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者周濂开了一档哲学节目,想要听众学会看清事物和概念

 颐源书屋 2017-11-10

11 月 8 日,喜马拉雅 FM 上线了一档名为《周濂讲西方哲学智慧》的节目,一共 120 期, 100 期正式节目和 20 期答疑,每周更新一期。

主讲人周濂是哲学随笔《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的作者。此外,他还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哲学老师。《周濂讲西方哲学智慧》的课程内容和在他在大学里针对全校本科生开设的选修课《西方哲学智慧》类似。不过,相比于人大的选修课,这档在喜马拉雅 FM 的节目包含的内容会更丰富。

从节目大纲来看,《周濂讲西方哲学智慧》分为 5 个部分。开篇讲哲学是什么,有什么用处。之后则陆续会讲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和近现代哲学,到最后还有三期节目讲和逻辑有关的内容。周濂介绍说,他会尽可能地用通俗的语言和日常例子进入抽象的理论。(点击这里可以查看节目大纲

在《周濂讲西方哲学智慧》中,周濂讲到了他希望这个课程能给听众带来什么。他用三个词语来形容,“打开”、“看清”和“理解”。

“打开”既指打开视野,也指从教条的、沉闷的、僵化的意识形态中解放出来,重新怀疑地、审视、好奇地看世界。“看清”则不只是看清事物和概念的差异,还要能看清“谁什么时候在胡说八道”。至于“理解”,周濂在解释这个词语的时候提到了一个他多次提到的观点,就是:哲学始于惊奇,有惊奇就意味着有不解,这就要求理解。这个过程其实意味着不会固步自封。

在第一期节目中,周濂就提到了一个例子。这个例子非常清楚地说明了他希望带给听众的东西。

1939 年二战期间,维特根斯坦和他的学生马尔康姆一边散步、一边聊天,他们聊到了一个传闻,说:德国政府正在谴责英国政府煽动谋杀希特勒。维特根斯坦评论说,如果英国政府煽动谋杀希特勒的消息是真的,他也不会惊讶。但马尔康姆却觉得这不可能,因为这不符合英国人的“民族性格”。因为这个争论维特根斯坦和马尔康姆断绝来往。

维特根斯坦觉得,马尔康姆关于民族性格的议论,简单幼稚到使他吃惊。维特根斯坦觉得,研究哲学带来的如果只是能似是而非地谈论一些深奥的逻辑题,但不能改善一个人关于日常生活中重要问题的思考,也不能使其在使用危险的语句时比任何一个记者都更为谨慎,那么它有什么用呢?

图片来自《维特根斯坦》剧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