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雅趣 | 木雕佛像中的常见坐姿

 七彩阳光3109 2017-11-09

佛教艺术随佛教的诞生而产生,南北朝佛教艺术传入中国后,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木雕工艺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据推测,木雕最初雏形的出现可追朔到原始时期,那时有了多种木制工具,人们已经能够“刳木为舟,削木为楫”、“弦木为弓,剡木为矢”。商周时期青铜器出现,改造了木器加工技术,促进了木雕的发展。据史料记载,木雕佛像的先例,始于南朝著名雕刻家戴逵在会稽以整棵树雕成一尊一丈六尺高的檀木“无量寿佛”, 这应是木雕佛像的先例。

除了木雕等材质外,姿态也是佛像的禅机。木雕佛像的姿势有站、坐、跪、飞行等姿势。其中,跪姿多见于供养人像,飞行仅见于护法神中的飞天,坐姿讲究很多。

结跏趺坐

结跏趺坐:亦称“金刚跏趺坐”,也称“金刚坐”。佛禅定时常用之坐势,也叫“禅定坐”。如来佛多为此坐,又称为“如来坐”。结跏趺坐的姿势是将左右两脚的脚背置于左右两腿上,足心朝上。

半跏趺坐

半跏趺坐:不同于结跏趺坐,一脚藏于下,一脚外露。原系佛陀特允比丘尼之坐法,以防止经血漏出或遭虫蛇侵害。此外,由于半跏趺坐亦称菩萨坐,或为后世菩萨之雕绘多作女子形像之原因。

善跏趺坐

善跏趺坐:即身体端坐于座上,两脚自然下垂,唐以后的佛像特别是大佛像多采用这种坐式,这种佛像又称为倚坐佛。据传,这也是释迦牟尼惯用的一种坐姿。

交脚倚坐

交脚倚坐:两腿下垂相交于座前。早期的弥勒菩萨像,都取交脚倚坐之姿。

半跏趺倚坐

半跏趺倚坐:左小腿放下,右小腿半跏趺坐。

半跏趺思惟倚坐

半跏趺思惟倚坐:仅有一足上盘,另一足垂放而下,一手指颊、低首侧身的冥想沉思状。半跏思惟坐不见于印度,而流行于中国南北朝时期,其意义是佛为菩萨时思惟众生疾苦的造像。

游戏坐

游戏坐:一般多为菩萨像。

自在坐

自在坐:右膝曲起,左足半趺,右臂直伸,置于膝上,左手撑于膝后;或有右膝曲起,左足垂下,右臂直伸,置于膝上,左手抚于座上,呈自在舒坦之姿势。宋代以后成为菩萨像的流行形式。


除了木雕材质外,还会选择瓷、铜、金、银等材质,不同的坐姿有不同的深刻含义,有的是在指引众生,有的是在忙于教化,它象征着一份精神,一份圣格,让人肃然起敬。

漆金释迦摩尼佛像

药师如来铜佛像

漆金木佛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