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6类公职人员进入国家监察范围

 中单元东户 2017-11-07

公职岗位,人人羡慕铁饭碗。工资不高、副业收入倒是挺让人垂涎。出现的情况就是,公职职员一遍吐槽自己工资待遇低,但备考的公职岗位的小伙伴逐年递增,国考、省考堪比高考。不过今天之后,你们内心可能就要冷一截啦!公职6类人将进入国家监察,稍有问题,下场你是知道的?

有的小伙伴或许会觉得我危言耸听,制造混乱!这我可要反驳一下何为监察!监察(jiān chá),汉语词语,是用于对机关或工作人员的监督(督促)考察及检举。看完解析,你还会觉得我夸大其词?与其质疑我,还不如好好想想接下来该如何是好吧!进入监察范围不仅仅是公务员与事业单位,而是以下6人公职人员:

第一,国家公务员法所规定的国家公职人员;

第二,由法律授权,或者由政府委托来行使公共事务职权的公务人员;

第三,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

第四,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体育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

第五,群众自治组织中的管理人员;

第六,其他依法行使公共职务的人员。

这不是恐慌,已经有省份开始执行了。山西省将原由公安机关管辖的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行贿受贿、失职渎职以及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人员贪污贿赂、职务侵占等罪名调整为监委管辖;浙江省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委派到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纳入监察范围。

莫非公职岗位,以后就不具备竞争力度?公职岗相对企事业单位来说,福利待遇和各类保障应该都是没得说。公职岗监管力度越来越大,不是代表着越来越公平?对各位同仁都是好事一件。有成为公职愿望的小伙伴,不要犹豫,不要担心,好好努力,你的收入还会低?又何必冒险搞什么副收入!!!加油吧,相信自己,一切皆有可能。

来自:广东中公事业单位2017-11-06

公务员面试难胜出,外因在哪?

一、细节不注意,失分点多

这是考生在面试现场最大的通病,最容易出现的问题。虽然大家都知道“细节决定成败”的重要性,然而因这个原因得分低的考生不在少数!究其原因,其一是考生无意识注意,其二是很多考生不知细节在何处。

面试的过程是一个整体呈现的过程,是考官对考生的整体行为观察与要素测评的过程。考生在面试现场表现的方方面面都可能影响考官对考生的判定,都会影响最终的得分。在实际过程中,主要以下细节表现不足:

症状一:形象举止随意,不注意面试现场表现

部分考生面试穿着随意也很影响得分,缺乏职业尊重意识。也有部分考生在面试现场行为动作随意,有些动作显得不尊重考官,引起考官们的反感,入座或离席随意,少数时候动作不当或过频,缺乏礼貌注意。

中公教育专家建议:面试注意穿着正式,礼仪得当,在整体表现中,注意自己的行为动作,要庄重得体,成熟稳重。

症状二:语言表达缺乏渲染力,难以引起考官的重视

众多考生在面试时因胆怯或紧张,说话声音声调过低,或语言表达缺乏感情投入,或语言表达单调、缺乏层次与强调感,难以引起引起考官们注意,整体作答下来,或平静如水,或休整像是走个过场,面试得分自然高不上去。

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需适当提高音调,加强感情投入,道真情,做真人,注意要点的强调与表达的层次感,平进加强训练,学会在面试现场引导考官的情绪。

症状三:答题过渡随意,表达缺乏完整呈现

许多考生在面试答题时,在开始答题与结尾缺乏对考官们的特别提示,面试为答而答,在答题的承接细节中未注意,整体过渡不自然,结尾也不自然,甚至现场出现尴尬状况。

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在答题前学会适当提示,如适当提高声调,或加一些称呼语等,引导考官听自己作答,在连续答题时,注意过渡句的表达,在结局时提醒考官答题结束,学会引导考官整体注意。

二、过程不自然,表现欠佳

这是考生在面试现场窘态的表现,如眼神不自然或不屑,表情不自然或夸奖,行为动作不自然或过度等,此类问题在面试现场让考生失分严重,甚至让考官哭笑不得!

考生要知道,除了思维能力考查外,面试的现场表现也是测评重点之一,如应变能力、自我情绪控制、举止仪表等也作为专门的测评要素考查。在面试的整体过程表现中,主要有以下三方面表现不足:

症状一:眼神无交流,缺乏整体互动感

众多考生在面试现场表现为:眼神眨眼过多,过度依赖题本或笔记,眼神走移,不注意与面试官交流,整体作答为答而答,过程表现平平,难于引起考官们的重视,缺乏互动感。

中公教育专家建议:面试答题是细节表现,需要与考官交流,要有互动感,考生要加强与考官的全体性与整体性眼神交流。

症状二:表情呆滞或不自然,整场表现不协调

许多考生在面试现场表现过于紧张,表情严肃甚至呆滞;部分考生对面试细节缺乏重视,甚至表现不屑,引起考官们不满。当然,也有部分考生在答题时,因为压力过大的原因,现场情绪失控,导致现场尴尬。

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平时应加强模拟训练,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正,特别是自己的整体表情自然表现需要注意,增强临场的应变能力,与考官形成良好的互动。

症状三:开头与结尾句固定化,整体衔接不自然

许多考生把面试当作是答题,认为面试的语言表述应该有固定性表达或专业性语言呈现,需要体现高度的理论素养,在开始与结尾时都使用固定化表述,让考官整体观察下来,像是一个“作答机器”、程序化一样。经常出现自始至终的如“考生思考完毕,考生开始答题”、“下面考生来答题”……孰不知,这是缺乏灵活能力的体现,与考官难于形成互动。

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应体现整体的灵活性,除思维灵活反应外,还应注意语言表达的灵活,做到整体的自然呈现与美感,让考官得到更好的身心感受。

三、答题不切题,不知所云

当前,众多地方或岗位采取听题形式进行。即考官读题,考生听题,现场提供草稿纸和笔。这增加了考试的难度,很多考生因为备考缺乏针对性的模拟训练,结果现场出现考生听不懂考官读题,部分考生让考官多次重复读题,答题时部分或完成背离题意,甚至不知所云,这也是很常见的问题。

症状一:听题不明白,缺乏理解能力

这部分考生因平时缺乏听题模拟训练,在现场高压力状态下,听不懂考官读题。在答题时,分析不准,答题方向偏离,甚至答非所问,未能清楚理解题意要求与题的提问要求,对试题准确理解,缺乏理解能力。

症状二:未注意关键词,作答不全面

由于部分考生在平时训练时,不注意针对性解决问题,未能在听题时精准理解关键词,对关键信息抓取不全,答题时关键点遗漏,答题要点不全面,未能对题做出全面的分析与作答。

症状三:过度语句表述不当,精准表达不准

在面试时,很多考生因为缺乏针对性训练与专门指导,在面试时无意识答题现场非常常见,特别缺乏灵活性,甚至考生整体都是套路化表达,如每一题开头都是“下面我来谈谈对此题的看法”、“考生开始答题”……

建议:考生应特别注意每一题开篇陈达,注意切题性,引起考官的共鸣。注意试题要求,问看法谈看法,问对策谈解决措施,问什么答什么,作答要做到“直接精准有条理有深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