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给作文加点文采
2017-11-08 | 阅:  转:  |  分享 
  
教案设计课题给作文加点文采年级九年级教者鲍琳琳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什么是文采;明确讲究文采的要求有哪些;掌握给作文增加文采的
一般方法。二.过程与方法:讲练结合、共同探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教学重点掌握给作文增加
文采的一般方法教学难点学会给作文增加文采教学步骤师生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准备趣味导入揭示目标教授新知课堂练习本课小结同学们好!
首先作下自我介绍,我姓鲍,是三源浦镇兰山学校的一名语文老师,很高兴与大家结识,叙写一段短暂的师生缘。愿我们互帮互助、学得开心、学有
所获。请大家利用课前的这段时间,思考大屏幕上的问题,上课时,我想听到你精彩的回答。PPT出示仿句练习题:给咖啡加点糖,也许,苦
涩不再难以入喉。给()加点(),也许()。同学们,上课的铃声已经响起,知识的大门依然紧闭。面前摆着
一道难题,你的奇思妙想就是通关秘籍。谁能仿照例句,续填一句?如果给作文加点文采,又会怎样呢?也许学完本课,你就会找到答案。现在就让
我们一起推开知识的大门,共同探讨如何给作文加点文采。PPT出示本课学习目标一、了解文采的定义师问:你认为什么是文采?PPT出
示文采定义:所谓文采,是指语言富有表现力,能给人以美感。一般来说,一篇文章的文采主要通过其优美的语言表现出来。孔子说:“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意思是文章没有文采,就不会流传得很远,也不会让人印象深刻。作为即将参加中考的我们,要想锁住阅卷老师的目光,就可以在作文
的文采上下一番功夫。二、明确讲究文采的要求PPT出示男穿女衣的图片师问:大家觉得哪张图片更给人以美感?显而易见,娇俏的女子和适当
的衣裙,可谓相得益彰。而粗犷的男子即使穿上再华美的女装,也只会让人啼笑皆非。有人说语言是思想的外衣,如果把语言比作这件外衣,而人本
身就是文章的思想、情感,这组图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呢?也就是说语言要和内容、思想情感搭配得当、和谐统一。反之,如果一篇文章没有情感的
投入、思想的表达,只有华丽词汇的堆砌,注定是被人厌弃的。“文采藻饰太盛则矫”,语言是用来表情达意的,所以讲究文采的提前是语言准确得
当、通顺连贯。PPT出示讲究文采的要求学习给作文加点文采的方法英国作家斯威夫特曾说“万事离不开方法,世界离不开秩序。”同样,讲究
文采也有法可循,你认为有哪些方法呢?这里老师也总结出了几种方法:PPT出示:锤炼词语——语不惊人死不休想象联想——一夜飞渡镜湖月借
助引用——他山之石可攻玉善用修辞——谁持彩练当空舞调整句式——大珠小珠落玉盘丰富意蕴——听唱新翻杨柳枝……增加文章文采的方法有很多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我们只学习其中的两种。PPT出示方法一:锤炼词语——语不惊人死不休师:先来看两个古人炼字的例子PPT出示:
春风又()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个“绿”字点亮了整首诗,但是最初王安石在创作此诗时并未用“绿”,而是先后用了“到”“过”
“入”“满”等十几个字,却始终感觉不理想,最后确定用“绿”字来表情达意,你认为这个“绿”字有何表达效果呢?(除了“绿”给人的色彩感
受之外,还因为“绿”是形容词,把一个形容词放在动词的位置上,给人新奇、变异的感觉。)PPT出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当年贾岛写
此诗时,也在“推”“敲”之间徘徊不定,犹豫不决,还是韩愈建议他用“敲”字更为巧妙,你认为“敲”字好在哪里呢?古代名人学士在创作时,
字斟句酌,一丝不苟,卢延让写诗“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顺。”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更有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他们为什么要如此煞费苦心地炼词呢?目的是什么呢?PPT出示炼词的目的PPT出示例句: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不必说碧绿的
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
云霄里去了。师生总结锤炼词语方法1、重视对动词、形容词的锤炼。PPT出示例句:清明时节,我们来到了烈士陵园,看了高大的纪念碑,又
去看了烈士的坟墓,还看了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这段话是否具有文采?为什么?(词语的重复使用使人感觉语言枯燥单调。)要如何修改呢?PP
T出示修改后的句子。经过一番修改,不但避免了用词的重复,而且很好地表达了对烈士的崇敬和怀念之情。由此我们可否总结出第二个锤炼词语的
方法?师生总结锤炼词语方法2、用词要多样化PPT出示例句,品析两句话的表达效果(1)雨季,静卧在清冷的寂寞里;三月,洒落着,
纷纷扬扬的叹息。(2)他不再和谁谈论相逢的孤岛,因为心里早已荒芜人烟。“叹息”是修饰人的,这里却形容了雨,“荒芜人烟”是用来形容
处所的,这里却用来表达人的内心感受,这些看似错用的词语,却错出了美丽和诗意,起到一定修辞的效果。我们把这种现象叫词语移用。师生总结
锤炼词语方法3:超越常规,词语移用。灵活使用词语是用语的最高境界,我们不妨在作文中来一番移词错就。SPPT出示小练习:1、我们走过
小桥、走过桑园、走过田野、走过小溪,来到了小山下的树林里。(锤炼动词、添加形容词)2、早晨,新鲜的空气趁着模糊的夜色,涌进了屋里。
(用更恰当的词语代替划线词)锤炼词语有很多方法,只要我们保持对文字的敏感,选用新鲜生动的词语来代替陈词滥调,就一定能达到出奇制胜
的效果。PPT出示想象联想——一夜飞渡镜湖月PPT出示:想象、联想的定义如何在作文中发挥想象、联想呢?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踏花归去马蹄香。这个故事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师生总结发挥想象联想的方法:化抽象为形象PPT出示:作者由大海的声音想到了哪些事物
?如何将这些事物联系在一起的?有什么表达效果?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
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PPT出示化抽象为形象的方法(1、2)将抽象的事物想出具体的形象
,只运用修辞是无法使人获得丰富的感受,我们还要对具体事物进行多角度或者系列化的描写。PPT出示:除了修辞,朱自清还运用了什么方法描
写出这花木争荣的无限春光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
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师生总结描写方法与描写角度:调动感官、正侧结合、动静相杂、顺序而为、虚实相衬。PPT出
示化抽象为形象的方法(3)师生共同总结想象联想的方法:在头脑中绘制出具体的画面、场景或故事。运用具体的描写、生动的修辞,按一定顺序
,将画面、场景或故事立体呈现出来。运用此法,不仅可以描景状物,还可以写人叙事。PPT出示练笔:任选一题,发挥想象,5分钟之内写
出100字左右小练笔。描写出狂风大作的场面。描写出一个人的孤独之感。教师出示下水文:(1)激烈的狂风肆意地吹刮着,像一头囚笼里
的困兽,撕扯着、冲撞着、咆哮着,带着毁天灭地的怒气。地上的沙石、纸屑、树叶被卷到半空中,像断了线的风筝。树枝剧烈地摇晃,似乎要挣脱
束缚一般癫狂着。街道上零星的行人侧着脸、捂着衣、弓着步艰难地前行……(2)清冷的灯光下,她盯着一碗早已冷掉的泡面,不知坐了多久
……拾起筷子,挑根面条,送到嘴边,尝到的却是满心的孤独与哀伤,放下筷子,举目四望,却发现陪伴她的只有墙上的影子和这一室的冰凉。墙上
的钟表走得缓慢,一个人的时光,难捱又漫长。运用想象联想可以拓宽写作思路,使作文具体可感,但想象并非漫无边际地胡思乱想,要视作文思
想、情感的需要而定。古人曾说:“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学习了给作文增加文采的方法,我们就要在实践中去综合运用。PPT出示
芍药花丛的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图片,发挥想象,综合运用所学之法,写一段芍药花开的盛状。教师出示下水文:挨挨挤挤的芍药花,一团团一簇簇
,云蒸霞蔚,千娇百媚。如绯红笑脸,似羽衣霓裳,带着一份浪漫,携着一身惬意,袅袅娜娜,纵情开放。她们三五成群,粉面朝天,斗色争妍。偶
尔也有几朵俯首颔眉,娇羞带怯。盛开的花朵有如碗口大小,轻罗小扇般的花瓣重重叠叠,密密匝匝地包裹着丝丝金黄的花蕊,散发出醉人的芬芳。
大朵大朵的芍药扭动着曼妙的腰肢,忘情地舞蹈,似与清风相乐。而旁近的花蕾,含苞待放,像娉婷的少女半掩芳唇。芍药美得芳华绝代,却也脆弱
不堪,也许一场大风雨就可以将她们打得七零八落,甚至是“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但是这又何妨她们此前的绽放?其实花和人一样
,都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无论身处怎样的境遇之中,都不应该让一颗心枯萎、凋零。1、同学们,随着时间的流逝,本节课的学习也渐近
尾声,你有什么收获吗?2、教师小结:“文章非天成,妙手巧为之”只要我们多读书、勤思考、常练笔,就一定能写出抒发我们真性灵,表达我
们真情意的好文章!愿作文能被你温柔以待!生思考仿句练习题学生汇报交流生自由朗读本课学习目标,把握学习方向,并思考第1个问题:什么是
文采。生答:语言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等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生回答给文章增加文采的方法生回答“绿”的表达效果。生回
答:“敲”字,以动衬静,突显了夜晚的静谧。生回答炼词的目的生分析词语运用的效果,总结锤炼词语的第一个方法师生共同分析、改写句子,并
总结锤炼词语的第二个方法生分析两句话的表达效果,并总结第三个锤炼词语的方法。生以小组为单位,研讨练习题,并汇报交流。生朗读想象、联
想的定义。并回答问题。学生朗读例句,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总结化抽象为形象的方法与步骤(1、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研讨老师提出的问题,并汇报交流。生总结化抽象为形象的方法(3)。生头脑中想象出具体情境,运用所学之法,进行小练笔,并汇报交流。写作实践汇报交流教师出示下水文学生畅谈本节课收获教师总结为上课作准备。创设情境奠定本课的教学基调使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了解什么是文采明确给文章增加文采的要求学练结合学以致用学以致用学生总结学习收获板书略给作文加点文采注:板书以思维导图方式呈现
献花(0)
+1
(本文系芳华夜未央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