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社区医院组织免费替僧人进行体检时发现,受检的30名僧人中接近一半患有脂肪肝! 脂肪肝不是跟吃肉有关吗,僧人不是都吃素的,清淡的饮食怎么还会得脂肪肝?这让很多人不解。 其实,长期吃素患脂肪肝也在情理之中,为什么呢?因为长期摄入素食,会增添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当摄入量超过人体代谢的需要时,就会转换为脂肪积于肝内; 另外,长期吃素者会导致优质蛋白(牛肉鱼肉等) 摄入不足,从而影响载脂蛋白的合成,导致脂肪运输异常,脂肪在肝脏滞留,反而容易形成脂肪肝。 相反,适当摄入优质蛋白,反而有利于将脂质顺利运出肝脏,减轻脂肪肝。 提醒,4大信号一出现,需警惕脂肪肝,最好去查查信号1、消化道表现 轻度脂肪肝若伴有肝功能损害,可伴有恶心欲呕、厌油、上腹饱胀等不适。恶心的症状常常单独出现。 信号2、食欲不振 食欲不振是脂肪肝常见的症状之一,如果长时间食欲不振,除了怀疑胃炎以及其他疾病,也应考虑到脂肪肝的可能。 信号3、疲倦乏力 中度以上脂肪肝可以有倦怠、易疲劳的表现。 信号4、维生素缺乏症 脂肪肝时由于脂肪堆积合并饮食中维生素缺乏,那么人就易出现多种维生素缺乏症。临床可见周围神经炎、舌炎、口角炎、皮肤淤斑、角化过度等。少数人也可有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鼻衄等。 脂肪肝不重视,下一步就是肝硬化脂肪肝随着时间的发展,如果不加以重视,改善,会“恶化”展成肝硬化。 长期大量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使其血液、氧气供应及自身代谢均会受到影响,造成肝细胞肿胀、炎症浸润及变性坏死。 一旦肝脏有纤维增生,就会成为肝硬化。 医生告诫:4个身体信号一出现,必须小心脂肪肝“恶化”成肝硬化信号1、脸消瘦、面黝黑 1/3以上患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患者,其面部、眼眶周围皮肤较病前晦暗黝黑,面容消瘦枯萎,脸颊有小血管扩张,口唇干燥,这就是“肝病面容”。这是由于肝功能减退,导致黑色素生成增多所致。 信号2、黄疸 患者的巩膜(眼白)或皮肤发黄,医学术语称为黄疸。肝硬化患者半数以上可出现这种体征,一般程度较轻。 这是由于肝硬化时胆汁不能正常排出,血中胆红素增多所致。若黄疸骤然升高或重新出现,均提示肝细胞有破坏,应引起重视。 信号3、乳房胀、睾丸缩 肝硬化时雌激素增加,雄激素减少,男性可见乳房增大、胀痛,睾丸萎缩。对女性来说,肝硬化时性激素紊乱,也会引起月经紊乱、乳房缩小、阴毛稀少等。 信号4、蜘蛛痣 肝硬化患者常在面部、颈、胸、肩、前臂及手背等处出现一些扩张的皮肤小动脉,周围有向四周辐射的树枝样细小分支,形态像一个个小蜘蛛,呈鲜红色,用,这就是蜘蛛痣,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标志,但并不具有特异性,需进一步排查! 做到这三点,轻度脂肪肝可逆转第一点:饮食干预 既然脂肪肝大多数是吃出来的,那么,首先就要从“吃”入手,做到控制总热量,多吃粗粮少油腻的食物,尤其是利于护肝保肝的食物。 饭后一杯酸奶苏麻饮,补充α-亚麻酸,消脂护肝
脂肪是肝脏必不可缺的营养,少了它,肝脏就没法正常工作。苏麻油含有丰富的α-亚麻酸,是属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一种,可使胆固醇酯化,降低体内血清和肝脏的胆固醇水平。 并且,α-亚麻酸是细胞膜构成的主要组成部分,有益于肝细胞的再生,并提高了肝细胞膜的抗病毒性,防护肝细胞免除病毒的损害。 同时,α-亚麻酸在体内参与脂肪代谢,糖代谢等,可降低血脂和肝内脂肪沉淀,增加蛋白质合成,排除有毒物质,促使肝细胞功能的复活,改善脂肪肝。 酸奶富含大量的有益菌,有利于肠道健康,预防便秘,帮助身体代谢排除更多的垃圾毒素,并且二者搭配在一起,可以形成人体容易吸收的水溶性脂蛋白,营养更有利于吸收,预防改善脂肪肝效果更佳。 每天吃点水果和新鲜蔬菜,补充维生素B,加速物质代谢 B族维生素是肝脏“加油站”,它能加速物质代谢,让它们转化成能量,不仅能给肝脏“加油”,还能修复肝功能、防止肝脂肪变性,进而起到预防脂肪肝的作用。 有研究表明,B族维生素能增强肝脏对酒精的耐受性,从而起到护肝作用。 由于B族维生素能溶解在水里,在体内滞留的时间只有几个小时,因此必须每天补充。 小麦胚芽、橘子、葡萄、梨、核桃、栗子、弥猴桃、奶、大豆、谷类等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 第二点:运动干预 适度的运动是可以对脂肪肝起到逆转作用的。 因为运动时,肝脏和肌肉的代谢大大增强,使能量消耗 大大增加,加速游离脂肪酸的氧化利用,从而减少游离脂肪酸的含量; 另一方面,运动还可以加速糖的利用,降低血糖,从而减少糖向脂肪转化,减少肝脏内脂肪的合成。 建议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的运动,以感到心跳加速,呼吸加速作为锻炼效果的标准,可慢跑、打球等。 但需注意的是,运动每天坚持非常重要,因为经常运动的人一旦停止运动,反而会促使脂肪的积聚,加重脂肪肝。 第3点:体检预防 由于肝病在晚期才会出现明显症状,而肝细胞受损后,如果不关注及加强保护,就易肝病恶化,甚至成癌,所以脂肪肝患者一定要主动定期去体检。 如化验肝功能、乙肝两对半、甲胎蛋白的检测、肝脏B超等,争取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最后,三个穴位按一按,有助于改善脂肪肝一:内、外关穴 能通经脉,调气血。 方法:以一手拇、食指相对分别按压内关、外关穴位,用力均匀,持续5分钟,使局部有酸重感,有时可向指端放射。 二:足三里穴 疏肝理气,通经止痛,强身定神。 方法:以拇指或食指端部按压双侧足三里穴。指端附着皮肤不动,由轻渐重,连续均匀地用力按压。 三:大椎穴 疏通经络、祛风散寒,扶正祛邪。 方法:坐位,头略前倾,拇指和食指相对用力,捏起大椎穴处皮肤,做间断捏揉动作。
|
|