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引起六届兰亭奖轩然大波的朋友圈

 cxag 2017-11-06

曹宝麟,男,汉族,1946年5月生于上海,上海嘉定人,当代中国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沧浪书社社员。 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委。

曹宝麟朋友圈原文摘录:

这次我作为评审委员是评创作的。参赛者每人三件作品,没有初评程序,第一轮就要打三百票,繁重可知。手机上交,无法知微信步数,但据告要走二万步。尽管尚未衰飒但三个小时回馈的感觉是不必讳老了。中间环节不须缕述,到最后评奖阶段,从五十七人用百分制(最好带小数点了),取十五人(金奖4银5铜6)。结果大家已知,张继以82点几夺魁。因原定90至100为金奖,于是金奖只能空缺了。总结会上陈洪武说,17评委中有4人投张90分以上,而大概有将近60%只投60-69分,即入选一档。我在其中。我在评完的小结会上已毫不隐讳地说,张继比二十年前写的还差,已走下坡路,是不够排第一资格的。我现在可说,这4个投金奖者是有感情分嫌疑的!活到这分上,我不会再怕得罪人。花甲批刘以后我确实性格大异。打90以上,我只给了徐右冰一人。他的三幅字都很传统也很精采。草书册页不谢古人。这没有什么不服气的,尽管四十还不到(我与他不熟,可说出于公心)但天分就是天分,应承认艺术的生知夙慧。他现在排在第三,在没背景的情况下已经不易!我在总结时还提到金伯兴。他以八十参赛,勇气可嘉,但是毛病是略显粗糙使狠,文雅荒率之气与谢无量比尚有间。得银奖是恰如其分的……反正下次我不会再当评委,遂能畅所欲言。曹宝林

曹宝麟微信朋友圈截图

评委合影

这不由令人深思,让人存疑!

疑问一:审美差异大?

4位评委给张继先生90分以上,而60%评委只给了张继先生70分不到,都是书坛“老大哥”一顶一的评委们,审美差异竟然如此之大?

疑问二:还是一票定乾坤?

在“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征稿启事”中有如下说明: “结合参评者历年来尤其是近三年的创作成果,着重审评其创新意识、艺术积累和对当代书坛的贡献与影响,以及在书法创作以外的书法各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和个人品德评价。”但在评奖过程中还是沿用了其他展事的评奖方法,一票定乾坤,是不是有武断“打脸”之嫌?

疑问三:评审时间推迟?

评审时间是否是最不靠谱的一届兰亭奖现在还不好说,但今年5月1日公布的征稿启事中明确说9月评审,可到头来,11(月)初才评审,哎,相差近两个月。当然,中书协工作很繁忙,但如此重大的一个评审,时间随便推迟,难免让人心里有他想!

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审现场

疑问四:历届参赛人数最少?

参与作者最少的一届兰亭奖,往届兰亭奖都有5000人左右参赛,这届只有1100人,而且里面还有不少乱涂乱画的现代画派和江湖书家,好多优秀书法家为什么不投稿?很多网友质疑这是一届最不透明、最不好的兰亭奖评审,评审结果还在公示时间内(2017年11月3—13日),已经有评委有这样的质疑,书友们又议论纷纷!希望中书协能从正面角度做出相应的回应,以解各位书友心中之惑啊

,在此感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