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可来丨是谁杀了“健力宝”,改制阵痛中的李经纬
2017-11-09 | 阅:  转:  |  分享 
  
【富豪败落史】是谁杀了“健力宝”改制阵痛中的李经纬



2013年4月28日,叱咤风云的健力宝前掌门人李经纬的追悼会在佛山举行,这位20世纪80年代崛起的“中国神水”之父,人生大起大落。风光无限,攀上事业巅峰的他,睥睨天下,尽显一代企业家的荣耀与梦想。晚年锒铛入狱,饱受病痛折磨。



1939年生于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的李经纬,是个遗腹子。其身世之惨,为国内大企业家之仅见。1973年,他被发配到一个毫无起色、只有几口酒缸的米酒厂。正是在这里,他的人生迎来命运的转折点。

1983年,他出差广州,买下平生第一罐可口可乐。饮料下肚,灵光乍现。这时,广东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欧阳孝正好研发出一种“能让运动员迅速恢复体力,普通人也能喝”的饮料。只是滋味如同药水难以下咽,乏人问津,没有厂家愿意生产。得知消息的他,登门拜访,最终拿下这项研究成果。历经128次的反复试验,一种橙黄色饮料横空出世,这就是后来享誉全球的健力宝。

接下来,就是李经纬超前营销意识和品牌塑造能力的表演。尽管工厂年产值才90余万元,纯利润不足5万元,他却敢做大梦。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成为李经纬事业腾飞的基石,他豪掷25万元赞助12支国家队。所有的好运都落到了李经纬头上,8月7日奥运女排决赛,中国女排击败美国队,实现“三连冠”,举国沸腾。女排姑娘手中的健力宝引发国际媒体关注。一时间,“东方魔女喝中国魔水”,健力宝美名不胫而走,全国疯传,根本还没有市场销量的健力宝一夜成名,一炮走红!

1984年,健力宝销售额345万元,第二年1650万元,第三年飞升到1.3亿元,其后更以势不可当的速度占据了国内饮料龙头地位,风头正劲,一时无双。

李经纬步入人生的黄金时代。他打出“民族饮料品牌”,力拼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赢得政府和民众鼎力支持。继之,他抢下六运会和亚运会指定饮料名号。仅北京亚运会,财大气粗的他,狂撒1600万元赞助费,让人咋舌。健力宝每年投入巨资,在中国城乡获得出人意料的成功。

1992年,他再出奇招,策划了参与美国总统大选的克林顿的夫人希拉里与副总统候选人夫人一起畅饮健力宝的新闻事件。摄影师拍下两位夫人一起喝健力宝的照片,引起轰动。次年底,他又把健力宝摆上了联合国安理会圆形会议桌。

1994年,健力宝创业10周年,李经纬豪情万丈,定下“双百”目标——到2000年,实现销量100万吨,销售收入100亿元;挥师进军可口可乐的老家——美国市场。他在纽约开设办事处,在帝国大厦买下一层办公楼。他踌躇满志地宣称,健力宝在中国的销量是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总和。同年,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把一颗小行星命名为“三水健力宝星”,这是全球第一颗以企业产品名称命名的星星。

18年时间,健力宝从一家“南国”小酒厂,华丽转身为中国民族饮料业的一面大旗。随着健力宝的巨大成功,李经纬在三水的地位日益突出。20世纪90年初期,健力宝鼎盛时期的税收占到三水市整个财政收入的80%,更何况,没有健力宝,三水这个地方恐怕到现在也没人知道。

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李经纬打造了健力宝品牌,造就了健力宝集团。但健力宝却不属于他个人。他不过是健力宝集团这家国有企业任劳任怨的保姆而已。“生于市场,死于体制”,他用一生演绎了这8个汉字。

20世纪90年代中期,健力宝诸多隐患陆续浮现。面对财政来源大户急剧衰退,三水市政府忧心李经纬把健力宝搬到广州去,开始施加诸多钳制。1998年,李经纬策划香港上市,希望一劳永逸解决企业的产权问题,但地方政府喊停管理层收购,他一怒之下放弃上市。1999年,李经纬提出管理层筹资4.5亿元买下健力宝,再次遭拒。

健力宝转制过程,一波三折,远远超出李经纬的控制。三水市政府下定决心,搬开这块拦路石,独自进行转制。但无论李经纬如何抗争,失败的命运早已注定。2001年新加坡一家公司与三水市政府草签协议,政府作价3.8亿元,将健力宝全数出售。李经纬破釜沉舟,全面抵制,拒不交出相关商业资料。依靠多年积累的媒体关系,举起“民族品牌”大旗,他痛斥政府将健力宝品牌贱卖给外资。此招一出,市政府陷于被动。市长同意给他7天时间筹款4.5亿元买下健力宝。商场如战场,就在第六天,李经纬被叫到市政府,最后方案如晴天霹雳:健力宝被卖给神秘的资本运作高手张海,价格3.38亿元。

2002年1月,“弃子”李经纬在签约仪式上抬头问天、泪光闪烁的照片被各家媒体频繁转载。次日,他因脑溢血突发住院。10月,他因涉嫌贪污被免去全国人大代表,监视居住。2009年9月,李经纬出庭受审。2011年11月佛山中院一审宣判,李经纬获刑15年,没收个人财产15万元。罪名是“伙同他人利用职务之便,以购买人寿保险的形式,侵吞国有财产331.88万元,其行为构成贪污罪”。

接盘的张海,下场如何?

2005年3月,张海涉嫌以做假账、虚假投资、虚增库存、虚增销售等方式挪用、抽走、转移、侵吞健力宝资金,职务侵占罪与挪用资金罪两罪并罚,获刑10年。但2011年他“神奇”地提前出狱,远遁国外。

地方政府、健力宝与李经纬,三方皆是输家。

?“中国失去一家知名大企业,消费者失去一个选择,地方失去重要企业与税收来源。这也是产权不清时代、财富得不到保障时代必然产生的悲剧。一个悲剧的时代,却找不到罪犯。”财经评论员叶檀一针见血。

“生于市场,死于体制”,李经纬的悲剧性落幕,仿佛无言诉说历史的无情和无奈。健力宝的陨落,究竟谁之过?转型期中国企业家的悲剧,还会继续上演吗?



献花(0)
+1
(本文系笑笑73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