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光钱浅谈之二:宝源局的版式发展

 破冰之旅vbiunx 2017-11-09


工部宝源局是清代京城两大局之一,道光时期宝源局的铸量与宝泉局是不相上下的,给后人留下了大量值得研究的实物。 

    在这里,我简单整理一下道光宝源局的版别体系,供泉友更好的来分类研究。 

    在给宝源局道光分类之前,先了解一下嘉庆宝源局的基本情况。嘉庆宝源局的铸造是比较统一规范的,见到的实物只有3个厂的。(附图1、2)


这3个厂分别是:单点方头通,双点角头通,双点方头通。并且都是连足贝的。这3个厂版式也是一一对应,大小基本统一,直径变化不大,基本都在23MM—26MM,偶有过26MM的略少,直径达28MM的珍稀。嘉庆时期宝源局所铸之钱没有见到八足贝的实物,或许实际上就没有铸过八足贝的。那么宝源局所铸的道光钱是否也是继承了嘉庆的风格呢?实际上不完全是。在对大量宝源局道光实物进行整理分析的时候发现,八足贝的常见,而连足贝的很少见,这是与嘉庆钱的特点是截然不同的,再对比宝泉局道光钱,发现他们之间的版别特点上又有许多相似之处。 

    结合实物的整理,下面简单谈谈宝源局早、中、晚三个时期的版别特点。
 


 一、早期 

    早期类为正字,字体宽阔,满文与嘉庆钱一致。早期品种可以分为两大类:正字折足通正字正足通。 

    1、折足通 

    折足通类的钱,同时也是折足道,这与宝泉局是不同的。这类钱的“通宝”两个字和嘉庆钱是完全一致的,都是连足贝。这类钱的铸造时间应该是最早的,甚至可以说是道光元年,初改元时,道光钱文标准体系还没有下发,临是用嘉庆钱改范而成。那么按照嘉庆源局有3个厂实物的情况来看,理论上道光宝源局折足类的钱,也应该有3个厂与之一一对应。(附图1、3) 


根据发现数量这3个厂依次是: 

    A厂,单点方头通 

    B厂,双点角头通 

    C厂,双点方头通(实物未见) 

    而实际的情况是:A厂比较容易找些,B厂难得一见,C厂至今没有见到实物。根据整理的情况来看,连足贝的双点方头通,在整个宝源局道光钱中都没有出现过,属于应有而未见的早期品,如果以后发现连足贝的双点方头通,那也应该是折足通类的。(附图4,C厂想象图) 



折足通的铸行时间不长,相对而言都比较少见。其中A厂的,目前在3个厂中是最容易找到的。直径基本都在24MM—25.5MM之间,没有发现直径过26MM的大样。(附图5)B厂的,有小样和大样之分。小样直径基本都在25.5MM—26MM之间,比较难找。(附图6)大样的直径在26.6MM左右,重量达5.8G。存世量非常罕见。从型制上来看,也不是普通流通钱的型制,应该是早期的试铸样钱。(附图7) 


 2、正足通 

    正足通应该是道光钱文标准颁发以后的统一体系。 

    早期的正字正足通,铸期仅次于折足通。但是这类钱,没有能够继承折足通的版式体系,而是采用了与宝泉局道光钱相对应的4个厂的版别体系。唯一不同的是,宝泉局有“单点角头通”,宝源局有“单点方头通”,这与嘉庆时期的特点也是相对应的,这两类也是这两个局所特有的。 

    正足通有4个厂,参照道光宝泉局的排列顺序,排列如下:(附图8、9) 


  一厂,八足贝、双点方头通。 

    二厂,连足贝、双点角头通 

    三厂,八足贝、双点角头通 

    四厂,八足贝、单点方头通 

    这4个厂是统一铸造的,基本直径都在24MM—25.5MM之间。但是二厂铸造过直径27.5MM左右的大样,(附图10)属于内廷大制钱的性质,非流通钱。偶有过28.5MM的,极其稀少


  这4个厂从数量上来说,四厂单点方头通最难找,一厂双点方头通最多。实物版别基本没有变化,直径变化也少,除二厂外的别的3个厂没有见到直径26MM以上的大样,如果以后发现,那么应该是试铸品! 

    总体来说,早期道光宝源局是一个从继承嘉庆钱文体系向采用道光钱文体系过渡的一个过程。版式基本就是以上几种,直径26MM以上的大样,基本都是出现在早期。


 二、中期 

    宝源局中期品种看似复杂,但是归类后发现,中期仅见到一、三、四厂的实物。(附图11)
 



 中期钱与早期钱相比,最明显的地方是文字变窄,以宝字的“目”部最为明显,光字左撇也变短,不过,满文宝字还算比较规则的。中期二厂的竟然没有见到实物,偶尔见到的也是民私钱。二厂在中期已经停铸了,而早期正字正足类,也仅二厂铸过大样,或许二厂的停铸与早期铸造大样之间有什么联系吧。说到这里,还有个有趣的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中期一、三、四厂都是八足贝的宝字,这与宝源局嘉庆钱统一用连足贝正好是相反的,但是都形成了宝字贝部的统一,3个厂的各个版式之间的铸造也是相统一的。 

    中期的宝源局道光钱以这3个厂为根本,形成的细微版式差异数不胜数,在这里,无法将它们一一列举出来,只能简单介绍一下大体的变化方向。 

    1、宝字两足的变化。从前期向后期过渡中,宝字两足也由正足向偏足过渡。
(附图12)  




    2、型制的变化。主要是文字由大到小的变化,边由窄变宽的变化。 


    3、直径的变化。中期宝源局最大直径接近26MM,但是26.5MM以上的中期宝源局大样至今未见。最小直径只有20MM左右,直径由大变小。 
    另外,宝泉局中期铸造过背上星的版式。宝源局从实物来看,没有正式大量铸过背星版式。偶尔见到的背星者都有流铜之嫌。正规背星仅见一品一厂的,非常稀少。(附图13)另外四厂也铸过一种背穿上一横的钱,也是难得一见。(附图14) 


 从道光中期开始,宝源局在整个清代钱币中走向下坡路,与宝泉局的差距越来越大,同治、宣统两代,几近停铸。


三、晚期 

    晚期的宝源局道光钱,继承了中期一、三、四厂的体系,没有见到这3个厂以外的体系。钱的直径也基本都在24MM以下,偶尔见到25MM者,极其稀少。 

    晚期道光宝源局在钱文上有了明显的变化,满文宝字明显变长,而且也不规则了。满文源字有些变长,有些变大变宽。有些钱的满文类似于晚清光绪宝源局的满文,有人戏称其为“光绪手”,这种说法很明显是荒谬的,但是却反映出晚期宝源局道光钱的主要风格。(附图15)


晚期道光宝源局出现了不少特殊满文的变化,比如长满文源、(附图16)三角满文源等等。(附图17)


晚期宝源局还出现了一些比较特殊的精美版式,其中降足通类是典型的代表。三厂和四厂都有统一铸造。(附图18)这类降足通类的直径都在23MM左右。很久以前看到过一枚三厂降足通的宽边大样,直径达25MM,目前仅见,非常稀有,应该是试铸品。(附图19) 


晚期宝源局3个厂相统一的情况比较少见了,大多数都是各有特色。在进一步收集整理的时候,可以按3个厂的顺序进行分类整理,具体细微版式,在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了。对于直径24MM以上的晚期宝源局道光钱,要多注意,或许还会有新品的发现。


 综上所述,宝源局道光钱并非杂乱无章,在庞大的细微版式后面,仍然有一条清晰的发展路线可循,由于水平有限,在此只能谈些简单看法,希望各位同好给予指正。
  
                                            2007年3月21日原创 
                                                  古  魂 



本文摘自古泉园地《元明清钱讨论欣赏区》,作者古魂


编辑 | 小星星      转载 | 欢迎



【泉鉴】之古泉五十名珍系列


古泉五十名珍(上):先秦至南北朝

古泉五十名珍(中):唐和五代十国

古泉五十名珍(下):宋金元明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