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容易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的疾病之二:臀上皮神经卡压(1)

 herngwu 2017-11-07

臀上皮神经卡压在临床上,远远比股外侧皮神经卡压更为常见。我没有做过数据统计,但是从门诊感受来看,每三个怀疑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至少有一个其实是臀上皮神经卡压引起的疼痛。

来看看臀上皮神经卡压的临床症状:

(1) 大多数有腰部或臀部扭伤的情况,或者局部着凉后发病。

(2) 腰臀部疼痛可以很剧烈,严重到一点不敢活动的程度,可呈刺痛、酸痛或撕裂样疼痛。

(3) 疼痛放射到大腿后方,这一点很像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引起的坐骨神经痛。

(4) 臀部和大腿后方的皮肤感觉障碍。

怎么样,是不是很像腰椎间盘突出?


但是仔细查一下体,还是会发现臀上皮神经卡压的特殊之处:

(1) 疼痛,放射痛和麻木都是局限在腘窝以上,极少极少会超过膝关节水平。

(2) 压痛点位于髂后上棘外下方,或髂嵴中点下方3~4cm,压痛点深部有时可触及条索状隆起的肌束,慢性患者可有臀部肌肉萎缩。

(3)腰部肌肉紧张、痉挛,腰部前屈后伸各方向活动明细受限。

(4)影像学检查显示的突出情况和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不匹配。

为什么臀上皮神经卡压会有这些症状呢?我们可以从臀上皮神经的解剖上了解一下。

臀上皮神经由腰1-3脊神经后支构成。胸11-12和常常会出现椎间盘突出的腰4-5部位的脊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并不参与其组成。神经从起始到终止,大部走行在软组织中。在腰神经穿椎间孔处,将其行走过程分为四段,在四段中有六个固定点

第一段从椎间孔发出后穿骨纤维孔,再沿肋骨或横突的背面和上面走行称“骨表段”,在横突上被纤维束固定,称“横突点”。

第二段走行于骶棘肌内称为“肌内段”,向下向外,并与第一段成钝角。将进入骶棘肌处称为“入肌点”。

第三段走行于腰背筋膜浅层深面,称为“筋膜下段”,向下向内走行,与第二段也构成钝角,在走出骶棘肌处为“出肌点”。

第四段为走出深筋膜并穿行于皮浅筋膜层,称“出筋膜点”。皮下段跨越髂嵴进入臀部,又称“入臀点”。

臀上皮神经的走行中要经过上述六个点,临床上对臀上皮神经的定位和治疗,可从这六个点找寻诊断和处理部位。我们在门诊看到的,大部分是“入臀点”的卡压。

从图上可以看出,入臀点部位的神经走向,很接近坐骨神经,因此临床症状上类似坐骨神经痛就并不奇怪了。但是由于皮神经的走向范围较小,所以引起疼痛的范围几乎不会超过膝关节。

在下一篇里,将详细介绍臀上皮神经卡压的诊断要点和治疗措施,请继续关注。



关注骨科疾病,关注脊柱健康,请点击题目下方蓝色字体关注公共号 脊柱在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