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暗香浮动月黄昏

 月满西楼057 2017-11-08

《山园小梅》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林逋笔下的寒梅,清冷优雅,独枝凛然。倘若再多一点点安静,便像极了林语堂笔下的曼娘。

 

曼娘是水墨画里走出的古典美人,睫毛美,微笑美,整齐如编贝的牙齿美,长相美。

 

曼娘有着一个学究老父亲,从小接受着三从四德的教育,美貌和德行兼具,精于刺绣烹调,能读会写却不耽溺于词章。她是旧式社会的女子,却随着时代的大潮跨到了近代社会,所以民国初年的她,如古董一般精致冷艳。

 

姚木兰在曾家居住时第一次见到曼娘,就喜欢她的安静美丽。那时的曼娘,十四岁。

 

她会因为学堂里平亚弟弟的一句调侃语红了脸颊,会因为家里大人一句将来要嫁给平亚而羞愧得低头不语,甚至对于木兰说以后想要做个男子而瞪大眼睛惊诧不已。

 

她那样柔弱,甚至不敢动虫子和蝴蝶。平亚斗蛐蛐时输掉了,那只大蛐蛐受了重伤,她就难过不已。

 

十四岁和木兰在曾家一起居住的日子可能是她这辈子最快乐的时光了。

 

封建礼教使得两个互相倾慕的人越来越远。

 

我还记得那一幕,曼娘父亲去世,平亚作为未婚夫前去守灵。曼娘将木兰送她的小玉坠儿递给他看,他趁机攥住了她的手,她心里欢喜,却还是挣脱了。

 

说了一句,一辈子还长着呢。

 

丧事完毕,两个人分离。再相见时,平亚已身染重疾,所剩时日寥寥无几。而她,以冲喜这样的缘由草草嫁了他,但终究没能挽回他的生命。那一年,她十八岁。

 

问她你愿意吗?她点点头。

 

病重之际她去探望他,迈着步子走进花格子的走廊和小门,那一瞬间,她想,她再也走不出来了。

 

是的,这一迈,就是一辈子。

 

曼娘的少女时代就像寒冬腊月盛放的梅花,生在苍劲曲折的枝头上,在冬末春初的寒冷中开放,无绿叶为陪衬,无其他鲜花为伴侣,命中注定幽峭隐退,孤芳自赏;在桃李及其他春花初开之时,她在苍老挺硬的枝丫上已度过了梦幻的韶华。

 

我读这段话时,内心其实不愿意他这样写,把曼娘比作梅花是何等悲凄。有时觉得生命唯有相互影响着才会更有意义,哪怕不去争艳只是静静陪着就好,至少不是那么寂寥。

 

别人十八岁韶韶的年华,她就已经关进了深宅大院。

 

她将永远一辈子住在平亚去世的小房子里,那个房子是什么样的呢?封建社会里,倘若一个人将要死了,那么为了避免那些污秽,就将他安置在偏僻无人的小院落里照顾。

 

她吃长斋,绣佛像,梳妆盒里的珠宝首饰再也没有拿出来,衣服再也没有穿过艳丽的,永远都是素色。

 

可是她却正处在一个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代,西洋文化传播,近代思想涌入,剪辫放足。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千百年来中国面貌一新的时代。

 

木兰外出游玩,想要带着曼娘,曾家人有意无意说道,不要老是带着你嫂子出去,万一她心性不定。

 

木兰带她去看电影,西洋电影里有亲吻和搂抱的场景,他们说,伤风败俗。可是他们自己去看了,但是为了维护曾家的名声,为了在韶华里落定曼娘的心性,他们将她圈养在那个深深的院子里。

 

曾先生不许她看《新青年》,不许她接触一切的新思想。

 

曼娘从未想过要反抗。

 

她只是安静地说道,我也是不爱那些地方的。

 

曼娘拥有了一个养子,与她在漫长的守寡岁月里相伴。

 

也算是余下生涯的唯一寄托。

 

这样度过了大半生,民国二十一年,大概曼娘已经四十多岁,新时代的舞会登上历史舞台,他们允许她去参加了。因为她们认为她已经过了青春诱惑的年纪。

 

抗日战争爆发,曼娘带着儿子,儿媳和小孙子躲到乡下,但终究没能幸免。日本兵冲进院门的时候,曼娘就上吊自缢了。

 

儿子阿瑄回来时,看见曼娘的身体用绳子吊在窗子附近,衣裳脱了一部分,凌乱不堪。

 

至此,曼娘一生结束,一生都守护的东西在最后却以这样的结果告终。

 

原文写曼娘的一生,说道,曼娘以她的处子之身,在爱情的神坛上郑重祭奠。

 

冰冷,无奈。

 

别人是封建时代的贞节祭品,她不一样,她已经一脚迈进新时代了,但终究还没有缓过神来就倒下来了。

 

民国时代的她,像一件精致的古董,远远地放着,看着,很多人看似好心地操心着,但抗日战争时刻,却一下子被摔碎了。

 

从曼娘的情形来看,我们倒易于相信有爱情与痛苦的一生,究竟是值得的。

这是原文的一句话,很早就出现了,早到曼娘刚刚出场它就出现了。

 

也许,没有那个所谓十四岁爱情的牵绊,她就不会那么痛苦了呢?

 

又或者,根本就不是爱情。

 

反抗终究也显得多余。

 

梅花始终在寒冷的冬季绽放,但人不一定能熬过冬天,因为有人从未觉得她是在经历冬天,也许这样也好,不知道不痛苦,也不觉得这是个悲剧。

 

——林语堂《京华烟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