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事让徐悲鸿“烦”得寝食俱废?

 铁血老枪 2017-11-10

什么事让徐悲鸿“烦”得寝食俱废?

1948年11月10日,徐悲鸿复函陈笃山,曰:

“笃山世仁兄惠鉴:手书及尊人画像照片均收到阅悉。目下仆事务甚烦,日为员生生活奔走,寝食俱废。但以尊人关系,亦愿一尽微劳。惟有一条件,乃仆至友黄孟圭先生此时困在澳洲,世兄如能以四百叻币交与其弟黄曼士先生16 Lovong Road 35 Geylang Road,仆即为命笔也。覆颂

时绥!悲鸿顿首 十一月十日”

什么事让徐悲鸿“烦”得寝食俱废?

赏玩手札,虽仅区区120余字,然徐悲鸿之性格、人品及其在书艺上的造诣,已鲜活如生地呈现在欣赏者的眼前。

在当时的艺术界,除画艺高超外,徐悲鸿又以率性敢为、爱国、力行普及美术教育、乐意提携后进而闻名。陈笃山在10月份给他的来函中已问及重画所需报酬几何,所以他在回复时不虚作客套,明言需叻币四百,要对方直接把钱交给黄曼士,以助困于澳洲的黄孟圭。

徐悲鸿书风独特,谦和温雅中蕴有一股雄放执着之气。他最不喜欢划一死板的馆阁体,早期受金农、伊秉绶等人的影响而取法北碑,质朴烂漫、自由多奇。后又习金文,圆润古厚,自然生姿,用笔力能扛鼎,点画质感如铜浇铁铸一般。如大篆“东井左图”联、行书“元气淋漓真宰上诉”等,何等的气派!

此札用笔行意如叙家常,于若不经意中凸现个性,于颀长文雅中见纵肆之气。如第一行中的“兄”“鉴”,第八行中的“曼”“先”,以及最后一行中的“悲鸿顿首”等字。字为心画,温雅与纵逸结合,在很大程度上是书者内在性格的真实体现,驯雅其表,野逸其里。作为画家,他非常注重字的造型美,如第一行中的“惠”“鉴”“及”,第四行中的“寝”“废”等字,极得舒缓之美,仿佛缓带轻裘之士婆娑而舞。用笔上,金文之浑厚,北碑之生辣,时露笔端,如第一行中的“书”,第二行中的“悉”,第四行中的“关”,第九行中的“颂”等字。

沈左尧先生注意到了徐悲鸿后期写捺笔时喜欢往下冲这一特点,札中的“鉴”“食”“废”“命”等即如此。20世纪50年代初,沈先生有一次去北京东受禄街看望悲鸿先生,瞥见书案上有一册《积玉桥字》拓本。沈先生说,他当时随手翻了一下,字体并非十分精彩,但捺画向右侧斜下的特色非常明显。

关于徐悲鸿书风的形成,我以为受其父徐达章的影响当不容忽视。徐达章能诗,工书画,其书法取各家之长,简练、潇洒、雄古有力,当地的寺、观匾额多出其手。其性格则温然而和,穆然而敬。徐悲鸿9岁就从父学书画。我曾见过徐达章题于画上的长款,亦是颀长温雅的模样。

为便于读者进一步赏读此札,不妨把札中提及的某些人、事、物作一简单介绍。先说陈笃山要徐悲鸿画的是一张什么样的画?

10月,陈笃山来函要求徐悲鸿重绘《寒江独钓图》,并寄来原画的照片,原来原画已毁失。早在1939年,徐悲鸿在新加坡办筹赈画展,得到了陈笃山的父亲富商陈延谦的大力支持,陈延谦以个人及吾庐俱乐部的名义分别捐款认购作品多件。陈的好友华侨银行的另一位首脑李俊承也多有捐款认购。事后,徐为李、陈画了彩墨人物肖像。陈则要求徐再为他画一幅自己穿蓑衣、戴斗笠,悠然于漫天霜雪中的《寒江独钓图》。徐悲鸿于是对照陈延谦真人和相片,以铅笔起稿,再用毛笔勾勒泼写。陈延谦对此画十分宝爱,只有好友来时才会取出共赏。后来又作题画诗曰:“蓑笠本家风,生涯淡如水。孤舟霜雪中,独钓寒江里。”表明他求画的意图。

次说黄曼士、黄孟圭是何许人也?

黄曼士为新加坡富商、南洋烟草公司新加坡分公司总经理。早在1925年,徐悲鸿离欧东返,经济拮据,抵达新加坡时得到黄曼士的大力相助。

黄孟圭与黄曼士是兄弟关系,孟圭居长。1925年,黄孟圭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获教育硕士学位,回国前到欧洲考察教育,在巴黎与徐悲鸿相识。1926年,黄孟圭出任福建教育厅长,1928年7月,邀徐悲鸿赴福州为教育厅绘制巨幅油画《蔡时公济南被难图》,两人交往密切。同年8月,黄孟圭因接受徐悲鸿建议,用官费派中大学生吕斯百、王临乙赴法留学,受人诘责,遂至罢官。1939年徐悲鸿再至南洋时,得到了黄氏兄弟的热情接待和帮助。1946年5月,黄孟圭应悉尼大学邀请,前往澳洲讲授中文,前后六年,其间可能发生过一些变故,故札中有“困在澳洲”之说。

最后说说是什么让当时的徐悲鸿“烦”得寝食俱废?

1948年5月,徐悲鸿写信给舒新城说:自来北平后,感觉北方艺坛暮气沉沉,想有以振作,又为一般老顽固所忌。7月,北平艺专师生积极参加为声援东北请愿学生组织的反迫害运动,部分师生遭通缉和逮捕,作为一校之长的徐悲鸿自然不能置身事外。9月,北平艺专的进步学生组织被反动当局解散。10月,事态进一步发展,艺专内的反动分子竟然发动“南迁运动”,拟把艺专包括徐悲鸿在内的美术和音乐中坚力量迁往南京。

偏偏这个时候,陈笃山来信索画。12月,徐悲鸿完成了重绘,改题为《寒江垂钓图》,并题款曰:“廿八年四月春,余为星洲筹赈之展,陈延谦先生属写此图。逮星洲沦陷,此图毁失。陈先生哲嗣笃山世兄函求重写,时国中烽烟遍地,人心惶惶。余方长国立北平艺专,情绪不宁。感于笃山世兄之孝恩不匮,勉力作此。”同时交给陈笃山的,还有一张1939年他为陈延谦、李俊承先生所绘的淡墨速写稿。

作者:杨 谔 编辑:文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