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个缺陷是在埋弧焊缝接头处,属于弧坑裂纹,也属于热裂纹中的发散型裂纹。 相信老师傅都能够看懂上图中的缺陷位置,并且知道是如何产生的。但是相信有很多人还是不明白种缺陷的产生原因,在此做个简单的缺陷分析。 外观特征:裂纹有的可用肉眼看到(一般经过磁粉探伤就清晰可见),有的在x射线底片上看到,其形状有明显的锯齿状.也常有不明显锯齿状,但有较粗长的影像。 一、上述缺陷是处在焊缝中途熄弧和重新焊接引弧处,那么这个熄引弧处产生裂纹的原因是: 原因 1.焊接过程中,当焊缝金属处于熔融状态时,就焊接熔池而言,由于热膨胀焊缝金属及其相毗邻的高温下的母材受到周围处于“冷”态金属给予的压应力作用,随着结晶冷却,收缩焊缝金属逐渐从受压应力转为受拉应力状态。如果此时构件抗形变能力较低,在焊缝的中心部位容易产生裂纹。而对于这些容器,其直径较小.抗形变的能力相对较低.因而易产生裂纹。 2.对整条焊缝形成而言,当起弧焊接时必将引起板的挠曲,其表现为收弧处对接间隙增大。随着焊缝的形成,为满足平衡条件必然在收弧处产生拉应力,因而易产生裂纹。
二、弧坑裂纹属于热裂纹的一种,这是由于焊接工艺不当而造成的,因而对薄壁容器焊接应采取如下措施加以避免: 措施 1.由于弧坑裂纹是因为断弧时溶池中心是在没有热源的条件下凝固,在冷却时产生了较大冷却速度。因此在焊接弧处焊缝时不要采用过高的焊接速度,在收弧时采用收弧板并逐渐断弧,以降低冷速。 2.可进行预热能减小焊接熔池的冷却速度,降低焊接应力。随着母材含碳量或碳当量的增加,应适当增高预热温度。 3.由于在收弧处杂质及低溶组分聚集在该处加之溶池搅拌不强烈等综合因素形成所谓的“脆断面”。为减少这种影响在焊接工艺上,应使该处溶池变得宽而浅,采用适当的焊接坡口和焊接方法,提高焊缝成形系数。同时严格控制母材和焊材中S、P等有害元素的含量,应选用含锰、硅量较高的焊材、焊剂来避免在焊缝中心部位聚集较多的低溶共晶杂质,减少焊缝的裂纹倾向。 4.由于收弧处焊缝金属凝固过程处于拉应力状态,而拉应力又是产生此裂纹的外因。因此可采用预应力办法,即在收弧处施加预压应力;或者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和焊接方向,即在双面焊时采取筒体内焊缝和外焊缝施焊方向相反;以减少收弧处的拉应力,防止裂纹的产生。 5.对于壁厚较大的设备应采用多层焊,这样既对之前的焊接的焊缝进行了焊后热处理,也对之后的焊接进行了预热,可有效降低冷却速度,减少拉应力。 总之,为了减少设备的弧坑裂纹,应对制造过程中的焊接工艺进行进一步优化,以防止容器焊缝收弧裂纹的产生,同时对在用容器的定期检验也应重点检验收弧处焊缝,以消除制造过程中遗留下的这类裂纹,防止生产中断及事故的发生。 以下这两张图片大家可能再熟悉不过了: 通过这两张图片我想展示给大家了解的是,关于焊缝通过超声波检测出现缺陷后,我们如何通过检测人员在焊缝处留下的缺陷信息实施有效的返修。 返修 很多焊工朋友对于自己亲自焊出来的焊缝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很是有感情。可是焊缝内部的质量问题必须通过仪器才能够反应出来。 我们看到焊缝检测完之后如果有返修点,检测人员都会按照要求见缺陷长度、缺陷深度、离焊缝边缘的位置等信息进行标注出来,以便焊工朋友好根据所标注的信息进行返修。如:L:150mm,H:30mm,距离焊缝边缘2mm(该信息以便会在焊缝上画出来)该信息表明的意思就是:在该焊缝距离焊缝边缘2mm处有长度为150mm、深度为30mm的缺陷。 □ END □ |
|
来自: blackhappy > 《技术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