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犇驰牛杂老师傅话你知 怎样才算地道港式牛杂

 snoopy168 2017-11-07

民间智慧就是物尽其用,化腐朽为神奇——将最寻常不过的食材化为美食,既惜物,又能满足口腹之欲。

牛杂就是其一,这是很特色的香港美食,除了香港,想不到有哪个地方的人懂得将牛杂煮得如斯美味。

在中国,传统上,牛是耕耘工具,很少养来食用,此或是牛馔(zhuan)不普遍的原因。香港是商港,据说最早用来烹牛腩、牛杂的牛都来自暹罗(今泰国);故香港饮食,不受农业社会条件局限,牛馔就是特色之一。

上世纪末,每条街几乎有手推车的牛杂档,Chok、Chok、Chok,档主拿着较剪,将牛杂剪件,用竹签笃起来交到顾客手上……此情此景,都成绝响,街头饮食文化的消失,叫人唏嘘。

大牌档亦所余无几,而以卖牛杂历史至久者,无过于犇驰牛杂——开业三十年以上。

为了让牛杂小吃这种传统美食走出香港,犇驰牛杂的创始人关伯,在简化烹饪流程的同时,通过秘制酱料弥补牛杂的不足。这样既可以让牛杂小吃的味道走得更远,同时尽可能的保持它的风味。

一碗牛杂面,一般有牛肺、牛肚、小肠、大肠,这是基本配置;惟老饕懂得,还有些特殊稀有部位可以另叫,好像脆喉、沙瓜(胃)、腩青(牛腩底下一片薄肉),口感各有特色。这些特殊稀有部位,由于数量少,口味小众,但如果你到犇驰牛杂,也能够找到。

牛杂又分上杂和下杂,以上所提,也即粉面档所卖,是下杂;而牛百叶、牛肝、牛相连等,是为上杂,归街市的牛肉档售卖;清清楚楚,不相混淆。至于「牛波子」(睾丸)物归何处,就说不清楚了。

一碗便宜的牛杂粉,能吃到好几个不同内脏部位,口感丰富得很,是香港饮食文化之光。

每天早上六时,犇驰牛杂的法叔便坐镇铺后厨房,先解冻,再飞水。犇驰牛杂出名品种齐全,较少见的脆骨、双连都有,味道浓淡相宜。配牛骨汤底,牛杂焖得入味,软熟恰到好处,吸尽杂汁,鲜味得很。

(东方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