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酒局装逼不完全指南

 牛君 2017-11-10

我开始系统而持续的喝酒,是从一瓶人头马Club开始的,在西安,一款VSOP级的白兰地开启了我的酒徒生涯,那时看来,算是高起点,1995年。在此之前,零星喝过些劣质啤酒白酒什么的,但都不成体系,甚至没有认真的买过酒,当然屈指可数的几次给长辈孝敬的买酒经历不算。


作为一个好(四声)酒之人、善饮之士,仔细回顾自己这些年的饮酒经历,酒桌趣事荤素段子什么滴,脑子一片空白,但酒桌上的妙物~酒本身,几乎瓶瓶在腹,历历在目。每次酒后都有冲动写点什么,今年的国庆黄金周没打算出门,是个好时机。


酒的形成,酿造制成工艺等方面的客观资料,各位自行度娘脑补,我主要说说喝酒的主观感受,我想这是看文章的人可能感兴趣的,硬梆梆的文献、科普说明文字,就没必要进入本文了吧。

香型方面,我个人毫不掩饰,偏爱酱香型白酒!比如,茅台、郎酒、习酒。有些兼香特征的湘泉与酒鬼,我也喜欢。


浓香型?我也喝,只是没有酱酒那么得心应手驾轻就熟的操纵感。也许个人体质关系?卷帙浩繁的中国白酒典籍里,相信每个人都能找到一款适合自己的白酒。


国人的生意基本都是在酒桌上,职场多年,浸淫其中,难能免俗。你可能会为安排一个合适的饭局物色陪客而发愁,我却总为客人的饮酒喜好,浓酱口味而犯难。往前二十多年,我在全国揽活儿,也就全国喝,办招待设局款待客户、合作伙伴是常事了,招待用酒方面的心得集我二十年之大成,列清单如下,有兴趣者,拿走不谢哈~


西北方向的客人一般用西风酒,西风在陕西人心目中并不亚于茅台五粮液,他们有很强烈的品牌自豪感,尤其是墨瓶西凤,他们认为是天下最好喝的酒。


款待山西河北客人我一律用保守方法,喝汾酒,汾酒独特的酿造工艺直接影响了太行山东边的同行——衡水老白干。

接待内蒙、宁夏、东北方向客人,我一律都是宁城老窖,我个人对宁城老窖有些敬畏,源自2000年一场惊世骇俗的酒局:一顿饭喝了小银碗(约二两)共十七碗,就是宁城老窖——蒙古包里载歌载舞,讲究的就是“歌不停、酒不休”,在一帮职业劝酒歌手与马头琴的撺掇下,我彻底醉倒在草场月色下,至今刻骨铭心,那是一场真正的被动醉酒。(另外,酒局江湖人传酒前一杯奶,我认为确有其事,内蒙人喝酒豪爽与善饮,肯定与牛奶有关,这点我确信无疑。)

北京天津的客人,用酱香型酒能确保政治正确,身居高位的京畿要人,军政大员本身都是主动或盲从的茅台粉丝,你在桌上趸上半打茅台没有办不成的事,一定说有,那就再来半打。觥筹交错,酒酣耳热,胡同窜子都能拍胸脯承诺给你通天的直通车,简直天下没有不能成事儿的大气概!


山东这个地方略怪,齐鲁大地,凡事带规则,自诩孔孟之乡,自觉不自觉都爱矫情,酒量确实有,但最爱在饭局上打酒官司,三两个钟头怕是一顿酒下不来。齐鲁之地,名酒颇多,但勾兑川酒居多,兰陵酒例外,早年间央视名牌秦池酒,整火车皮从四川拉酒进鲁勾兑,也见怪不怪。


跟河南人喝酒,我不怵,猜枚中,酒量就中。前面三巡,平分秋色,猜枚见高低,中午到晚饭,酒肆饭店,高档星级到平民排档,划拳行令,叫喊声此起彼伏,遇此景象,请勿惊慌!他们享受在酒局里自损八百杀敌一千的胜利成果,完全忘了腹中的东奔西走,宋河美酒,仰韶大曲、还是解忧杜康…
‌以上,黄河以北地域喝酒基本面貌的个人理解。


至于新疆青海,最好是伊力特,那边人喝酒一律载歌载舞,可以从早喝到晚,是个体力活。你身体要好,最好能动弹。我对付他们有一套,抖肩踢腿舞,我都能来两下子,酒喝下去,人就爱动,跳舞又最能醒酒。有一年我在吐鲁番从上午十点一直喝到晚上十一点,状态还不错,就是因为唱歌跳舞。当然,你能搞几曲王骆宾或者陕西的花儿,最好不过,高亢、伤感的情歌是西北酒桌的G点所在。我记得去年有微信公众号读者在我文下留言,让我写写有关长跑的文字,我这里捎带回应一下,我长期坚持长跑锻炼有个小秘密,这里揭开:长跑能让我解酒能力提高,一般人我不说的哦…


长江沿线,我要先说西藏。其实,藏人喝酒是我见过最为羞涩,而又是最热情的。哈达与甩袖,都是飘渺的织物,恍然间你身处江南水乡,梦中醉酒,高原原本缺氧,不待主人搞事,你已经不知身处何方了。反倒是主人手足无措,生怕怠慢了汉族朋友。


云南人酿酒方面乏善可陈,地瓜酒与甘蔗酒偏多,还偏偏喜欢往竹筒里盛酒,自以为高明,我个人不喜欢这种方式:原本酿造不精,形式还是要契合内容啊。


川黔则大为不同,这两地有既生瑜何生亮的过节,美酒,上好美酒之主产地。金沙江、大渡河、青衣江、长江、嘉陵江沿岸,都有好酒,奇怪的是,只在赤水河两岸产酱酒,其他水系都是浓香型?川地产美酒,也多善饮之士,但恐怕李白与苏东坡除外,据考证,这俩川内老乡都不大酒量,李白成名早,嗜酒,但酒量奇差,什么斗酒诗百篇,据说是西安城内现在夜市摊上售卖的桂花稠酒,一种当地酿6°~8°酒精度,诗仙就能酒后失态, 当然也能整出“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豪情,也是没Sei了。他另一个几百年后的川内老乡,苏东坡,据考证,也是个酒量不大的好酒之人,眉州人是不是都如此我不知道,但他们都有才我是知道的。06年携前前拙荆拜谒三苏祠,当地好友设酒饭招待,眉州一奇人,酒桌上把苏东坡的所有诗词一小时内背诵完整一遍,听得我目瞪口呆,都忘了端杯。
扯远了,小结一下,五粮液成名前的当地人桌上品牌是叙府大曲,现在鲜有外人知晓。川内,我独喜剑南春,是不是与苏淇有关,我是不会告诉你的…...

再说湖南人的酒局。
嗯那,湖南人骁勇彪悍,酒疯子一枚,茅台53°,他偏高一度,弄出来湘泉54°,多一度酒精,多一份热爱,醉起来也酣畅痛快!酒鬼,那完全是商品化时代的产物,要论湖南人的酒文化,湘泉才是重要载体,绕不开的一款湖南名产!

洞庭湖北岸的楚人相对喝酒理性夹带些冲动,画风不算可爱,但绝不令人讨厌。江汉平原上的白云边,枝江酒是两大重要代表。湖北人,喝酒不盲目,但也不深刻。可能是不胜酒力的原因还是其他?原本上桌前的腹稿,一端杯,往往都稀烂。“将船买酒白云边”,川人李白的诗句是这一湖北名酒最好的背书。值得一提的是,襄阳城郊石花产的“霸王醉”,70°,个人认为,除了酒精度偏高,有亮点,不算优点,口感与饮用感受方面一点也不舒服,同样问题适用于山东产“琅琊台”。


回头看看安徽人的酒桌,皖酒与金种子大行其道的区域。其实我更想把皖北与苏北相提并论,同样的配方,熟悉的味道,让这两地人找到共同语言,酒的同质化严重的一塌糊涂,什么之蓝也冲不出市场的红海。但,徽州与安庆不一样,他们的酒文化覆盖赣中大地,甚至延至闽北。这一带人喝酒礼数太多,繁文缛节甚至多过齐鲁大地,搞的我这种对酒本身有强烈探究欲的人有些心生不爽,终究是少了些痛快感。

呀,终于说到江浙沪了,具体说来是苏南、浙、沪,我不是把苏北划到了皖北阵营了么。
总说上海人是酒桌小绵羊,其实不然,苏锡常包括浙江人,他们几乎都是由石库门黄酒或古越龙山浸泡长大的,有需要的时候,攻击性还是很强的,毕竟十几度的老酒天天练习,打好了底子!


闽南人,几乎没有不喝洋酒的,红白喜事,上桌都要有XO,最好是轩尼诗XO,至少也得是蓝带马爹利,奇怪的是干邑配菜又一律是海鲜。我个人建议,干邑,这种人间极品琼浆玉液,还是净饮,不用配菜。只有福建人,人间奇葩,自改革开放以来,甚至以前就盛行洋酒,尤其好干邑,我很是费解。


两广饮酒,这里面要撇开深圳,广州还算有人间烟火气,广佛、粤西普通人家基本九江双蒸酒,38°,米糟味突出,艾玛,他们是怎么克服这股子酒糟味的呢?


深圳与香港类,灯红酒绿之都,也是流行洋酒,但略微选择多元些,不像福建人偏执狂,干邑、威士忌、雪莉酒、伏特加、GIN等品种选择多很多,不知道是装逼的客观需要,还是深圳人已经把香港人喝酒那一套吃透了,反正逢酒局必有洋酒,餐桌上有,餐后小酌还有。

这里,我还是要表扬下台湾同胞,他们在喝酒的理智成熟方面堪称华夏楷模,他们餐桌佐餐酒丰富,餐后几乎一律威士忌。

有关洋酒的饮用,我另外行文介绍,今天够啰嗦了,假期期间,迎来送往,少不了酒,但如我般控制得当、有理有节,环顾四周,还真不多。下半年酒局日见增多,各位,要平衡好干与肝哦!


这次就到这,下回讨论喝洋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