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这样定义优秀作文(三)

 昵称38957427 2017-11-09

学而思培优小学生作文大赛复赛入围名单已于10月31日陆续公布,在11月11日决赛之夜来临前, 我们将为大家奉上10篇初赛优秀作文赏析。


让我们跟随学而思语文名师,一起来看看优秀作文到底优秀在何处?如何在字里行间之中体现真情实感?什么样的作文结构更能让阅读者赏心悦目?怎样的“结合实际”才能不落俗套?


紧接上期优秀作文分享,快来看看本期有哪些佳作吧!



【小中组名胜古迹】

美丽的天坛公园



张家齐 北京 四年级  58分


巍巍华夏,幅员辽阔,山川壮丽。在整个北京城里,北有地坛祭地,南有天坛祭天,东有日坛祭太阳,西有月坛祭月亮。其中,天坛最为光彩夺目、气宇非凡。作为名胜古迹的天坛公园以它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结构,瑰丽的建筑装修,被认为是我国现存的一组最精致,最美丽的古建筑群,在世界上享有极大的声誉。


天坛是一个面积比紫禁城还要大的古代建筑,它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是明清两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它位于北京城区东南,分为内坛和外坛两部分,主要建筑物都在内坛。南有圆丘坛,皇穹宇,北有祈年殿,黄乾殿。整个建筑群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为“天圆地方”。


我们从东门进入天坛,就能看到路旁种着许多松树和柏树,这些参天大树有着上百年的历史。经过七十二长廊就来到了祈年殿。祈年殿坐落在三层汉白玉平台的正中,四周的汉白玉栏杆,给人以雄壮威武的感觉。由台阶登上平台,细细观察殿堂,天花板上飞金流彩,各种图案精美绝伦,雍容华丽。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祈年殿的传说:殿内曾遭受一场雷击火灾,化为灰烬。这场雷雨是从西便门那边过来的,说是西便门外一棵老槐树里住着条大蛇精。一到晚上,蛇精扮成人形出来祸害百姓。玉皇大帝知道后,便派雷公下界捉拿。雷公从老槐树一路追擒,蛇精逃到天坛后,悄悄躲在祈年殿匾额后面,雷公识破后,一个雷劈下来,将祈年殿殿匾额给引着了,之后,蛇精被捉到了,祈年殿也被烧得面目全非了。每当我听这个故事的时候,看着现在眼前的祈年殿,我就会被古人的智慧深深震惊。


我们在林间小路上一边散步,一边欣赏着坐落在万千数木掩映中巍峨壮美的祈年殿,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圣洁崇高的圜丘。圜丘是个多层圆形的坛,它是古代每年皇帝用来祭天的地方。我走上圜丘,发现天心石周围环砌着九块石板,每增加一环就依次增加九块石板,直至“九九”八十一块,寓意“九重天”。


漫步天坛中,随处可见蓝顶建筑,因为天是蓝的,古人以此来象征天。我们一直朝前走,天是那么的蓝,地是那么的阔。我的心里想着:这里不仅有皇帝祭天前临时休息的斋宫,也有管理祭天时演奏古乐机关的神乐署,一切是那么的庄严肃穆。沿着天坛灰色的内墙漫步在方砖铺成的小路上,一棵棵粗粗的老藤紧紧地将树身缠绕,像是母子依偎时母亲紧紧环在孩子身上的手臂。


我喜欢天坛公园,喜欢那个传奇的故事,这里的空气似乎都酝酿着那么一丝古朴悠然的味道,让人沉醉。那沧桑的古树,也让人感受到一份安逸和历史沧桑的厚重。


家齐的这篇游记文章,结构完整,内容充实,语言生动,可以说是一篇游记文章的佳作了。短短几百字里,你的写作功底可见一斑。


作为一篇游记文章,首先在信息和材料的筛选上非常得当,选取的都是大家非常感兴趣的,如天坛的整体特点、重要建筑、祈年殿的传说等。同时对于筛选出的信息能够用生动的语言加以组织,变成指尖流利的文字,并且穿插着自己的感情和想法,让这些文字也有了生命。对于这样一篇优秀的作文,兔子老师有一个小建议:文章内部的顺序再理理清楚,行文会更加流畅哦!


——乌日娜老师


【小高组先贤伟人】

秋雨中的孔孟之道


曹欣岳 五年级 北京 58分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孔孟之道、儒家思想对我们的影响最为深远。所谓“孔孟之道”,其中的“孟”就是孟子。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他主张了仁爱的思想,对世界中之万物都要博爱,而不是只追求自己的利益。


孟子的名言中有这样一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们在赡养自己的长辈时,不应该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长辈;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该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这句至理名言,典型地体现出了孟子仁爱的思想。


虽然孟子生活的年代距离我们已经过去了2000多年,但他的思想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时能够感受到,让我有了切身的体会。


记得不久前,我和妈妈在一个阴雨绵绵的寒冷下午里匆匆往家赶。尽管我们打着伞,但鞋里还是进了不少水。一阵秋风吹来,我们不禁打了个寒颤。这时,在雨幕里,我恍恍惚惚地看到一个身影畏缩在路边矮小的屋檐下。走近了一看,不由地把我吓了一大跳!原来这是一个讨饭的老太太,可能由于早年被严重烧伤了吧,她的脸上凹凸不平,两只眼睛的眼皮都向外翻着,变了形的眼皮血红血红的,黑眼珠仿佛快要掉出来了一般。她满头乱蓬蓬的白发,已经没有牙了,手里颤巍巍地端着半碗可能是捡来的泡面,用两支脏兮兮的木棍往嘴里挑,一点点地往下吞。她看起来浑身都湿透了,裤脚滴着水,两只枯瘦如柴的脚泡在冰冷的雨坑里……我拉着妈妈赶紧快走了几步,想马上躲开这个“恐怖”的老太太。等真的从她身边过去后,我突然觉得她好可怜啊!她没有家吗,她会冻生病吗,她明天能吃饱饭吗?……在妈妈的不断鼓励下,我终于鼓起勇气,克服了恐惧,返身回去在她面前的小罐子里轻轻地放进去了十元钱。老太太惊讶地抬起来头来,嗫嚅着说谢谢姑娘。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她血红血红的眼皮也不那么可怕了!


一路上,我和妈妈一直在讨论关于老太太的事情。我知道了:其实,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像老太太一样的人,他们由于各种原因无以为生,只能出来讨饭吃。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没人照看的老弱病残,我们每个人都要怀有仁爱之心,尽自己的一份努力去帮助他们,这也是每个人的社会责任。


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古到今,仁爱精神都贯穿了整个社会,国家才能得以兴盛发展,中华民族精神才能薪火相传。所以,我们要学会爱他人、爱社会,把孟子的博爱精神永续传承,让中华民族亘古不衰!



欣岳,作为一个五年级的孩子,你能有这么高的觉悟,这真是难能可贵呀,本文最大的亮点就是你的选材较新颖,立意升华有高度,而我们也经常说,一篇好作文,三分在立意,七分在选材,你在这两点上都做得比较出色,真正写出了我们这次主题“传承”要体现的东西,真棒,希望你保持住这份责任心,用心写出更多更好的作文!


当然,为了让本文更加完美,老师有以下两个建议哦:1.再次明确一下你想写的是孔孟之道,还是孟子,文章点题要更加明确,虽然孟子的思想确实是孔孟之道的一部分,但是并不等于孔孟之道;2.既然是孟子对你的影响,那么在文中首先应该用一个简单的事例突出孟子影响你的品质;在写你自己生活中那件事的时候,也应该联想到孟子,渗透出他对你的影响。

——谭公云老师


宁静方能致远


易昕悦 广州 六年级 56分

凡是读过三国演义的人,肯定都知道这要一位军师:摇着羽扇,捋着胡须,一板一眼地走进书中,又走出书去。想必大家都猜到了,他就是鼎鼎大名的诸葛亮。大家都熟知他的神通广大,神机妙算。许多人认为他是天生智者,但我认为诸葛亮的才智是学出来的。


你一定想知道为什么我这样说,这可有大来头!近日,我读了诸葛亮的《诫子书》,短短几句话,却阐述了如何为学为人的大道理。而在这短短几句话中,就四次提到了“静”字,可见诸葛亮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学需静也,非宁静无以致远。联系诸葛亮自己小时候的求学故事,他为了让老师多讲一会儿课,竟然偷偷为公鸡带食物,以延迟公鸡的鸣叫,延迟老师的下课时间。可见他是多么的勤奋和静心啊!看样子,求学一定要静下心来,为了提醒自己,我让爸爸专门在我的卧室里挂上“宁静致远”的横幅。


诸葛亮《诫子书》里说的“静”字,不仅影响了几千年前的儿子,也让今天的我受益匪浅。


我五岁多的时候踏上了学习钢琴的道路。刚开始那一两年,由于曲目简单,练习也不太费时,我觉得乐在其中,非常享受美妙的琴声在我手指尖流淌的感觉。可是越学下来,曲目越来越难,曲子也越来越长,原来30分钟能练完琴就出去玩耍,可现在练一个小时也只是练习了一半,这大大的压缩了我的玩耍时间,让我非常反感、痛苦。


上周,老师又布置了一首长大8页的大曲子,还告诉这是比赛曲目,让我一定要弹好,争取比赛拿到好成绩。什么?8页,我的眉头不自觉就拧巴起来。老师看出了我的心思。却用非常肯定地语气对我说:'别担心,你是天赋极强的孩子,拿下这首曲子获奖对你来说是小菜一碟。'听到老师这么赞美我,我仿佛看到自己站在领奖台上正享受着观众们的喝彩,掌声和鲜花如潮水般向我涌来。我的小心脏怦怦直跳,下定决心,必须弹好这首曲子!


一回到家,我信心满怀,马上投入练习,刚练头两句,就被难住了。前奏部分一连串的八度和弦联奏,速度非常快,高音和低音交错,跨度非常大,我练习了20多分钟,手掌撑得疼了,还没啃了来一句。我的信心卸掉了一大半,心凉到了谷底,很想扔下琴谱不弹了。但一想到老师的鼓励,我还是硬着头皮继续弹,有坚持了10多分钟,还是毫无进展,这时我感觉房间里透不过气来,憋闷!屁股仿佛着了火,又似乎琴凳上有尖刺,怎么坐都不舒服。我心里愈发的焦躁,整个人像猴子一样,觉得全身哪都不舒服,东挠挠,西抓抓。再睁眼看琴谱,感觉密密麻麻的音符像魔鬼一样向我扑来,就像要一口吞了我。瞬间,我头皮发麻,眼冒金星,一秒钟也待不住了,我慌忙逃窜,想甩掉这一切!


我冲到卧室,整个人如烂泥般瘫倒在床上,用被子蒙住头,想与世隔绝。直到被子裹住快要窒息了,我才掀开被子。喘气间一睁眼就看见了墙上的横幅“宁静致远”。宁静致远,宁静致远,我念叨着,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四个静又浮现在我的眼前,慢慢的,波涛汹涌的心平息了下来,整个人也清醒了。静下来心,我问自己:我有能力把这首曲子弹下来吗?答案是肯定的。我想参加这次比赛吗?答案还是肯定的,我想把这首曲子弹好,我也必须要把这首曲子弹好。刚才的烦躁不安,其实就是太急了,想急于求成,反而适得其反,我欠缺的就是一颗平静的心啊!


想到这,我又坐回钢琴前,面对八度片段,放慢速度,缩短长句,分开手一小节一小节的练。半个多小时过去了,音符似乎变乖了,手也变灵活了。不知不觉,我已经练完了两页。此时的我虽然还是在琴房,但不再是牢笼中的猛兽,而是蓝天下翱翔的鸟儿。


到现在,我已经拿下了这首曲子,虽然还没有参加比赛,但是从老师微笑的目光中,我感觉自己弹得不错。除了自己的勤练之外,我想这要归功于诸葛亮的《诫子书》中的那一句“非宁静无以致远”!


“宁静方能致远”,我将永远铭记这句话!


昕悦的文章另辟视角,给大家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诸葛亮。文章立意十分明确,“宁静致远”四个字深入人心。结构清晰,从诸葛亮的“静”中获得感悟,再去写自己“练钢琴”时“静”的作用,可以说是从名著到生活。


另外,昕悦文章比较棒的一点在于善用心理描写营造氛围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并且使用了修辞手法让内容更加形象生动有感染力。但是,文章开头两端关于诸葛亮的“静”如何让他收获才学并没有写具体事例,可以多阐述一些。文章中间关于自己练琴的经历围绕“静”字来展开,所以前期个人学琴经历可以略掉。整体文章到达这个程度,已然十分用心和优秀,继续加油!

——丁庆梅老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