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颜德馨:固本清源是冬令进补的原则

 为什么73 2017-11-07

早上读文章,晚上看评论。


中医书友会第1510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内经》有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选择在冬令进补,正是事半功倍的时节。颜德馨老先生从如何正确进补的角度出发,告诉我们,进补是有很多原则的,万万不可自作主张,如此反而会给健康带来危害。(编辑/居业)

固本清源是冬令进补的原则

作者/颜德馨


许多人面对市场上层出不穷的保健品,不知从何下手,有的就自作主张,自选补品。殊不知,这是目前冬令进补热浪中最大的误区。


余在临证中经常遇到这类病人,如一位乙肝患者,平时有口干、胁痛、胃呆、乏力、舌腻等症状,中医辨证是肝阴不足,湿热夹瘀,胶困脾胃。可病人自以为是“虚”,自行购服西洋参,大吃甲鱼。结果实其所实,把湿热之邪内壅,反使症状加重,肝功能异常。


还有一位高血压患者,经常头昏胸闷、神倦、嗜卧,辨证是肝阳夹痰瘀交蕴为患,病人也误以为是“虚”,购服人参,引致腹泻、呕恶、烦躁,反使症情加剧。


其实,这两个病例都是犯了“实实”之戒。可见不经医生指点而乱服补品,会给健康带来极大危害。进补必须识补,也就是说,必须认识进补的原则,即固本清源。


“本”就是指身体的本质,如“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气血流通,生命之本”,“气血不足,肝阴亏虚”等等。如果是本虚,还要进一步辨明是阴虚、阳虚,还是气虚、血虚,这样才能确定“固本”的方向。


在取得固本必备的条件后,还得探索这位病人是否还有“实”的一面,“实”的概念是指风、寒、暑、湿、燥、火以及痰浊或瘀血,包括功能性的气滞与气郁,这都是在“固本”的同时所必须“清源”的内容。


审证求因,而后定出恰如其分的健身治病大计,所以称“固本清源”,这是最最基本的进补原则,明乎之才可论补,才可正确掌握进补大法,使病家获得应有的效果。


如高血压病患者,平时有头昏、面红、口干、便秘、胸闷、胸痛等症状,中医辨证为阴虚火旺、痰瘀交搏的,宜以滋阴药补阴,以化痰祛瘀药治标,可以用西洋参、石斛等固本,而以丹参、陈皮等清源。


又如冠心病患者,平时有神疲乏力、心绞痛、脉沉细、舌淡而胖等症状,证属心阳不振,心气不足,气瘀胶结,阳虚阴凝的,宜以附子、人参温运阳气,加细辛、半夏、蒲黄化痰祛瘀,以清其源,庶为正治。


进补还有“三戒”与“三要”。


“三戒”是:不当补而补之;外感不去即予进补;虚实夹杂,不治实而治虚。犯了任何一戒都会带来相反结果。


“三要”是:要注意气血流通,气血流畅,五脏之间的元真才得通达。如前贤滑伯仁所谓:“补药中加活血药,其效倍捷。”要注意肝胃健运正常。先哲叶天士说:“胃以喜为补。”进补必赖脾胃消化,倘不及此,前功尽弃。要注意生活上的配合,不恣啖,不熬夜,不纵欲,才可事半功倍。


还有,服补药前,为防止“关门留寇”,一般应服“开路药”祛邪导滞,先清其源,再议固本,即中医所谓“邪不去,正不安”。冬令进补者必须遵从这个原则。


膏滋方是中医调整机体功能、治疗慢性疾病的一种颇具特色的进补方法,它最能体现本文所述的各个关键,医生订立膏方必须深思熟虑,三思而行,膏方也最能反映医生的水平与火候,建议慢性病人需调治者,还是延医开膏滋方最为合适。



I 

I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