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护理机器人能否在未来拯救“老龄化德国”

 自由飞翔的老虎 2017-11-07


德国是全球老龄化问题严峻程度仅次于日本的国家。生育率的长期低迷,老龄人口占比的不断提高,让养老成为德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难点。这也意味着,与解决养老问题相关的行业,将成为德国的朝阳行业。家庭中一旦有失能老人,要么专门请护工护理,要么子女就必须辞职来照顾失能老人。但是因此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比如效果不满意、成本昂贵、影响生活、患者排斥照顾等。如果有智能护理设备能够帮助照顾老人,比如护理机器人,那么很多问题都可以得到改善。


Roboland研发家庭护理机器人

机器人要如何走进家庭,帮助家属照顾老年痴呆症患者呢?Roboland项目研究小组正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该项目也得到了联邦研究部门的支持。


▲Roboland项目团队与远程控制机器人,  CeBIT展会BMBF展台


德国的人均寿命正在延长。随着预期寿命的增加,由于年老引起的疾病也在增加,比如老年痴呆症。尤其是农村地区,就更需要这项技术。因为年轻人外出务工,护士短缺,而空巢老人的数量还在不断增长,所以情况变得不是很乐观,他们亟待得到照顾。考虑到这些因素,Fulda高校的Roboland与Bonn-Rhein-Sieg联合推出家庭护理机器人研究项目,使老年痴呆患者在家里可以得到贴心的照顾。


1

显示屏与麦克风设备

研究项目的重心放在机器人的远程控制上,将自动操控与远程操控相结合,机器配备了显示屏、麦克风与摄像头,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视频传输实时了解患者状况。在 Helma M. Bleses(Fulda高校)与Erwin Praßler (Bonn-Rhein Sieg高校) 的带领下,项目首先在黑森州两个发展落后的地区进行实验,以期验证护理机器人在老年痴呆患者与护理人员中是否适用,并找出在哪些条件下是可行的,在哪些条件下是不可行的。开发护理机器人的目的是实现其自主、流动与社会参与的功能,除此之外还要对机器人系统进行研究,测试机器人可以为护理人员减轻多少压力。


2

护理人员的参与

研究项目将不同阶段的老年痴呆患者、专业与非专业的护理人员相结合,比如护理服务者与医生。在四个相互协调的实验区中会对机器人进行家庭范围的实验。基于获得的数据信息再对技术进行完善、使其能适应患者与护理人员。



3

联邦研究部门的支持


▲支持该项目研究的组织部门


联邦教育与研究部门在“职业高校研究”项目促进路线“SILQUA-FH”的框架下对该项目投入了约80万欧元的资金。



以更经济的方式照顾老人——护理机器人

在高度老龄化的国家里,尤其是日本这样的国家,对老人的护理需求一向非常高,因此各大企业都投入精力开发能够节省人力物力的技术来帮助照顾老人,其中护理机器人便是项目重点。在Roboland项目之前早已有各种各样的护理机器人被开发出来。


▲法国一家养老院的机器人,图片来源:


目前德国的护理需求在急剧增加,而与之相应的问题是:每个病患能分配到的护理人员也越来越少。现代科技可以解决这样的一种困境,当然这需要德国人给予机器人充分的信任。

 

目前没有一个地方像日本那样,人口结构变化如此之快,在日本已有了能将病人从床上轻易抱起的护理机器人。三洋电机公司(Sanyo)早在十年前就致力于研发全自动洗澡机器并投入市场:老人只需进入一个卵形容器内,卵形容器内置泡沫喷嘴与水喷嘴。这样的洗澡机器能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清洁身体。

 

虽然这项具备人体清洁功能的机器已经能够使用,但是老人们并不愿意接受,加上约4.5万欧元的昂贵价格,大部分的护理机构并不愿意购入机器,更不用说用于私人了。


预计2050年约有4500万的护理需求人数

反观德国,德国应该如何应对人口结构变化的挑战呢?每当提及这个问题,德国护理行业都会向日本看齐。根据联邦统计局的数据,到2050年德国的护理需求人数将会从2600万上升到4500万。德国所面临的挑战与亚洲地区的相似:护理人员数量不断减少,需要得到照顾的老人数量却在不断上升。

 

不仅仅是人员问题,对患者的资金投入也是重点——未来可用于满足更多护理需求的关爱基金。基金会每个月支付给一家护理需求极高的疗养机构1550欧。现在基金会只能使劲浑身解数从各个方面节省开支。日本针对德国的护理需求开始了又一项有关护理技术的项目:松下电器公司(Panasonic)13年前就在日本大阪建立了一座高科技疗养院,可以实时监测居住者的状况。比如厕所马桶座,如果有人在马桶座上停留时间非常久,警报就会响起;带有运动传感器的项链能监测患者是否要离开疗养院。但是刚开始时候也困难重重,尽管技术上尽量考虑满足患者需求,但是有些还是不为患者所接受,比如防逃跑项链最后就被取消了。

 

从这个例子可以知道,为何德国不考虑将这类技术推广到养老院或者有护理需求的住户中去。根据德国松下电器的负责人所说,德国人目前还没有准备好接受机器人辅助他们日常的洗漱、饮食或者活动。


▲2006年日本研发的护理机器人:重达100kg的护理机器人可撑起一个人的体重,图片来源:


因此欧洲的企业至今没有打算去开发这个市场。除此之外,德国对老人的护理没有像日本那样压力巨大——欧洲地区在缺乏护理人员的时候,可以从东欧频繁引入相关工作人员,甚至有一部分是从亚洲过去的。但是在日本基本没有这种移民文化。

 

尽管如此,德国的企业也顶着压力,通过慢慢开发护理机器人以及电动防盗系统,来支持护理技术的发展。Bernd Tews(联邦私人社会服务协会的负责人,患者护理服务权益的代表人)说:“首先所谓的辅助改善周边生活环境方案(Ambient Assisted Living-Konzepte)

技术已经开始发展起来并且得到了成功的应用。这是一项装配在住房里的技术,目的是为住户的日常生活提供支持。”


系统服务普遍昂贵

他解释道,在这种技术帮助下,护理并没有被机器代替,这些技术只是通过支持与减轻压力的方式来帮助护理人员。比如用于洗澡的智能液流系统可以在老年痴呆症的早期患者离开浴室后自动关闭;紧急呼叫中心和烟雾报警器、运动传感器合并联网,当住户摔倒时,相应的信息就会传送给护理人员。

 

Tews说:“尽管有些技术系统已经投入市场,但是还没有在私人住宅推广开,因为对于大部分住户来说,购置成本太高。”

 

联邦研究部门资助了一系列的科研项目,使得在私人住宅内传感器可以独立自主地运行。其中的一项项目叫“守护神”,目前正在巴符州的罗特林根地区进行实验。


可传输信息到手机的家庭紧急呼叫系统

Bruderhaus Diakonie项目协调员Barbara Steiner说:“通过一个需求软件的结合,我们能为每一个参与者提供私人住宅区的技术定制包裹,然后由我们去协调元件装配的供应商”。

 

技术定制包裹包含家庭紧急呼叫系统,其他部分是根据用户需求所包括在内的软硬件,比如自动快门控制、跌倒检测器、洗衣机、洗碗机或门光栅传感器。当家属离开的时候,可以通过手机接收家里老年痴呆症患者的信息。Steiner说:“目前该项目只用于福利疗养院,下一步将推广到私人住宅中去。”


KUKA正在计划研发服务机器人


尽管德国人对于在护理过程中运用太多的技术仍有排斥,但是德国在一两代人的时间内也会用得上护理机器人。例如,Darmstadt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在筹划一个机器人研究项目,并得到了诸如ABB与博世等机械制造商的大力支持。他们预测,机器人能在未来老年人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时帮助他们。这样的机器人应该要能够感觉到使用者的需求并提供相应的帮助。

 

此外,工业机器人制造商KUKA也开始将眼光转向这个市场。公司宣布从2015年年初开始,在短短几年内将研发出这样的机器人并销售给各大疗养院与医疗机构。但是公司也表示不会让机器人过度渗透人们的生活,仅仅是作为“服务机器人”,做一些减轻压力的工作,比如食物盘子的分配、整理等,这样一来,护理人员就有更多的时间关注患者本身的状况,及时应对突发危机。


Giraff 护理机器人


▲在部分国家,Giraff机器人已经投入使用


护理机器人“Giraff”可以使老人的家庭护理变得更简便。2017年1月27日,这个机器人的发明者Stephen von Rump在明斯特的健康会议上通过视频介绍了“Giraff”。它体积很小,结构紧凑,因为有长长的支架,所以取名“Giraff”(长颈鹿)。在支架上是一个可以进行互动的平板计算机。通过机器人可以实现护理人员与老人的交互,了解老人的健康状况,机器人同时可以自动进行记录。


Care-O-bot 4服务机器人


▲弗劳恩霍夫研究所(Fraunhofer)的Care-O-bot 4服务机器人


弗劳恩霍夫研究所(Fraunhofer)的Care-O-bot 4服务机器人可以运用到家庭、服务业、工业领域,目前已开发到第四代。


1

家庭

Care-O-bot 4是移动机器人助手,可以用于在日常生活中支持人类的产品。 它可以用于各种家庭任务,例如提供食物和饮料,协助烹饪或清洁。




2

服务业

机器人还可以应用于家庭以外的各种服务:协助医疗机构的病患和医护人员,在餐馆提供订单,在酒店或娱乐场所提供接待和客房服务。


3

工业

Care-O-bot 4也适用于工业领域,例如仓库中的采购和调试或制造环境中机器的装载和卸载。,也可用于运输任务。


护理机器人技术


来源:naturevideo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