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蜂越冬死亡原因浅析:曹日煊

 蜜蜂之星 2017-11-08

20余年中,笔者接触过越冬期死亡的中蜂总计37群(桶),其中3群是本人早期缺乏经验、管理疏忽所致,34群是几位蜂友或他人的。

经对29群提脾检查或剖解蜂巢及对另8群的观察分析,判断死亡原因有下述几点:

一、蜂群中缺蜜

这是导致蜂群越冬死亡的主要原因。1973年1月23日,笔者在邻县的一位姓张的农户家见到一个桶养中蜂,敲桶而无反应,经剖巢见到:蜂巢中整群蜂已死亡,死蜂达6足框以上,巢脾上仍有封盖蛹,唯蜜尽巢空,可见是缺蜜饥饿而亡。

中蜂有极强的耐寒性,一个正常的群体,只要蜂巢中有存蜜,蜂群就能得以安全越冬。故有“中蜂有蜜冻不死”之说。同年12月下旬我地出现严寒天气,室外最低气温达一5~12 ℃竟10多天,我饲养的5群中蜂,强者6框,弱者J框,均未包装在庭院越冬无事。

缺蜜而死是不论群势强弱的,但3框以下的弱群居多;也不论时节早晚,但以越冬后期为多见。

二、巢内贮蜜结晶

这往住是为饲养者所忽视的又一个重要原因。“中蜂有蜜冻不死”并非绝对的,只有足够的优质蜜才是蜂群安全越冬的必要条件。倘若秋季蜜源不佳,蜂群没有采足越冬饲料,或流蜜极好,饲养者取蜜过份,而初冬又晴暖干燥,蜂群极可能采集松、杉树上的甘露蜜。这种似蜜非蜜之物中蜂虽然能采食,但在低温下极易结晶,蜂群无法食用。既使食了也不易消化。故初冬时节如蜂群采集情况极好,很有可能会出现这一现象,饲养者应该重视,要及时查查花源,或取样鉴定。笔者就有过教训:1969年1月26日中午晴暖时观察烽群排泄飞行,见2群无动静心开箱俭查见已死亡,原因即此。幸好没全群覆灭!

三、蜂王死亡

正常情况越冬期蜂群是不会失王的,尤其是旧法桶养蜂群。但中蜂越冬期失王也不乏少见。以笔者判断,主要原因是蜂王老死,即自然死亡,但也不排除疾病(中蜂王是否也患病迄今未见报导)与伤残后死亡的可能。当蜂王在冬季自然死亡,蜂群又无卵虫可急造王台、培育处女王时,蜂群显得焦躁不安,工蜂衰老过程急骤,体呈瘦弱焦黑。尽管巢中有蜜,但过冬前曾相当兴旺的蜂群也只能自生而自灭。1972年2月9日笔者到一村庄购蜂时,遇到一春季收捕的桶养蜂群,巢脾有5~6框,巢中还有大块封盖蜜脾,但不足一框的工蜂全部老死,经寻找发现蜂王落在桶外的楼板上。蜂主介绍,此群曾在上年12月上旬清暖之日“热闹”(实为失王后的乱飞乱窜的觅王现象)过一阵。

蜂王死亡的蜂群的特点是:工蜂量少,体瘦焦黑,少见王尸(被工蜂拖出巢外),多有“热闹”。有的还出现蜂王后期在工蜂房产未受精卵培育的雄蜂,此为典型特征,但少见。

四、蜂群患病

1982年2月1日,一位不谙蜂事的故友请我去看看他仅有的一群蜂。谁知揭盖后就见巢脾无蜂,箱底死蜂成堆,但蜂王健在,还有蛋大一团蜂,贮蜜尚多,工蜂体呈黑紫。笔者对死因百思而不得其解:是否染病?患何病症?无法确诊,姑且枉断。

综上所述,中蜂越冬一要加强管理,定期作箱(桶)外观察,不能掉么轻心;二要防越冬后期缺蜜,注意饲料质量;三要年年育新王,桶养者莫保留第一分出群的蜂王为佳。

中蜂越冬死亡原因浅析:曹日煊

文献仅供参考学习!如有不正确请纠正与补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