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昭文(辛亥革命元老、中国同盟会创始人之一)

 qwerrtzw 2017-11-08

童年生活

  曾昭文出生于河南光山县新集镇 (今属新县),新集地处大别山腹地,这里是河南和湖北的交界地带,因位于鄂、豫两省交通要道,且山高谷深,历来为兵家所争之地,明清以来逐渐发展成为光山南部重镇(原属光山县)。据史书载,在咸丰年间前后,新集南通黄麻要道,百年来肩挑贸易之夫不绝于道,商业最盛,为光山第一富区。曾氏家族在当地属于大户,曾昭文父母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从小就聘请塾师,教曾昭文识文断字,年幼的曾昭文聪颖过人,志向远大。虽然平时寡言少语,但冷静沉着,富有胆略。“年十三,塾师教之八股不学,塾师解馆去,随从一湖北老师学算学”。年少时便表现出一种不屑于章句之学的反抗精神。

学生时代

  十七岁时,他独自一人奔走省会开封,投靠亲戚刘基敬。1903年进入河南高等学堂求学,当时由于八国联军侵华,北京惨遭侵略者破坏,清朝政府便把会试改在开封举行,一时间全国各地文人志士汇集开封,许多宣传革命思想的报刊书籍如《时务报》、《政艺通报》、《日本三十年维新史》、《法兰西革命史》等,经革命党人输入河南,革命思想也在省城开封广为传开,此时在河南高等学堂求学的曾昭文深受革命之风熏陶,经常与具有新思想的爱国知识青年一起学习探讨,在读过《时务报》、《扬州十日》、《嘉定屠城记》等之后,极其愤慨满清的残暴,萌发了推翻腐朽罪恶的满清政府的志向。同时看到当时国内政府腐败,大臣们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而外国科技发达,技术先进,联想到如果要使中国强大起来,首先要开启民智,于是开始在学堂积极宣传革命思想,并联合同学杜潜、王北方诸人一起演说革命,被时人指为革命党。

投身革命

  1904年,曾昭文由北京练兵处考赴日本留学。先入振武学校,毕业后入日本陆地测量部学习测量。到日本后,少了国内封建势力的种种束缚,且当时日本聚集了众多革命志士,革命风气很是浓厚,因此他如鱼得水,很快融入革命新思潮之中,积极为革命事业奔走呼号,到处联络各省革命同志,在此期间他与许多革命志士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与黄兴深诚相契,与孙中山交友甚密。特别是与黄兴关系相当密切,并在日后的国内革命战斗中成为黄兴的得力助手。此时曾昭文已经由一个大山深处的热血青年蜕变成为一名英勇的革命战士,开始活跃在为挽救民族危亡和建立民主共和国的辛亥革命的舞台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