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 养狗知识大全!(超完整版九)

 水木年华138 2017-11-07

幼龄犬的饲养事项

幼龄时期是生长发育的主要阶段,身体增长迅速,因而必须供给充足的营养。一般出生头后头三个月主要增长躯体和体重,4-6个月主要是增加体长,7个月后主要长体高。因此,应按不同的发育阶段,补充不同的营养。

3个月内的幼犬每天至少喂4次,少添勤喂可使犬总有不饱之感,不至于厌倦、挑食。4-6月龄的幼犬,食量增大体重增加很快,每日所需饲料量也随之增多,每天至少喂3次,6月后,每天喂2次即可。

  有些人认为,如给犬全部喂肉类,可使犬长得健壮,其实这是错误的做法。全吃肉类不仅不能使犬健壮,反而因消化不良,难以吸收而使多数犬发生腹泻。肉类中蛋白质虽多,但维生素A/D/E和碘较少,同时肉类中钙少磷多,长期吃肉,易造成幼犬体内因钙、磷比例失调而骨骼形成障碍,易于断裂或出现跛行,对大型

  犬等更不宜过早喂以多量肉类,否则可能引起前肢弯曲。

  幼犬的饲养中,水是绝对不可少的东西,应经常放一盆清水于固定的场所,以便它在吃食及运动前后任意饮用。

  幼犬的饲养中应补充钙粉和维生素,这对牙齿和骨骼的生长都是必需的。每是应有适当量的室外运动,经过紫外线的照射,便于钙质的吸收。

  在饲养幼犬管理上,要特别防止少数幼犬霸食暴食,每日的食量应随犬的大小而定,不宜喂得过饱,以七八成饱为最好。另外,由于幼犬胃肠道尚在发育过程中,更应该注意卫生,以防发生胃肠病。

狗咬人原因多

无论你是否有饲养狗只,又或者你是否喜欢狗这种动物,你都一定会有一个疑问,就是狗为什么会咬人?有时甚至连主人也不放过,但当你在责怪狗儿的同时,你不妨先想想你对它们的管理及认识是否足够。

  事实上,除了少数狗会主动攻击人外,多数造成狗咬伤人的事件真正原因都是因为人类对狗的行为与心理缺乏认识,无意中触怒狗只才遭咬伤。所以,其实狗很少会主动攻击人类的。

狗不喜欢被人拍头

  喜爱狗的人,第一眼见到可爱的狗,都会主动上前拍拍它的头。跟它SayHi。但是,人和狗始终是两种动物,我们不能套用人类的沟通方式加诸于狗只身上。因为它们其实并不喜欢被陌生人拍打它的头的,这个动作会令它们以为你想支配它,而先发制人袭击你。

狗咬人情绪发泄

  狗其实有相当程度的理性,咬或不咬,它们会先做判断,不会随便乱咬,对于它们来说咬人或咬狗一定是有原因的,而且,通常都是环境影响它们做出这样的行为,例如小孩无故拍打、故意挑恤狗只,使它们感到不安全,咬便成为它们发泄情绪的途径。

无声狗咬死人

  很多人有一种错觉以为只有样子凶猛的狗或者流浪狗才会咬人,事实并非如此,样子驯良的狗要凶恶起来,也不逊于大狗。

  所谓“无声狗咬死人”就是这个意思。它们只是采取“守”的攻势,想你走开,但若你还是冥顽不灵,继续跟它对峙的话,令它感到无路可走时,便会扑前咬你。

狗只心事多

  据一些研究动物的专家指出,长期饱受寒风、饥饿的流浪狗,由于身心的发展不平衡,一般都比较怕人,如果咬人,通常都是出于自卫的作用,而不是恶意的。

  此外,无论是流浪狗与家庭饲养的狗,它们本身都是一头有天性、有兽性的动物,而且本性向往自由。即使主人多么的疼爱它,给它最好的狗、最舒适的环境生活,在它们心中,也无法代替自然世界的美好。久而久之,它们长期受到压力,动不动就会咬人,以发泄心中的抑压。

婴儿易糟殃

  常听人说:“我家的狗很乖、很温驯,它也很会照顾我的孩子,从不袭击他的。”其实这个说法并非必然的。每种狗的个性也不同,有些狗天生敏感,当它们看见一个在蠕动、啼哭或在睡觉的婴儿,看起来像一只小动物多于人时,也许会触发狗做出攻击性的反应,所以千万不要让婴儿和小孩跟狗儿单独在一起。

“我”家的狗不咬人

  有时为了令别人减轻对你的狗儿的恐惧,想念你也曾对人说过:“我家的狗不会咬人,它很驯。”还以为自己是最了解狗儿的人,其实连最基本的狗知识都不知道。世事是无绝对的,即使最驯良的狗,有谁可以保证它不会到处咬人,当狗儿发起兽性来,可能身为主人的你也制止不了。

人类惹的祸

说起来,导致狗只到处咬人,都是人类自私惹的祸。若不是狗主没有好好照顾它,任它四处流落,或随便遗弃它们,令它们身心受挫,从而增加对人类的抗拒和畏惧,才会伤害人。其实狗来到这个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生活,本身也很无奈,还要迫它学习和适应一切人类的习惯,始终困难。因为它始终是一只狗,不是人,是有兽性的狗。

  谈到这里,可能吓怕了你,以后见到狗也避之则吉,但暂且放下你们的尤虑,只要你继续收看以下的文章,你便可掌握防止被狗咬的方法了。

犬疫苗因何失效?

有些狗狗注射疫苗后,还是染上了本应在免疫范围内的疾病。心疼的主人不禁要问:“疫苗也不保险吗?”有人甚至因此后悔带狗狗注射疫苗,产生各种错误的猜测。

  大量研究和临床应用结果证明,注射疫苗的确是预防狗狗传染病的好办法。但是,疫苗的保护率为90%~95%,并非百分之百的绝对保险。影响疫苗效果的因素很多,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疫苗的保护作用。

  一. 抗体不足。注射疫苗后能否预防疾病,取决于疫苗能否刺激狗狗产生抗体,以及抗体的多少(用滴度表示)。一般认为,血清抗体滴度大于每毫升10个国际单位时,才能预防传染病。约有30%的狗注射疫苗1个月后出现抗体,完成全程注射1个月后,抗体达到最高水平。因此,在完成全部注射前,抗体未产生或滴度比较低时,仍有感染疾病的可能。在这段时间里,狗狗们仍须得到其他密切的预防措施。

据研究,狗狗对疫苗产生抗体滴度的高低可分为四组:

1.无反应组,约占注射数的5%。狗狗对疫苗无反应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遗传因素。注射疫苗产生抗体的能力是由Ⅱ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控制的,属于显性遗传。

2.低反应组。注射疫苗后产生血清抗体的滴度小于每毫升10个国际单位的,约占注射数的10%。这与遗传、年龄大、肥胖、免疫抑制、免疫耐受等因素有关。

3.中反应组。注射疫苗后产生血清抗体的滴度为每毫升10~100个国际单位的,约占注射数的65%。4.高反应组。血清抗体滴度大于每毫升100个国际单位的,约占注射数的20%。无反应组和低反应组的狗狗仍有可能在注射疫苗后得传染病。

  二. 已经感染病毒。即使注射疫苗前给狗狗做了检查,各项指标正常,仍有可能因处于发病的潜伏期而检查不出来。疫苗产生的抗体只对血液中的病毒有效,对已经进入细胞的病毒无效。所以,如果注射疫苗前已经感染了病毒,则注射疫苗无效。

  三. 保存不当。疫苗不宜冰冻,冰冻可破坏其结构。37℃保存不宜超过1个月,4℃保存不宜超过1年。保存时间过长,免疫效果会降低。家用冰箱冷藏室保存即可。

  四. 使用不当。疫苗不宜在臀部注射。臀部脂肪组织多,免疫活性细胞少,注射后产生的抗体滴度低,抗体下降速度快。

  五. 病毒的变异。即使注射疫苗产生了高滴度的抗体,少数狗狗仍有得病的可能。这是因为病毒可以发生变异,而现有的疫苗是针对正常病毒。如果病毒表面抗原发生了突变,注射疫苗的狗狗不幸感染了这种变异病毒,就仍有可能得病。

  六. 健康状况不佳--例如寄生虫未清除干净、有高烧等,造成免疫失败。

  七. 注射时机不对--多半是太早,在移行抗体还很多时注射,一部分抗原就被抵消掉,当然能产生的功能就大打折扣。或未遵照医师嘱咐补强一一超过一年以上仍未追加,当然仍有可能感染,因为疫苗效果只能维持一年。

  八. 个别犬只本身的免疫系统不健全

  九. 有其它正在使用某些药物时

无疑地,免疫是狗狗健康的基本保证,也是每个狗主的基本义务。既不该认为打了疫苗就万事大吉,更不该因为免疫后还是得了传染病,就干脆不给狗打疫苗。完成疫苗后应进行全套检查。如没有产生抗体,还应重新接种疫苗。为了提高免疫成功的几率,有些专家认为,补充锌、IL-2或胸腺素有可能增加抗体滴度,不妨一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