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宋时期越窑制瓷技术略论稿(上)

 施主老衲超度你 2017-11-09
秘色上林 2017-06-14

今日是来自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建明老师的“投喂”

越窑东汉创烧,三国西晋迎来发展的第一个高峰,东晋南朝相对沉寂;到隋至唐代早期,产品种类大大减少,器型较为单一,装饰简单;唐中期以后越窑迎来第二个大发展时期,大量新器型出现,造型丰富多样,在胎釉质量上也有了质的飞跃,并出现了称之为“秘色瓷”的越窑顶级产品,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北宋早期;北宋中期以后,器物种类变化不是很大,器型相对简单,胎釉质量明显降低,且开始走向衰落;到了北宋晚期不仅质量差,器类单一,生产规模也很小;南宋时期,宋室南渡及上林湖地区制样须索生产宫廷用瓷是越窑最后的“回光返照”,此时期产品面貌与之前迥异,且除粗瓷外,亦生产相当比例的精细瓷。此类精细瓷一般施乳浊釉,器型除一般的日用器外,还包括钟、觚、尊、鼎等陈设瓷器,与南宋宫廷密切相关。

一、隋-唐代早中期的越窑

隋至唐代早期的越窑是前后两大发展高峰之间的低谷期,从生产规模上看,窑址数量远少于前后两个时期。以唐宋时期越窑的生产中心上林湖为例,在120多处窑址中,隋-唐早中期的窑址仅发现数处;上虞地区唐宋时期的窑址共发现30多处,这一时期的窑址也仅发现2处。

窑址产品种类相当单一,以碗占绝大多数,其次是钵、盘口壶、鸡首壶、罐等。

碗主要包括直口与敞口两种,也有侈口碗、浅弧腹碗、折腹碗等。直口碗上腹较直,下腹弧收成小平底;敞口碗则敞口,斜直腹略弧,平底或假圈足;侈口碗侈口,深弧腹较高,小平底,假圈足;折腹碗则为侈口,上腹部外折,下腹部急收成小平底,腹极浅;浅弧腹碗则腹极浅,上腹较直,下腹急收成小平底。

钵则器型较大,直品微敛,深弧腹,小平底。

盘口壶早期盘口较浅,长颈,溜肩,深弧腹瘦长,平底,肩部多带双系;晚期盘口略深而较小,口沿较直,腹略矮胖。

盘口壶

鸡首壶作盘口状,长颈,隆肩,深弧斜收,平底外凸,肩部用泥捏的简单尖嘴状小鸡首,与之相对一侧有细圆的柄,自肩部上弧至口沿,两侧带系。

鸡首壶

瓶则双系或四系,侈口厚唇外凸,长颈,隆肩,深弧腹斜收,平底。

四系瓶

执壶大喇叭形敞口,长颈,隆肩,腹较鼓,近假圈足内凹,造型较胖,肩部有斜上短流,与之相对一侧有宽扁的把,两侧有圆泥条的系。

罐则多短颈直口或略外敞,溜肩,深弧腹斜收,平底,肩部多带系,器型较胖。

多足砚直口,平底,外圈密布外撇的蹄足。

这一时期器型总体来看较为瘦高、苍颈有力,器物的折角棱角分明,后段可能出现部分略显矮胖的器型,但与唐代中晚期的同类器物相比,仍是瘦高有余而肥胖不足。一般平底略内凹或假圈足略内凹,底多较小。少量的器物作圈足状,圈足粗状厚重,足端方平。部分假圈足器中心刻划一个小圆形,近似于玉壁底,应是玉璧底的前身。

装饰极为简单,基本素面,少量器物见褐彩装饰。褐彩装饰一般呈直条纹状,多条饰于器物外腹,简洁明了。鸡首壶上的鸡首一般极小,呈小嘴状缩于器物的肩部,完全不具有实用功能而纯属装饰。

胎多为深灰、土黄色,胎质较细,夹杂较多斑点,胎质淘洗不纯净。釉作青黄、青灰色,施釉不均,多流釉现象。多施半釉,不仅外腹施半釉,多数大口类的碗、钵等器物内腹亦施半釉,釉层极薄。少量的钵类器物外腹施半釉,内腹满釉。以青釉为绝大多数,也有少量的酱色釉或酱黑色釉。

轮制拉坯制作成型,内外腹、底均较为光洁,鸡首、系、柄等附件则多为拼接而成。

窑具较为简单,仅有少量的支烧具与间隔具。支烧具多作直筒形,托面作平顶状,腹壁较直,胎壁极厚,胎质粗,内腹多有轮旋痕,近上部有圆形小镂孔。有一种圆盘形窑具,扁平,中心略下弧,外侧略上翘,平底,上侧有泥点痕,当为支烧具。少量间隔具矮圈足形,平顶,粗陶质,托面外侧、圈足端均有泥点痕。除少量器物使用间隔具外,一般直接明火叠烧,底部用支烧具支撑,不使用匣钵。叠烧器物之间用泥点间隔,泥点一般集中于内外底的外圈,个体较大,形状多作长椭圆形,排列较为疏朗。

二、唐代中晚期的越窑

唐代中晚期越窑开始走向第二个繁荣时期,产品种类丰富、质量较高,主要器型有碗、盘、碟、盏、杯、壶、罐、盆、钵、盒、水盂、灯盏、碾轮、唾盂、海棠杯、薰、茶匙、枕、穿带扁壶、净并、灯、盘口壶(缨)等。

壶的形态丰富多样,有瓜棱壶、橄榄形壶、侧把壶、小壶、蒜头壶、动物首壶等,以瓜棱壶为主。

瓜棱壶,喇叭口、长颈、圆肩,深弧腹,平底,宽矮圈足或假圈足,肩部短流略弧而上竖,部分器物设有双系,肩与上腹部有四道压印凹痕,除喇叭口外,也有盘口瓜棱壶;橄榄形壶,喇叭口,宽扁把手,溜肩,橄榄形腹,宽矮圈足,底略内凹,肩部有短直流斜向上,部分器物也制作成瓜棱形;侧把壶,直口、盘口或喇叭口,长径,隆肩,下腹弧收,圈足,与流近90度位置横向装一把手;小壶,近球腹,肩有两竖泥条耳,假圈足,底近平;蒜头壶,头呈扁珠形,细颈,扁腹,下腹斜收,平底;扁腹壶,近三角唇外凸,扁鼓腹,下腹斜收,假圈足,平底略内凹,上腹短直流,腹呈瓜棱形。

壶类器物还有仿动物形象的,如作凤首或兔首形的瓜棱状执壶。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流较短直而略上翘,腹较矮胖,底的圈足较厚。

碗按底分主要有宽矮圈足碗与玉璧底足碗两种,少量的其他类型碗如折腹碗等。宽矮圈足碗,侈口外撇,或敞口,浅弧腹斜收,内底较大,宽矮圈足。玉璧底碗分成两种,一种是敞口,一种是弧敛口。敞口玉璧底碗为敞口斜直腹;弧敛口玉璧底碗则为弧敛口深弧腹。部分近似于敞口玉璧底碗形器物作假圈足的饼形底。

盏的圈足高矮不一,高圈足作侈口或敞口,浅弧较弧,圈足较细高而外撇;矮圈足多作侈口弧腹,细矮圈足外撇;还有一种极矮圈足盏,一般弧深腹弧敛口形。

盘,多侈口,也有宽沿近盘口形,浅坦腹,矮圈足窄矮。除圆形外,还有倭角近方形有盘。

水盂近直口,短颈,溜肩,垂腹瓜棱形,假圈足平底。

罐多作侈口,短颈,溜肩,深弧腹,平底或圈足,肩部或带一对柿蒂形竖耳。部分扁腹肩部带有斜向翘的流。

钵多为折敛口,宽沿,下沿外凸,弧腹弧收,宽矮圈足。

盆侈口,弧腹较深,高圈足外撇,器型较大。

灯盏尖唇外凸,窄沿,浅坦腹,小平底或假圈足,灯环位于底近腹处,环较小,低于沿面。

粉盒子母口,直腹,下腹急收,假圈足略内凹,或平底,均带盖,盖多作平顶无纽、弧顶无纽、平顶宝珠形纽等。

海棠杯作长椭圆形,部分器物两端略上翘,深弧腹、矮圈足。

盏托则翻沿,斜腹略弧,托圈较矮,圈足外撇。

杯作花口形,直口,腹较深,细高圈足外撇。

薰盖作拱形带镂孔,器身作子母口,深腹,细高圈足外撇。

唾壶为大喇叭形口,细短颈,扁腹,矮圈足。口径比腹径要大许多。

盘口壶口较大,比例夸张,近乎头重脚轻。

枕多较小。

总体来看,这一时期器物无论是胎还是釉,较前一时期均有质的飞跃。胎质细腻坚致,胎色青灰。器物满釉为主,部分施釉不及底,施釉均匀,胎釉结合好,极少见剥釉或脱釉现象,釉质感极强,釉色青中泛黄。

拉坯成型,许多器物的内壁可清晰地看到旋痕。大型器物多分段制作,如垂腹圈足罐的圈足与器腹之间可看到明显的粘结痕。耳、流、把手等也是器物制作好后按接而成。器物制作技术成熟,器型规整。

装饰以素面为主,这一时期较流行的是将碗、盏等大口类器物器物的口作成花口形,壶等小口深腹类器物的腹部作成瓜棱形。

少量划花纹饰,题材基本为荷叶,主要见于宽圈足碗、盏、大型盆、海棠杯、盏托、盒盖等器物上。一般是器物底部刻划四瓣荷叶组成一个圆形,内腹部相对的位置有一张侧视的荷叶。荷叶的表现方法有两种,一种刻划清晰、线条流畅、造型工整,用粗线条勾出轮廓,用细线表现茎络。另一种则较潦草,线条细而浅,图案不是很清晰。在大型盆的腹部与底部之间间隔以较小的荷叶纹,极少量执壶的腹部细划有荷叶与荷花纹饰。

除细划纹饰外,偶见印花与像生类装饰。印花的题材多为花卉,也有龙纹、鸟纹等。像生类装饰是将壶的盖作成凤首、兽首等,或将壶身作成鱼形。在盘口壶类器物上见有堆塑的立体龙纹。

少量器物上有褐斑装饰,主要见于碗、罐类器物的口沿上,在大型高档器物上则为褐色彩绘。

褐彩熏炉

唐代晚期的高质量青瓷上还见有金银扣及镙钿工艺(详情可见上上篇推送)。

文字装饰主要见于窑具与碾轮上,匣钵与间隔具上也有,匣钵上均刻于器物的外腹。

窑具除支烧具与间隔具外,这一时期最大的变化是匣钵的出现。

装烧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明火叠烧、一种是匣钵装烧。明火叠烧一般将器物直接置于喇叭形垫具上,器物之间用泥点间隔。一般是同类器物叠烧,如各种碗;也有不同器物叠烧的,大件套小件,如罐、盆、钵等多种器物的叠烧。泥点个体较长,近似于松子形,排列密集,一般位于器物底部的外圈,部分大型的器物有两圈泥点。

玉璧底碗外底装烧痕迹 外圈刮釉

有少量的间隔具,使用并不普遍,不是所有器物之间均使用间隔具。从目前的资料来看,多在叠烧不同器型时使用,如叠烧的碗类器物的最上面一件上置间隔具,再在上面放置罐类器物,起到转接的作用。

另外一种装饰方法是使用匣钵装烧。匣钵在本期的前段开始出现,数量不多,基本为粗陶质,多呈筒形腹或钵形,晚段出现M形匣钵和瓷质匣钵。早段碗类器物多件器物叠放后再置于匣钵内,仍为多件叠烧,执壶类高大器物则单件装烧。晚期出现M形匣钵后,碗类器物改为单件装烧。匣钵与器物之间使用垫具,垫具与器物之间仍有泥点。垫具多作带圈足的饼形,不见宋代流行的垫圈。晚段出现的细砂质或瓷质匣钵见有内腹施釉,对接的匣钵之间用釉封口的现象。

细瓷质匣钵 用釉封口

这一时期的龙窑长度一般在40多米,窑床坡度10多度,尾部坡度略小。火膛一般作半圆形,略低于窑床。窑床开有多个窑门,窑门呈八字形,门外有护坡。

本期越窑的产品无论是胎、釉均有质的飞跃,这一转变应该与匣钵的使用密切相关。匣钵装饰技术的出现,不仅大大提高了装烧量,同时使器物不再受明火烧烤,受温更加均匀,免受落砂之伤,釉面更加均润。由于此一时期的匣钵多在底部有孔,因此与窑室外气氛较为接近,在密封不甚严的情况下,还原不充分,因此多数器物这一时期釉色泛黄,呈青黄色。在晚段由于瓷质匣钵及用釉封口技术的出现,釉的呈色为之改变,出现后世所谓秘色瓷的天青或翠青色釉。此类瓷质匣钵的使用,是越窑顶级产品秘色瓷出现的重要技术保障,瓷质的材料使器物的胎体更加致密,用釉封口使匣钵内的氧气含量降到了最低而具备极佳的还原气氛,秘色瓷的出现由此成为可能。使用瓷质匣钵的器物从胎质上看,更细致密,胎色较浅;施釉更加均匀。

此外,唐代晚期还成功烧制出一批大型及大型多件组合的器物,如水丘氏墓中三件组合的大型薰炉、大型的盘口缨、大型的长明灯等,这些器物器型巨大,制作规整,胎釉质量高,并装饰有褐色卷云纹的彩绘,与一般器物迥异,或与吴越国宫廷用瓷密切相关。

三、五代时期的越窑

五代时期是越窑发展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的产品以釉取胜而少见纹饰装饰。主要器型有碗、盘、盒、壶、盂、执壶、罐、盏、盏托、套盒等。器物种类上与唐代中晚期变化不大,但器型变化明显。

唐代晚期以来肉部变窄的玉璧底碗消失,五代早期演变成玉环底碗,到晚期完全为圈足碗所取代。宽矮圈足碗亦完全不见,代之以细高圈足,足壁均较直。口沿仍分成敞口与侈口两种,流行花口。

花口碗

盘类器物的圈足由唐代的矮直变成略高而外撇。

执壶出现直口扁腹带盖型,流加长而略弧曲,宽柄拱曲,早期的瓜棱壶基本不见。

执壶

盏托内托环增高,近喇叭口形外撇,几乎与圈足呈对称状。

盏托

总体上看,这一时期器物胎体更薄而器型更加轻盈,圈足类器物圈足普遍加高,外撇趋势明显。

胎质细腻,火候高。青釉质量极佳,施釉极均匀,釉面均润,釉色天青或略泛黄。

装饰上以素面为主,从纪年材料来看,除在钱元瓘墓中出土有少量的细划花、浅浮雕及凤首状装饰外,基本不见装饰。这种不饰纹样的作法可能与秘色瓷以釉取胜的价值取向密切相关。

唐代晚期以来,部分器物在器型上开始模仿金银器,这种技法在五代时期获得进一步发展,但尽限于器型,在纹饰方面则较少模仿,如花口、瓜棱腹、高外撇圈足。

装烧上,这一时期大量使用匣钵装烧,匣钵形制多样,有筒形,也有M形,其中M形的比例大大提高,M形匣钵内有少量的单件装烧,多数器物仍为多件叠烧。胎质多较粗,质地极细的瓷质匣钵较少。垫具开始较多地出现,形式多样,有宋代流行的垫圈,也有T字形,胎质细腻,多为瓷质。支烧具多为较高大的粗陶质。

五代时期装烧方法 圈足端或器物外圈刮釉

生产顶级产品(秘色瓷)的窑址数量并不多,且此类产品一般出土于钱氏家族墓中。

今天就先到这儿,北宋南宋的分期我们下回见。

编辑:三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