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连载二)

 玫瑰之阅 2017-11-06

据说,秦始皇帝陵及兵马俑坑因符合世界文化遗产评定标准的第①、③、④、⑥项的标准得以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让我们来看一看秦陵兵马俑到底具备了哪些条件。


首先,符合第一项入选标准:表现出人类创造才能和智慧的杰作。


秦始皇陵始建于公元前246年,直到秦始皇帝死后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08年才草草收工建成,其间共修建了38年,最多时动用劳动力72万人,约占当时全国男劳力的1/8。有人会问:这样巨大的工程,到底完成了哪些项目呢?


秦始皇陵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56·25平方公里。陵园外城周长6321米,南北长2188米,东西宽578米。目前在秦始皇陵园内共发现陪葬坑、陪葬墓达600多处。这些陪葬坑、陪葬墓是严格遵循一定的规划,即按照“事死如事生”的礼制营建的。陪葬坑主要有兵马俑坑、石铠甲坑、百戏俑坑、铜车马坑、马厩坑、珍禽异兽坑、动物坑、青铜水禽坑等。陪葬墓主要有公子公主墓、修陵人墓等。大型建筑遗址有寝殿、便殿、飤官遗址等。

 

 

 

青铜水禽坑出土现状

 

1961年,秦始皇陵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2年,陕西省文管会首次对秦陵园进行全面的考古勘探。43年来,考古工作者对秦陵的勘察和钻探工作始终没有停止过,尤其是在秦兵马俑发现以来的25年里,一代又一代的考古人冒酷暑,顶严寒,在陵园内外勘探发掘了数百万平方米的建筑基址,钻探出数百处的陪葬坑、陪葬墓及修陵人墓,发掘出五万多件各类文物。由此可见陵园埋藏物之丰富。

 

 

秦始皇陵园内发现的遗址、墓坑的面积都非常大,这是非常引人注目的一点。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有兵马俑坑和石铠甲坑两座陪葬坑。兵马俑三坑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最大的一号坑面积14260平方米。石铠甲坑面积达13800平方米。秦陵出土的文物的个体也都是按照原大仿制的。陶制的兵马俑是仿照真人、真马的大小制作的,体量异常高大,塑造非常真实,气势宏伟壮观,塑造精细逼真。夔纹大瓦当、花纹铺地砖、云纹瓦当、五角形下水道等不仅质地细密,纹饰精美,而且也是原大制作。青铜器物同样是超乎寻常地大,铜车马、青铜大鼎、青铜剑、青铜水禽类文物等与一般实用器物一样大,这也具备了吸引世人目光的资格。



经过多次钻探和试掘,整个陵园的结构和布局基本搞清楚了。整个陵园是由陵墓、城垣与门阙,各种陪葬坑、礼制性建筑、陪葬墓,各种附属建筑及陵邑等组成。


 

 

秦始皇陵平面示意图

 

陵墓是整个陵园的核心,由封土和地宫两部分组成。


始皇陵园的周围有内外两重南北狭长形的城垣。内城中部有道东西向的墙将其分为南、北两部;北半部又有南北向的夹墙把其分为东、西两区。外城的四周各有一门;内城的南、东、西三面各有一门,北面二门,中部的隔墙上一门,共六门。门上均有门阙建筑,其架构为门、阙组合式。


始皇陵园内的各种陪葬坑已发现180余座,其中面积在100——14000平方米的大型陪葬坑有24座。


始皇陵封土的北侧发现大型礼制性建筑三组,规模宏阔,装饰华丽,俨然是京师大型宫殿建筑的模写。


始皇陵的陪葬墓区已发现四处:一处位于封土的西北角,发现甲字型大墓一座;第二处位于内城的北部东区,发现墓葬33座;第三处位于陵园西侧的内外城垣之间,有墓葬61座;第四处位于陵园外城的东侧,有墓葬17座。


始皇陵园的附属建筑有园寺吏舍遗址、鱼池遗址。


丽邑遗址是秦陵的陵邑。


秦陵布局的突出特征是围绕着一个核心,一条轴线,内、中、外三个不同的层面展开的。一个核心,即秦始皇帝的陵冢。一条轴线,即以始皇陵的封土为中心向东、西伸展,通过内外城垣上的东、西门阙、独立双阙、司马道等构成一条东西向的轴线,整个陵园的方向为坐西面东。三个层面:内层为内城垣以内的区域,中层为内外城垣之间,外层为外城垣以外的陵域,主次非常分明。这样严谨的布局,如此精心的规划,在中国帝王陵墓中都是极为罕见的。


可以看出,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在考古工作者的手中,逐渐露出庐山真面目。这就越发显出秦始皇陵厚重、丰富的历史内涵。(未完待续)

 

来源:《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