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明可以靠脸吃饭 却偏偏要靠才华——京剧明星王珮瑜

 cxag 2017-11-06

京剧 | 总第1289期

 京剧国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京剧的队伍,让京剧传播到世界各地。

帅气利落的短发

形象俊秀,气质儒雅

眉目间流露出自信和从容

颇具大家风范

这样一位「翩翩佳公子」

居然还是满腹才华的京剧艺术家

让人怎能不爱?

她就是王珮瑜

是建国以来国家培养的第一位女老生

京剧余派第四代传人

孟小冬的第三代传人

人称「小冬皇」


就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京剧大家

最近居然也参加了《奇葩大会》

节目一开场

她就用很多有趣的、年轻人易懂的方式

分享了京剧的小故事

还教了大家京剧的音韵学理论:

「惊提」「怒沉」「喜展眉」

▼惊提

▼怒沉

▼喜展眉

她短短数分钟的演讲吸粉无数

80后、90后纷纷表示「路转粉」

进而对京剧产生了兴趣

其实这也是她参加《奇葩大会》的根本原因


王珮瑜曾说过:

在我看来

这世界上有两种人

一种是喜欢京剧的人

一种是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京剧的人


这两者之间,需要一个推手

而她想去做那个推手。

参加节目之前,王珮瑜也有过纠结

但后来她想

如果是从分享传统艺术的角度来想这个事情

会不会好一点?

这个节目的受众是年轻的

这批人可能是京剧未来需要的

为了传播京剧,她去了。

「只要你给我平台,我就去讲京剧」

所以她还接着参加了《朗读者》

在第五期的「难忘第一次的美好」主题中,

王珮瑜分享了她与京剧的「第一次」。


对王珮瑜来说

「继承者」的身份是根本

而「传播者」的身份 迫在眉睫


传播京剧这件事

她从17岁就开始做了

王珮瑜说用最简单的话来形容就是:

用所有人都能听懂的方式去传播京剧。

而在如今通讯发达的时代

显然互联网是最好的传播工具

于是前阵子,王珮瑜还在b站玩起了直播

教网友如何发声练气唱戏

谁知道过不了一会儿

就有女粉丝在屏幕上流着口水发言:

「王珮瑜你好帅啊!」


她通常都会霸气地制止粉丝,

「我明明靠的是才华,

你居然迷恋我的脸……」

╭(╯^╰)╮


除了直播,王珮瑜还在喜马拉雅

开了一档《京剧其实很好玩》的节目

更在国家大剧院演出的京剧清音会上大玩弹幕

以上所有的照片,都是王珮瑜

曾有粉丝问:

「王珮瑜用什么牌子的护肤品啊?」

是的,生于1978年的王珮瑜

年近40岁,脸上竟然一条皱纹都没有

她说这是京剧的力量。

简直见缝插针不遗余力

用生命在推广京剧啊!

~O(∩_∩)O~


但的确,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就是京剧

11岁时

舅舅就带领王珮瑜入了京剧圈

这个年纪学戏有点晚

腰腿比同学硬得多

压腿的那种痛让她现在回想起来

仍浑身打颤

可这并没有成为她喜爱京剧的阻力

倔强的她坚信自己是属于京剧的

哪怕再苦

她也要在京剧这条道上走到黑

1992年

上海戏曲学院开设京剧班

王珮瑜高分通过

可刚开始没被录取

理由是建国后专业戏校不培养「反串角色」

所幸几位老师极力争取才把她留了下来

就这样

王珮瑜成了戏校唯一的女老生

15岁时

王珮瑜在兰心大戏院演《文昭关》

梅兰芳之子梅葆玖对她饰演的伍子胥赞不绝口

「你怎么唱得那么好!」

两年后王珮瑜赴京演出

同样是《文昭关》

让谭元寿先生惊呼

「这不是一个活脱脱的孟小冬吗?」

▲孟小冬的老生扮相

然而

让更多人最早认识王珮瑜的

是陈凯歌的电影《梅兰芳》

影片中

有梅兰芳与孟小冬对唱《游龙戏凤》的情节

梅葆玖先生配唱梅兰芳

而王珮瑜接到了剧组的电话:

「葆玖老师让我们来找您,

他说,当下能给孟小冬配唱的

唯有王珮瑜。

▲电影《梅兰芳》中,章子怡扮演的孟小冬

也许冥冥中,王珮瑜就是另一个孟小冬。

「第一次听到孟小冬的《搜孤救孤》,

我有一种被击中的感觉,

如果一定要说我什么时候开始爱上了京剧,

就是那一刹那吧。」

▲孟小冬和梅兰芳的合影

孟小冬是京剧著名老生余叔岩的弟子

被公认为「余派」主要传人

一名女子唱须生戏

孟小冬有不输于男人们的帝王将相气魄

而她的崛起

为女演员在京剧舞台上

争得了应有的地位


王珮瑜性格刚烈

只想「做自己」

你夸她「孟小冬第二」

她一定弹回去:

「我这一生

最大的心愿就是忠于自己

25岁那年

我不想再做孟小冬第二。

我要做王珮瑜第一

20岁

她囊括了京剧界所有比赛金奖

25岁

被上海京剧院提拔为一团副团长

「瑜老板」的名头不胫而走

京剧流派中

余派唱腔易学难精

瑜老板经过数年的钻研

已深谙其道

严谨工整的吐字

规范有矩的行腔

深显她高超的余派风范

如今的她立志于把京剧推广给年轻一代

她给自己的新定位是——

做最古老的传统艺术

最时尚的演绎者

「京剧很美

曾经是街头巷尾传唱的流行歌曲

我想让更多的人爱上她」


她到全国各地举办「清音会」

让观众90分钟读懂京剧;

她在喜马拉雅电台开节目《京剧其实很好玩》

教你京剧的正确打开方式;

她在《奇葩大会》《朗读者》

跟与大朋友 小朋友们享京剧的美好

如她所说——

有很多人是因为喜欢京剧才喜欢王珮瑜

但更多的人是因为先喜欢上了王珮瑜

进而走进了剧场,爱上了京剧。


「说实话,开始的时候,我有点儿失落。

我希望人们是因为喜欢京剧而走入剧场的,

而不是因为我。

有种你特别珍视的东西被人忽视的感觉。

后来,我想明白了。

喜欢我也好,喜欢京剧也好,

只要能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

我的努力就没白费。

在很多人眼中

老板做什么都看起来很轻松

「其实在每做一个新的尝试时,

我也会很焦虑。

但我的信念慢慢会稀释掉这些焦虑,

转化成把每场演出变更好的动力。


比如今年4月

将在上海演出的《文图会》

就会将传统京剧和相声相结合

别人会觉得「呦,瑜老板又玩儿了一个」

但只有王珮瑜自己知道

这背后的功夫用了多少


2014年「瑜音社」成立

与此同时

她的小剧场京剧和清音会

也办得如火如荼

跳出舞台

王珮瑜是精力旺盛

热爱生活的瑜老板

她的唱腔古朴隽永回味无穷

对老戏迷来说是余派年轻头牌

而平时喜欢喝茶,K歌,旅行

打扮时尚中性,清爽利落

新潮范儿十足的她

于年轻观众而言却是青春偶像

「我现在的身份是京剧演员、

传播者、教育者,身兼多职。」

可是她最在乎的,还是京剧演员。

 

虽然我穿着牛仔裤,插着兜儿,

但是我心里还是余叔岩,还是孟小冬。

为了京剧的传承

虽然什么新花样都敢玩

但王珮瑜无论如何都不忘京剧之本。

她时刻不敢松懈

不仅仍然每日苦练功夫

让京剧在保持原本的色彩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京剧之于我们的先人

如同今天的电影之于我们

是生活中平常而自然的存在

它传统古典但并非遥远清冷 束之高阁

而是用我们文化中熟识的方式

演释着符合我们价值追求的悲欢离合

京剧需要名角,但似乎更需要偶像

「清音不冷暖少年」

那些不听京剧只爱瑜老板的年轻人

甚至小朋友

追着 捧着 看着 听着自己的偶像

慢慢就会发现京剧的美妙

自然而然地成为既爱瑜老板

又爱听戏的新戏迷

还有很多像王珮瑜一样的艺术家

也在通过各自的方式

让更多的年轻人来关注这些

老一辈流传下来的文化精华

而作为古典文化的继承人

他们平生的愿望

就是希望通过他们步履不停

与时俱进的努力

将这份文化精华得以更好地留存与发展。

王珮瑜在《奇葩大会》上说过一段话

让小编十分感动

她说:

「观众们很捧场

我觉得这种捧场更多的是来自于

对中国自己的传统艺术的尊重。

只要有人用对的方式来传播

所有人都是会喜欢的。」

是的,

中国人的骨子里就有着对传统文化深沉的爱

而如今,国人的文化自信愈加坚定

意识层次也在不断提升

我想,我们可以用我们的支持

向仍坚守在道路上的艺术家们致敬

让他们知道

在传播传统艺术精粹的路上,

他们一点都不孤独。

喜欢本文的朋友们,记得转发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