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论如何,你的写作应该围绕它展开

 冬天惠铃 2017-11-09

编者按:很多人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就像饿了之后为填满肚子而将青菜、萝卜、鸡蛋、牛肉等喜欢的不喜欢的统统塞入嘴里那样,以为表达当时那种情绪的词句写的越多就越好,更能表达自己或人物内心的感受。而事实上,如果像饿了胡乱吃的方式去写作,读者读完了你的文章或小说根本不知道你想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所以,不管你是写文章还是小说,读者读完之后都应该知道你强烈地想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关于小说主题”

 

小说主题是小说的故事以及你对这个故事的思考,它是小说的核心,你的写作围绕它展开。约翰·加德纳指出,主题“不是你强加给故事的,而是从故事中衍生出来的——它最初只是作者的直觉,但最终却成为作者的思想”。

 

作者的每一个选择都会使故事的主题逐渐明了,选择的内容包括:故事情节、人物、场景、对话、物品、节奏、隐喻和象征的修辞手法、视角、氛围、风格,甚至是句子的结构和标点。

 

你可以在写作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通过下面这些问题来思考关于主题的内容:




  1.


“这部分我最感兴趣的地方是什么?”


2.


“我要如何通过这个形象、人物、对话、地点……来揭示主要思想?”


3.



4.


5.


“在一个意象与另一个意象之间,我发现了什么联系?”


“我怎样才能增强这些联系?”


“我说的是不是我真正想表达的——我有没有实话实说?”



【小说要素有助于表现主题】



不管一部小说的主题包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或态度,小说都必然要用其具体和独特的模式,通过人物的经历将其表现出来。主题涉及情感、逻辑和判断——三者皆有。但表现小说主题的具体人物经历的形成模式是由多个小说要素组成的:小说布局、角色的外貌和行为等细节、环境氛围、独特视角、意象、语言的节奏等。

 

作者探索其小说主题的过程——一直为其操心,直至主题变得清晰,各种关系变得明确,意象和模式得以确定的过程——比读者想象的要刻意得多,不仅初学写作者认同这一点,作家也承认这一点。作家们会宣称他们并不清楚自己作品的意义,这种现象很常见,甚至成了他们的套话。他们会说:“不要问我,你自己去读作品吧。”“我要是知道小说要表达的意义,我就不会把它写出来了。”“小说的意义就是它的字面意义。”当一个作家这样说的时候,我们便知道这个作家是一个撒谎高手。他真正的意思并非说自己的作品没有主题、思想或意义,而是说作品的主题、思想或意义与小说虚构的人物经历的模式密不可分,它们是通过具体的人物经历表现出来的。

 

他们之所那样说,还因为在完成了艰巨的写作任务后,他们不愿意再做自己作品的评论家。刚开始写评论的评论者也反感做文学评论。那些厌烦了文学分析的学生常常问道:“你怎么知道作者是有意那样写的?”“你怎么知道那不是偶然的巧合?”对于这样的问题,答案是你不知道。但是,写出来的东西就是写出来的东西。对于小说中的模式,读者和评论者并不比作者看得更清楚,而且作者不仅可能而且也必须巧妙地处理。当你写出某个东西时,你有且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将其删去,要么全力以赴将其写好。盖尔·古德温自问自答道:

 

你会问我,要是这样写而损失了其他方面怎么办?


啊,我的朋友,这也是我想说的问题。解决办法就是将其他方面砍掉。为了成全一个选择,你必须放弃另一个选择。在我的工作室里,我每天都会做一些“砍杀”工作。

 

有着浑然一体模式的小说具有某种“魔术”般的东西:一个空洞的词之上有另一个空洞的词,另一个空洞的词又暗含了第三个空洞的词;从一个极大的黑心里可以扯出一条着了火的围巾或是某种固执的希望。这种“魔术”最神奇的地方在于,魔术的诀窍解释了也相当于没有解释;你越了解魔术的原理,魔术的效果就越好。

 


写作练习

 

1.根据自身经验,从下面这些点子中提炼出一篇短篇小说的创作主题:


童年的记忆

莫名的恐惧

一次创伤

剪得很糟糕的发型

昨天的经历

人际关系的一次突然变化

丢了一样小东西

某堂课上发生的冲突

一次你至今还没完全弄明白的经历


2.带上笔记本,到一个你可以观察人们的地方,比如图书馆、饭店、汽车站等,挑几个人,然后在本子上对他们进行详细的描写:


他们的穿着打扮如何?他们在做什么?你认为他们为何做那件事?如果他们在谈话,你能不能听见或猜出他们在说什么?他们在想什么?接下来,挑选一个人物,假想他的生活经历,并且至少写满两页纸。他住在哪里?做什么工作?他有什么样的社会关系?有什么烦恼?害怕什么?有什么愿望?有何乐趣?他有没有什么秘密?你能否从他的生活经历出发创作一个故事?

 

通过这些描写,从中提炼出一个故事的主题。



本期编辑 | 温不叔


本文选摘自《小说写作:叙事技巧指南》


《小说写作:叙事技巧指南》

美国使用最多的创意写作指导书之一

提供了从获得创作灵感到定稿的全程指导

案例取自丰富多彩的当代短篇小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