知识或是经验的存在,只有在尝试、反思之后将之纳为己用,才是真正地学以致用,为我所用。

 

这个90天阅读养成规律,我已经尝试过了。可以非常负责任地告诉大家,真得是非常非常有用,如果能够耐下心来,花上心思去帮助孩子完成这个过渡,那么之后的状态就是一劳永逸。


 



英语早期阅读,从绘本开始。

 

很多英语绘本都配有点读笔,根本不需要家长太多的参与,自学就可以,而且绘本大多很有意思,难度也不大,孩子学习起来很有成就感。

 

比如说外研通的系列绘本:《丽声拼读故事绘》,《领先阅读X计划》等,我们用过,感觉都还不错。每周读上个两三本,几年下来,口语表达肯定差不了。

 

到小学高年级,就可以开始阅读英文故事。《书虫》系列是很强大的一套英语阅读书,根据年龄,阶梯阅读,逐级提升。一周读上个一两本,几年下来,阅读能力肯定差不了。

 



除了纯粹的英语学习之外,还可以尝试着将触角延伸一下,比如说发展几样兴趣爱好,像是踢球、跳舞、弹琴、画画……只要喜欢,都可以尝试一下。


看似这些爱好跟学习无关,但其实不然。


这就像是蜘蛛网,学过的每样兴趣都是一根丝。丝越多,网越密。最后这面网如同是很多条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而学习就像是纵横其中的一辆小跑车,无论往哪儿行驶,都会畅通无阻。


 


关于英语的课外辅助学习,可以读绘本,可以读经典,也可以上个兴趣班,比如说外教班,就很不错。不过不要太在意孩子一节课到底记住了几个单词,学会说了几句话,这些统统都不是太重要。

 

最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为孩子打开一扇窗,让他看到之前所未接触过的世界,让他可以在外籍老师地道的口语中,了解不同国家的地域文化,从而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切记急于求成,切记立竿见影,有些像中医治病,见效慢但却治本,疗程长但却几乎没有副作用。

 

眼光,还是要放长远一些。




 听说读写,齐头并进




2018年中考,增加了人机对话。至此,口语测试正式纳入中考考试范围。

 

我们来看一下,中考到底是考些啥?

 

听力+口语30分(听 说

阅读50分(

作文15分(

翻译句子8分(其实这道题可以看做是初级的写作

 

还有10几分的基础知识题(但这些基础题,也要在理解的前提下才可以拿到分)。



是不是一目了然,听说读写,一样都不能少。


其中阅读占得比重最大,听说其次,然后是写作

 

英语中考跟语文基本一致,主要组成部分是阅读+写作。只不过语文不考听说,因为语文是母语,所以没必要。

 

阅读部分的训练,前面提到了,简单来说就是从小抓起,重在积累。有次中考质量分析会,我们的教研员老师说:要想在中考阅读题上不栽跟头,那就要最低保证完成1000篇的阅读量。


如果从进入初中的第一天算起,就要每天一篇,才算是基本达到要求。而且这还是最低要求,所以越早开始越好,初中才开始阅读,就有些晚了。

 




听说的训练,既需要有朗读的基本功,也需要掌握一些技巧。


毕竟人机对话是个新生事物,大家都在摸索中。前几天我们备课组讨论,都反映这道题孩子们普遍得分低,有的才得了2、3分,对于这个现状,我们都很着急。


有个同事就提议说,要不咱们也跟着孩子们一起去测试,这样就可以更有针对性的来指导他们的训练了。

 

顿时觉得这个办法很赞,于是第二天就跟着级部最好的一个班去测试了。


口语测试共三道大题:朗读、情景交际、跟读。

 


为了试试看哪种方式更容易得高分,我就用了不同的方式来答题。

 

有一道情景交际题。

 

听力原文是:The woman's favourtie subject is maths.

问题是:What’s the woman's favourite subject? 


如果按照笔试要求的话,回答“Maths”或是“Her favourite subject is maths.”都是对的,但我回答“Maths”,却得了0分。


另一道情景交际题。


听力原文是:Tom's father is a driver at a bus station.

问题是:What does Tom's father do? 

 

按理来说,回答 Tom’s father is a driver 或者 He is a driver. 应该都正确,但我回答 He is a driver. 还是得了0分。


于是第一场测试的情景交际,完败。



 



然后进入第二场测试。吸取第一场的教训,尝试用完整的句子来回答,结果不出所料,全都对了。

 

由此可见,人机对话,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台机器,所以它是根据标准答案来打分的,不可能像人一样灵活可控,随机应变。


它的评分标准是:跟标准答案是否一致


如果不一致,那就是0分。

 

这就是人机对话口语部分的答题技巧,答案必须是跟原文保持高度一致。达到这个要求,基本上就可以得到0.5分。如果音色再悦耳些,语速再慢一些,就能得到1分。在答对的前提下,我得了0.5分,实话实说,我的音色确实不咋地,想得1分估计难度也挺大,哈哈。

 

明白这个技巧,之后的训练就可以有的放矢了。






再来看朗读和跟读,根据测试结果来看,只要没有错词、漏词,在发音标准的前提下,将语速尽可能地放慢,得分都不会太低,满分3分,基本都能得到2.5分以上。

 

听说测试,需要的是在精准指导下的不断强化训练。

 





最后来看写作

 

写作跟阅读是分不开的,有句话说的好:


光写不读假把式,光读不写傻把式,又读又写真把式。


也就是说,没有大量的阅读,就写不出言之有物的好文章。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成就的,所以需要巧妙地结合起来。

 

好在初中的英语作文比较简单,如果按照语文标准来看的话,约等于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水平。

 



我们来看一篇2016年英语中考的作文范文

 

Refuse to be phubbe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smart-phones are widely used among people. Phubb-ers can be seen here and there.However, it is bad for our daily life. First of all, smart-phones have effects on relationship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Besides, if phubbers concentrate on playing smart-phones, traffic accidents will happeneasily.What’s more, if phubbers play phones too much, it will do harm to health and it is also bad for study and work.So phubbers should make good use of smart-phones to open our eyes and enrich our knowledge. We should communicate more often by face-to-face conversations rather than chatting online. 

 

下面,把它翻译成汉语 :

 

随着网络的发展,智能手机被广泛应用于人群,低头族随处可见。然而,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是不利的。首先,智能手机会影响我们跟家庭和朋友的关系。而且,如果低头族专注于玩手机,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另外,低头族玩手机过多的话,还会不利于身体健康,并且对工作和学习也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低头族应该充分利用智能手机来打开视野,丰富知识,多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不仅仅只是专注于网上聊天。

 

作文要求:80词左右,要点表达清楚,无明显语法错误。

 


如果单纯看汉语的话,还是很简单的,而且字数也少。小学三年级的作文,至少也要二三百字,而且还需要一些修辞手法,像是比喻啊,拟人啊什么的。

 

但因为这是一门外语,所以仍有很多孩子得不到高分。15分满分,能得到10分以上的就是水平较高的了。

 

Why?

 

语法错误、逻辑混乱、表达不清、句式单一……这些都会影响到整体的得分。

 

所以,还是要回到'读'上去。


多朗读,培养好的语感,多阅读,提升逻辑上的严谨性,多积累实用而且正确的句子,慢慢地,写作能力自然就提上去了。


毕竟初中的作文,是不太需要文采的。在整体逻辑清晰,语法正确的前提下,只要文中能出现一两个比较特别的句式,就会让阅卷老师耳目一新,就有希望成为满分作文。


比如说上面范文中出现的:We should communicate more often by face-to-face conversations rather than chatting online. 这句话中用到的rather than 这个句式就很特别,可能很多孩子都会想不到。

 

阅读在先,写作在后,可谓一剂良药,但二者搭配服用,效果最佳。


但二者都不是一日之功,所以要早作打算,慢慢积累。

 







洋洋洒洒说了这么多,现在简而言之,总结一下吧。







英语启蒙不可少,触角延伸有诀窍;

阅读习惯要趁早,持之以恒很必要;

听说读写要并行,量的积累很重要;

方式方法要改变,眼光一定要长远。





小伙伴们,英语考试的风向标变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