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俄对马岛海战的启示---<3>(1905年发生的一次交战)

 溱湖之恋 2017-11-09

胜利的启示

对马岛海战在日俄两国的海军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日本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今年,在日俄对马岛海战100周年的纪念仪式上,一位历史学家说:"对马岛海战标志着日本作为现代军事强国的崛起。"对马岛海战表明日本海军从19世纪末开始长达十年的转型终于取得了成功,那么胜利的启示是什么呢?

启示之一:创立特色舰——提升整体作战能力

日本认识到要想对海军进行革新,就必须要创立一支新型舰队,并且要在很多方面独具特色。主要做法有:第一,不惜巨资创建现代海军舰队。通过包括中日甲午海战在内的多次作战,日本海军意识到自己的舰队力量还不够强大,决心创立一支新型舰队,即要有能力对付来自西方海军舰队的威胁。这支新型舰队的主力战舰共有六艘。日本海军花费巨额资金向英国购买了四艘新型战列舰,自行建造了另外两艘。第二,认真吸取他国海军发展经验进行舰船改造。为了能够使舰队在装甲防护和武器弹药方面超过世界上其它任何一支海军舰队,日本海军利用先进的装甲技术对由英国制造的四艘新型战列舰进行了改造,并充分考虑在速度和舰炮口径上与另外两艘已建好的战舰相匹配。这样就使六艘战舰在作为一个独立作战单位时能够最有效地发挥作用。第三,完善舰队作战编组结构。当时,许多国家都只是一味地建造战列舰。但日本海军以陆军作为参照,根据在每次作战中步兵总是需要炮兵、骑兵、工程兵等其它兵种支援的情况,得出战列舰在海战中同样也需要少量的其它类型的军舰做补充。日本海军则敏锐的认识到一支舰队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它可以用装甲巡洋舰去搜寻追踪敌人,用小型鱼雷艇攻击近岸来犯之敌等。于是建造了多种类型的舰船,进一步完善了舰队的作战编组结构。

启示之二:改良武器弹药——增强战场杀伤威力

日本海军舰队的技术与构造设计大部分来源于西方国家,但是他们在舰炮的炮弹的装药特性、弹体的厚度和引信上做了不少文章,进行了大量独特的技术革新。西摩兹炸药(译者注:Shimose gunpowder法国所发明的一种炸药,此处为音译)和以前的炸药相比,它必须在高压高温下才能引爆,引爆后威力巨大。日本海军为了把这种炸药特性发挥出最大的效果,采用了一种较薄的弹壳,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装药量,而且还能产生较大的爆炸效果。在引信改革上,日本海军突破常规,使用了新型即爆冲击引信(Ijuin fuze),即一旦受到撞击就会立刻引爆的冲击引信。日军这种组合技术在近代海军发展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因为这与当时的海军战术思想是背道而驰的。以前的炮弹是在穿入对方船体后引信才引发爆炸。那个时候,海军所用的弹药主要是强调利用坚硬无比的穿甲弹体,在射入船体后造成其内部的爆炸,从而达到最大的破坏效果。日本人相信他们的这种特殊弹药不用穿破船甲,就可以大量杀伤对方甲板上的有生力量。在对马岛海战,日本海军将这种弹药与最新的液压控制主炮技术相结合,给俄国海军造成了巨大的损伤。

​    启示之三:革新战术原则——挖掘新型战舰潜力

战术原则的革新应归功于当时的始建于1888年的日本海军参谋学院。这所学院立足发展新的海军战术来挖掘新型战舰的作战能力,到日俄战争时极大地促进了日本海军的革命性发展。这所学院负责海军理论教学任务,它重点强调阿尔弗烈德·萨耶尔·马汉(译者注:1840-1914,美国海军军官和历史学家,他的作品如《海上力量对历代的影响》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世界范围内海军军备竞赛)的观点,同时也重视海军战术的实际应用性和指挥官在激战中的思维与决策能力。日本海军思想家们运用西方的海军作战思想和他们自己的经验与大量的实战结果形成了联合舰队编队战术,其中心思想就是要求日本海军战舰要比对手具有更快的速度和更灵活的机动能力。

在这种战术思想中,日本人认识到各舰集火射击的最大效果的编队不是纵队队形,而是把自己的舰队正面摆在敌舰面前,形成T字编队,在交战时以自己的T字横头来对付对方的纵队队形,这样可以极大地发挥出交叉火力效果。在充分吸取了英国海军上将杰姬·费希尔(Jackie Fisher)的观点后(译者注:杰姬·费希尔认为当交战双方都运用横队队形时,舰队机动速度快的一方就会取得作战的胜利。)于是日本海军战术家们又进一步把"T"型战术发展成了"L"型,进行了进一步的创新与完善。针对"T"型战术运用中有时会让敌人从己方编队队形中逃脱出去的缺陷,日本海军认为应临时组建一支机动欺骗编队来配合主力进攻。当第一纵队与敌直接交火后,另一支从意想不到的方位向敌发起进攻,这样把敌陷入己方的交叉火力之中,这两支编队形似"L"型,迎面逐渐把敌人围住,防止他们逃跑。这两种战术着眼于日军战舰的速度优势和良好的机动性能,在对马岛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胡琪刘光耀张学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