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人与兰花

 老刘tdrhg 2017-11-08

    中国兰花是中国文人之花,是文化之花,是文雅之花,是人格之花。

    兰花是中国古代诗歌绘画反复描绘歌咏的对象,是中国文人最热衷的花卉题材。兰花香、色、神、韵四绝,富含内涵美、情操美、品性美、神韵美的艺术审美价值。奇香秀色激起古今多文人墨客文思如泉而涌,挥毫泼墨赞美吟咏兰花,故有一箭兰花万首诗之说,或许诗人诗兴勃发的缘由还在于兰花之韵,古诗云:“兰箭临风韵似诗。”

    兰有“君子之花”、“空谷佳人”的雅喻。诗、词、歌、赋、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体裁中,皆可找到兰花的影子,特别是唐诗宋词咏颂兰花的尤多。一些文豪诗圣留下了不少兰花绝唱,陶渊明作《幽兰》诗:“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丛。”韵味深长,脍炙人口。李白的《赠友》诗云:“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白居易《问友》诗云:“种兰不种艾,兰生艾亦生……锄艾恐伤兰,溉兰恐滋艾。兰亦未能溉,艾亦未能除。”哲理深刻,诗情并茂。清朝闽侯人李鸿瑞把文人墨客吟颂兰花的诗词编成《素兰唱和集》,收集了不少讴歌建兰的名句佳篇。其中有“建谷奇芳胜岭茶,素心人惜素心花”表达了对建兰的钟爱之情。王羲之挥笔书写《兰亭序》的兰亭如今已经成为中国书法圣地,而这个清香缕缕的兰亭传说就是越王勾践种植兰花的地方。明代文征明喜欢养兰画兰。他在诗中写道:“手培兰蕊两三载,日暖风和次第开。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空时有蝶飞来。”画家栽兰、赏兰的情景跃然纸上。他喜爱产于福建的兰花名品建兰,并赋诗道:“灵根珍重自瓯东,绀碧吹香玉两丛。”正因如此,文征明不断从栽兰、赏兰中获得了艺术灵感,所画的兰花,秀丽婉润,风度翩翩,人称“文兰”,以致成为驰名画坛的画兰大家。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爱兰、艺兰的热情非但没有减少,反而与日俱增。鲁迅先生就种兰并写兰,托物喻志。1931年左联青年作家被捕,心急如焚的他挥笔写下了“椒焚桂折佳人老,独托幽岩展素心”的沉重诗句。台湾校园歌曲《兰花草》的歌词相传是胡适先生所作,歌词中描绘了一位养兰人盼望兰花开放的焦急心情,令人忍俊不禁莞尔。

    兰蕙香幽,文人清高,文人总爱以从山中来,圣洁无比,超凡脱俗之兰自喻,表达文人抱芳守节,不偏不倚,不求闻达澹泊明志的高风亮节心志,故有众多以兰抒情,借兰言志的文人雅士。宋末元初,福州籍诗人、画家郑思肖,他以为官清廉,高风亮节为百姓拥戴,画兰不画根与土,以示“国土”沦陷,但矢志复归;把画室叫“本穴世界”,“本穴”就是“大宋”的隐意,将“本”字的“十”移到“穴”字的下方,就变成了“大宋”了,表现郑思肖抗击“南侵”的意思;1306年农历正月十五日,郑思肖作一幅无土无根的春兰纸本墨笔画,现仍保存在日本大坂市立美术馆,署名所南翁,画的题款为:“向来俯首问羲皇,汝是何人到此方。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郑思肖所画的墨兰笔意俊发、生动传神,成为后人学习的范本。后代有无数画家描绘兰花,使得兰花成为中国文人画中的重大题材,清代郑板桥刻画的兰花已经达到了意趣深远的崇高境界,任何人在那几笔勾画出的兰花面前都会肃然起敬,因为那丛兰花已经到了至清、至纯、至美的崇高境界,已经容不得一丝杂念在里面,已经容不得一丝卑劣在里面。郑板桥弃官归乡后,家贫如洗,女儿出嫁时,因无钱购置嫁妆,便以一幅《兰竹图》作为嫁妆,并在画上题诗云:“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最渐吴隐奁钱薄,赠尔春风几笔兰。”

    文人与兰花有着不解之缘,一方面兰花作为文学题材入诗入文入画;另一方面文人借高洁之兰喻人喻物喻事。兰花以素洁、高雅、朴实的品格,深受文人推崇,这就所谓兰被称作为人格之花的缘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