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不愿提的耻辱,若非此人收复60万领土,华夏文明或将亡于唐朝

 斯郎曲培卓拥 2017-11-08

每当我们聊起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最为强盛时,相信在每个人的中心,前三名都一定会有唐朝的位置,小编个人的排名是汉第一,秦第二,唐第三。其实很多人提起唐朝就想到一片繁荣的景象,那是因为我们选择性的避开了唐朝的一些黑历史,那是安史之乱之后的另一场浩劫,华夏文明都差点毁于一旦,但此时出现了一位英雄人物,因为历史书上很少提及这个耻辱,所以这位英雄也被埋没了,他就是张议潮。

唐朝不愿提的耻辱,若非此人收复60万领土,华夏文明或将亡于唐朝

这场关于华夏文明的浩劫被称作“河湟之耻”,河指的自然就是黄河,湟则是湟水,也就是如今的甘肃、青海一代,又被叫做陇右之地,别看如今的甘肃、青海不太富裕,在古代这里可是有着“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的美誉。

如此富裕的一块地方,那自然也是被各民族政权都看在眼里的,无人不想将之收入囊中。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影响巨大,花了差不多十五年,唐朝才缓过这口气,不过就在此时,吐蕃开始挑事了,他们就想要这河西走廊一带。

唐朝不愿提的耻辱,若非此人收复60万领土,华夏文明或将亡于唐朝

关于这段历史的记载,史学家黄仁宇曾在书中略有描述:“事实上安禄山叛变以后,黄河上游以西永远被吐蕃占领。787年唐朝与吐蕃决裂后,吐蕃俘虏了一万中国人当努力,不少人跳崖自杀,有的甚至当场哭晕。”然而这还只是极小一部分的受灾的人民,据史料记载称当时唐朝有百万人死于吐蕃的屠杀,他们大多数都百姓。

在《新唐书 吐蕃传》中也有记载:“州人皆胡服臣虏,每岁时祀父祖,衣中国之服,号恸而藏之。”也就是说,吐蕃俘虏了唐朝百姓后,他们的各种习俗也要按照吐蕃的来,甚至连语言都要学吐蕃的。

唐朝不愿提的耻辱,若非此人收复60万领土,华夏文明或将亡于唐朝

很多人都痛骂清朝割地赔款,却不知道其实唐朝也签订过割地条约,清水盟约就让中国损失的土地要超过清朝的不平等条约。不是都说唐朝强大吗?他们怎么不反抗?其实是有的,786年的时候,唐朝节度使韩洸上书朝廷提要收回河湟,但结果却被唐朝否决了。

唐朝不愿提的耻辱,若非此人收复60万领土,华夏文明或将亡于唐朝

虽然朝廷不作为,但是从小在吐蕃残暴统治下长得的张议潮不愿意再让百姓们受苦,他作为沙洲节度使,想要肩负起收复沙洲的重任。

到了公元842年,刚好吐蕃内部矛盾爆发,有个部族还发动了起义,这毫无疑问的张议潮起义的绝佳时机,于是他倾其所有组建军队,甚至有很多百姓都不求回报的自愿加入他的阵营。

唐朝不愿提的耻辱,若非此人收复60万领土,华夏文明或将亡于唐朝

黄天不负有心人,他居然做到了连唐朝都不敢做的事,只不过唐朝的态度依然令人愤怒,他们仅仅是对张议潮进行口头表扬,直到张议潮收复60多万失地后,唐朝才封他为凉州节度使。

之所以很多人不知道这段历史,也正是因为对于唐朝来说太过耻辱,许多史书都只是一笔带过,而这个英雄的名字值得每个人铭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