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子参、麦冬、生地、白芍,以生姜三片为引

 山东中医竹林 2017-11-08





作者:裴晋云

山西中医学院



编辑 / 钱秀华 ⊙ 校对 / 许奇


幼时玩魔方,六个面,六种颜色,六式图案。每一面都需拼出相同的样式。常常只能拼出一面而其他几面无从入手;亦或,只剩一格,若需完美却需打破全局从头来过。某日闲时,细想治病之道,突有所悟,宛若这魔方之理。

    

先时曾随一位老中医抄方,其疗效在当地有口皆碑。视其处方,好用太子参、麦冬、生地、白芍等滋腻之品。且每方皆以生姜三片为引,无论何证,尽皆如此。

    

见一案例:屈某,男,47岁。上腹隐痛3月余,腹胀,烧心,纳食欠佳,食后打嗝,失眠,大便偏干4~5日一行。西医院曾行相关检查提示:幽门螺杆菌重度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舌红苔白中有裂纹,舌根厚腻,脉细缓。处方:太子参15克,麦冬15克,百合30克,乌药10克,炒白芍12克,丹参15克,莪术10克,浙贝母15克,黄连6克,姜半夏9克,全瓜蒌30克,枳实15克,蒲公英30克,鸡内金15克,吴茱萸3克,生甘草6克,生姜3片。7剂,水煎服。

    

此后,患者连续在此处就诊,所述诸症皆以腹中隐痛为主。或兼见大便偏稀,或兼失眠多梦,都在该方的基础上加减。

    

八诊时,医者翻阅先时的病案,略带兴奋地对旁边的学生说:“这病是好了,你们看,慢性萎缩性胃炎已变为轻度,幽门螺杆菌检查也成阴性了。”此次就诊,患者自言,服药后症状一直在好转。现仅偶有胃胀,大便2~3日一行。舌暗红,苔黄白腻,脉弦缓。处方:麦冬15克,生地15克,当归12克,炒白芍12克,川楝子10克,丹参10克,浙贝母15克,延胡索15克,五灵脂15克,黄连10克,鸡内金15克,沙参15克,莪术15克,蒲公英30克,吴茱萸3克,枳实3克,生甘草6克,生姜3片。5剂,水煎服。

    

抄方学习之余,笔者始终在思考患者的舌象和治疗方药。患者就诊多次,舌苔始终厚腻。对于患者而言,或许胃不胀了,肚子不疼了,他就觉得自己病好了。至于舌苔厚腻,他们很少会去在意。然而事实又如何呢?“苔厚腻”就如同魔方中仅剩的一小格,倘若你去调整,大队滋补药累积起来“病愈”的假象就会土崩瓦解;然若放任不管,就如魔方中刺眼的不协调一样,患者的病始终未痊愈。

    

相似的病案,在高建忠老师笔下,又是这样的结果。

    

任某,男,62岁。食后胃胀、打嗝三月余,左上腹疼痛,纳欠佳,失眠,便调。曾于西医院就诊,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大。处方:炒白术9克,青皮9克,陈皮9克,莪术9克,枳实9克,焦山楂12克,炙甘草3克。5剂,水煎服。

    

二诊:诸症有所好转,舌、脉同前。处方:姜半夏9克,陈皮9克,茯苓15克,枳实9克,竹茹9克,炒谷、麦芽各15克,炙甘草3克,三七粉(冲服)3克。5剂,水煎服。

    

三诊:多食胃有不舒,其余诸症已消。于上方中去炒谷、麦芽,加生白术15克,鸡内金15克,改茯苓为9克。4剂,水煎服。

    

四诊:饮食不慎胃有不舒,便调。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大。处方:生白术15克,鸡内金15克,香附9克,干姜6克,黄连3克,炙甘草3克,三七粉(冲服)3克。5剂,水煎服。

    

五诊:患者高兴地说:“前几天又去做了一次胃镜,医生说已经没什么问题了。我现在胃不疼也不胀了,就是晚上睡不着觉,心里觉得烦,鼻子有点干”。查其舌苔、脉象,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大。处方:党参9克,炒白术12克,茯苓12克,姜半夏9克,陈皮9克,生龙牡各30克,炙甘草3克。5剂,水煎服。

    

药后病愈,停药。

    

笔者问老师:“脉始终弦大,该如何?”

    

老师答:“脉弦大,主虚主劳,冬季丸剂调补。”(跟师高建忠随笔)



名医简介:高建忠,副主任医师,经方研究室主任,山西中医学院傅山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经典方剂治疗疑难杂病的临床研究,于2013年5月开设“经方研究室”。临床上擅长使用中医“霸道法”治疗急性危重病,使用“王道法”治疗慢性疑难病。提出“明辨外感、内伤,经方、时方并重”的学术主张。撰写了《临证传心与诊余静思——从张仲景到李东垣》、《读方思考与用方体会》专著2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