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劍秋先生早年享譽棋壇,他和七省棋王周德裕、著名棋手竇國柱,並稱『揚州三劍客』。 50年代在上海組建象棋表演隊,邀請各地高手雲集上海進行公開表演,為推動上海及周邊地區象棋運動的發展,他功不可沒!
1960年10月上海棋社成立,這一年也是全國首次舉行象棋團體賽,朱劍秋先生已是51歲,他和何順安、胡榮華組成的上海隊,奪得了全國首屆團體賽的冠軍,並且在同年全國個人賽中取得第四名的戰績。這些成績,充分說明朱劍秋先生深厚的象棋功底和高超的棋藝,也是他勤奮努力的結果。在以後的幾年裡,朱劍秋先生繼續作為上海隊主力隊員轉戰南北,直到文化革命開始為止。 1970年,朱老從上海棋社退休。1971年8月,上海市象棋集訓隊組隊恢復訓練,各地像棋活動開始復蘇。隨著廣東、黑龍江、遼寧、江蘇等省市棋隊相繼恢復組建,象棋賽事越來越頻繁,我感到長期『兩手兼顧』實在力不從心。於是和朱老商議,希望助我一臂之力,並請他擔任少訓班教練,他欣然答應了我的請求。對於訓練班如何進行訓練,整個訓練計劃由我和朱老共同製定,由朱老具體實施。朱老上課必有教材,而且先易後難,深入淺出。經過幾年訓練,使上海青少年象棋水平得以迅速提高。 朱老一生除了自己參賽和提攜後進外,還潛心著作。他在50和60年代著有:《中國象棋譜》、《象棋開局概要》、《中炮過河車專集》,這些棋書都是一版再版供不應求,深受廣大象棋愛好者青睞。
80年代朱老已是七十多歲高齡,他除繼續培養青少年棋手外,還傾所有精力,著書立說。
1988年以朱老為主和我合著的《六冠軍爭雄譜》問世。當他繼續準備著手寫《象棋鬼手百局》時,不幸肱骨骨折,其困難和痛苦是可以想見的。即使在這種情況下,朱老仍堅韌不拔,克服一切困難,翻閱不計其數的象棋資料,孜孜不倦地為寫好這本書而默默工作。
1993年6月,我調深圳工作,此時本書手稿已基本完成,我想這有可能是朱老有生之年寫的最後一本書了,但願他能親眼看到。誰想1994年5月27日,朱老以86歲高壽無疾而終,靜靜地離開了我們。綜觀朱老的一生,把一切獻給了象棋事業。他的精神、他的著作,將永遠閃爍著光彩!
朱永康 於1998年1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